閩臺民間美術的意義和方法

時間:2022-03-01 10:30:30

導語:閩臺民間美術的意義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閩臺民間美術的意義和方法

[摘要]研究閩臺民間美術意義方法其實是很重要的。研究閩臺民間美術有利于促進地區相互溝通交流,促進藝術文化間的交流,在共性中追求個性,在個性中平衡共性;有利于豐富祖國的藝術世界。研究閩臺民間美術的方法有幾種,有文獻研究法、實地考察法、調查研究法等,在資料收集上,可以采用實地采風、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網絡查詢等手段獲得有關的書面、語音資料信息。

[關鍵詞]閩臺;民間美術;意義;方法

一、民間藝術的概念

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已經被普遍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對近來閩臺民間美術進行研究,可以拓寬和加深人們對它的了解和認識,促進人們對其價值的認同。民間美術越來越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凝聚了民族智慧,凝聚了民族精神,還展示了地域風土人情。“民間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冠以“民間”字樣,顯然是要與所謂的“宮廷藝術”與“貴族藝術”等有所區別。不過“民間藝術”的領域很寬廣,而且也不乏很多“絕活”,像皮影、剪紙、編織、繡花、獅子舞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間藝術,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民間藝術社團是民族藝術活動的主體,它們不僅數量繁多、分布廣泛、涉及人群眾多,而且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極富有創造性和適應性。民間藝術是針對學院派藝術和文人藝術的概念所提出來的。從廣義上來說,民間藝術是指勞動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審美需求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包括戲曲、民間舞蹈、民間工藝美術和民間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從狹義上來說,民間藝術是指民間造型藝術,它包括工藝美術和民間美術的各種表現形式。它按照材質分類,有布、竹、紙、木、面、泥、陶瓷、草柳、棕藤、石、皮革、金屬和漆等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各類民間手工藝品。人們就地取材,以天然的材料為主,以傳統的手工方式制作,且帶有非常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密切相關。一年中的四時八節等歲時節令、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禮儀、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間藝術的陪伴。再例如年畫,年畫是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春節期間用來裝飾生活環境和居住場所的一種裝飾畫。古代就有過年貼畫的風俗,只是不叫“年畫”。直到清代道光二十九年,李庭光在《鄉言解頤》一書中提到了“年畫”一詞,后來被廣泛采用。年畫以生動形象、活靈活現的形象,以“各路神仙”“歷史故事”和“歷史事實”為題材所繪畫,代表了人們希望新的一年有個好彩頭。

二、研究民間藝術的意義與方法

為什么要研究閩臺民間美術呢?研究閩臺民間美術的意義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傳承和發展閩臺民間美術?研究閩臺民間美術一方面是為了補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是為了促進與臺灣之間的文化、藝術等交流。研究閩臺民間美術有利于促進大陸與臺灣之間的交流,讓彼此的心更近一些。福建民間美術與臺灣民間美術有許多共通之處,比如之前所談到的“年畫”和“剪紙”,民間美術是以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是以父輩傳給后代、師傅帶著徒弟的方式世代相傳的。閩臺有與之相同的是,在每年的大年三十家家戶戶會貼年畫、貼剪紙,這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傳統,不用說便可知。它們是以大紅為主題的喜慶顏色來做裝飾品。這些年畫和剪紙一方面是側重欣賞性和精神愉悅,另一方面是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這些裝飾物的題材和內容充分地反映了民間大眾的心理需要和審美需求,色彩鮮明濃郁,造型飽滿粗獷,既美觀實用,又具有求吉納祥、驅邪避害的精神功能。民間美術與歷史文物同樣是我國人民勞動的財富,同樣是人民智慧的結晶,所以研究閩臺民間美術是不容忽視的,要給予重視。福建文化和臺灣文化具有同源性。兩種文化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閩南文化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入土著民的本土文化,同時還吸納了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在多種文化交融過程中使閩南民間美術具備濃郁的傳統色彩和鮮明的地域特色以及獨特的海洋文化風格。臺灣民間美術的根源在大陸,臺灣民間美術是中國民間美術的延長與移植。臺灣的文化同樣是多元化兼容。隨著大量中原移民涌入臺灣,對臺灣的文化藝術影響深遠,尤其是閩南地區文化的流入,使得中國書畫和民間繪畫成為臺灣美術的主流。福建省與臺灣隔海相望,在文化和藝術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處。就好比我們在什么節日吃什么東西或是在什么節日要做什么事,會有所不同,就如我國北方在元宵節吃的是餃子,而南方吃的是湯圓,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閩臺間應相互包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傳承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為導向,以發展民間美術為指標來創造美好的未來,讓中國站在世界的高峰展現它英姿颯爽的光彩,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研究閩臺民間美術的方法有多種,有文獻研究法、實地考察法、調查研究法等。文獻研究法是我們利用文獻資料間接地去考察歷史事件和觀察社會現象的研究方法。它包括歷史文獻的考據、社會歷史發展過程的比較、統計資料文獻的整理與分析、理論文獻的闡釋以及對文字資料中的信息進行數量化分析。根據文獻資料的根源,我們大致可分為一手文獻和二手文獻。在這兩者之間,若無太大的困難,一手資料是更值得推薦的,因為當第一手資料出現時,每一位讀者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且在思維成熟的情況下有著他所持有的偏見,這使得所閱讀過一手文獻的作者會在一手文獻中取得自己需要的觀點,再加以強化并展現出自己的觀點。實地考察法是指為明白事物的真相、勢態、發展流程,而去實地進行直觀的、詳細的調查。這就比參考文獻來得更直接,能親身體會到被采訪者的感受。不好的一點就是被采訪者可能情緒有波動,或是地域限制甚至涉及安全隱患。調查研究法又可分為自填問卷法和結構訪問法。自填問卷法可以節省時間、費用,因為匿名性強,所以被調查者不會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結構訪問法又可分為當面訪問和電話訪問,電話訪問會比當面訪問更方便,更省力些。當面訪問可能會影響到被采訪者的心情,從而影響到他的判斷力。當面訪問可以從動作和表情上看出這個人有沒有撒謊,從肢體語言上來確定他說的話的可信程度的高低。研究閩臺民間美術的方法有很多種,每種方法都會有優點與缺點,我們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或是把各種方法都用上,這樣會把優點放大,把缺點補上,更有利于去研究并找出結果。

三、總結

閩臺民間美術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和美德的積累,也是我們進行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媒介,它可以增強我們民族的優越感和自豪感,并且能在有限的時空對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間藝術的特性以及其所承載的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它能在現代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未來發展的前景遼闊。研究閩臺民間美術有利于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德,使孩子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促進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親密交流;有利于在國際間宣傳有著古老文明的中國。當下是發展閩臺民間美術的良好時機,我們應找到適合的研究方法去補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代代傳承下去。當下,我們不僅要使具有我國民族優良傳統的民間藝術品占有國內市場,同時也要使具有濃郁中華民族色彩的飾品打開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1]陳思.區域文化與閩臺民間美術[J].小藝術科技,2016,29(3):255-256.

[2]劉登翰.中華文化與閩臺社會:閩臺文化關系論綱[M].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2002:18.

[3]陳正統.閩南語漳腔辭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4]何綿山.中國民俗大系臺灣民俗[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71.

[5]李豫閩.區域文化與閩臺民間美術[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38-41.

作者:張紫萌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