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對古典藝術的破與立
時間:2022-12-20 08:49:31
導語:現代藝術對古典藝術的破與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藝術發源于十九世紀中葉,與它一同出現的概念有“現代性”“現代主義”等相近的概念,它們相近卻不相同,但現代藝術其中必然包含“現代性”與“現代主義”這些概念。在藝術上,現代性是由批判與反思促成。它批判與反思的對象既包括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也包括古典藝術本身。這里認為通過對經典藝術的批判與反思,在此基礎之上,便誕生了現代藝術。現代藝術的出現既是對經典藝術規則的打破,也標志了新的藝術規則的建立。印象主義作為現代藝術出現最早的流派之一,它幾乎是站在與古典藝術相抗爭的最前線。當我們在談論現代藝術對古典藝術的破與立時,印象主義繪畫無疑是我們最重要也是最合適的線索,也希望能以此發現現代藝術對傳統古典藝術破與立的清晰脈絡。
關鍵詞:現代藝術;古典藝術;現代性;印象主義
一、現代藝術
1.現代藝術的誕生根據牛津藝術史的定義,現代藝術起源于1851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然而這不是一個達成了普遍共識的時間。牛津藝術史的作者布雷特爾也認為1863年拿破侖三世被迫舉辦的“落選者沙龍”,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首次展覽也是一個有充分說服力的時間點。相對來說,筆者更為傾向后者。不僅僅因為馬奈是印象派的先驅,也因為他的作品本身就帶有相當強烈的現代性特征——現時性與當下性,這與此前的藝術作品迥然不同。在內容上,《草地上的午餐》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格格不入。這種以日常生活為主題,離經叛道的藝術風格,某種程度上表現了與傳統的決裂。2.現代藝術、現代性與現代主義我們在談論現代藝術之前,首先要了解何為“現代藝術”以及與其相關的“現代性”“現代主義”等概念。卡林內斯庫在《現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認為,這些概念表達的是一種“日益強烈的歷史相對主義意識。這種相對主義本身就是對傳統的一種批評①”。這與阿多諾認為的“現代性不是一種按年代順序排列的范疇,而是一種性質。”有相同的觀念。這表明,現代藝術、現代性與現代主義本身就代表與傳統的決裂。傳統不再具有提供范例和約束藝術家行為的權利,波德萊爾在《現代生活的畫家》中宣稱“……現代畫家不會再過去的風俗和傳統中尋找美。美的古代典范不是永久的②”,永恒的、傳統的美的觀念被打破。現時性和當下性是藝術家靈感與創造性的主要來源。波德萊爾認為現代性藝術家的使命就是“從轉瞬即逝中提取永恒之物”。然而波德萊爾也說道“‘現代性’就是過渡、易變和偶然,這是藝術的一半,藝術的另一半是永恒和不變。”這種觀點與后現代主義解構一切的觀點截然不同,后現代主義將“藝術的另一半”完全擠壓掉;現代主義,則是對現代性的思考,并將對這些思考的經驗進行具現化的表現。③所以我們認為,現代性是這一切的核心,在具現為現代主義,而具現化的藝術作品,就是所謂的現代藝術。
二、現代藝術對古典藝術的“破”與“立”
1.現代藝術誕生之前的古典藝術觀念在“落選者沙龍”出現之前,古典藝術占據著主流地位,藝術中美的觀念相對停滯,尤其是希臘繪畫及其布局法在官方機構的鼓吹中被體制化。歷史、神話和圣經中的場景被認為是最高貴的形象。肖像和風景屬于次要的位置,一般的生活場景被認為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圍。④溫克爾曼在十八世紀提出古希臘藝術“高貴的單純,靜謐的偉大”依然是被普遍接受的觀念。人們把美理解為一種永恒的,絕對的,超驗的東西。因此,“落選者沙龍”本身就是對傳統權威的一種反抗。基于這種對美和藝術形而上概念的不滿,在社會與藝術創作中逐漸產生了新的認識方法,這種方法明顯具有現代性的特征。伴隨于此的是現代藝術的誕生。2.打破“永恒之美”的范式現代藝術打破古典藝術規則的第一步就是破除“永恒之美”的神話。此前,皇室、貴族與精英們積累了數量可觀的藝術品收藏,這些收藏不僅為了滿足個人的愉悅和藝術追求,也在宣揚他們的地位,財富。在現代藝術誕生之前,繪畫中的構圖、用筆、顏色,題材都被古典的傳統所嚴格限定與約束,藝術家只能在狹小的范圍內做一些無謂的掙扎。然而馬奈在“落選者沙龍”中首次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則顛覆了這一傳統。首先從題材上說,馬奈以日常生活為主題,挑戰了主流的社會觀念。畫中兩位身著正裝的男子與一名裸女坐在草地上共進午餐。也引起了當時正統藝術家的嘲笑與譏諷;其次,從繪畫技巧上說,馬奈在這幅畫中幾乎全部運用平涂的手法,通過前景色彩的變化表現出光影的明暗變化,色彩對比強烈,這在此前的藝術作品中十分罕見,傳統古典作品顏色與色調較暗,追求莊嚴與崇高。雖然馬奈的這一作品離經叛道,然而也贏得了以左拉為首的一派進步作家的支持,代表著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決裂的開始。從這時起,堅不可摧的永恒之美的定式被打破,人們在欣賞藝術與美的道路上有了新的選擇。3.藝術家的自由化在現代藝術出現之前,藝術家的創作大多會由于贊助人或買主的原因,創作空間受到了很大限制。雖然這種贊助人制度在歷史上發揮過積極作用,在資本市場不發達的時候保證了藝術家的創作與生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藝術的發展。但在工業革命帶來社會巨變之后,這種制度逐漸阻礙了藝術的發展,因為它將藝術家的地位置于底層,藝術家依附于贊助人,他們所創作出的作品也大多符合上層們的喜好,傾向于顯示道德秩序的等級框架,展現品德與英雄氣概,藝術家們的謀生方式是依照要求來制作藝術品。在現代藝術誕生之后,特別是“印象派”之后,伴隨著社會巨變,他們被視為“革命性的藝術家⑤”,藝術家們的創作更加自由。這種自由不僅體現在了題材上,也體現在手法上。如同波德萊爾所說的“易變”一樣,他們從來不拘于一種風格。格林伯格認為莫奈在后期畫了許多好的畫,也畫了許多不好的畫。但是正因為莫奈不斷的繪畫,不斷的挑戰自我風格。才能“最終獲得的那種預言般的偉大”,令他的作品一直在向前推進,“長期保持著大膽和‘實驗的’風格。⑥”。“現代繪畫之父”塞尚也是如此,他刻意選擇避開藝術家密集的區域,選擇普羅旺斯進行作品創作,完全拋棄了傳統的線性透視法,進行著自己的藝術革命。在他身后,現代主義繪畫由忠實的描繪自然轉向描繪自我,藝術家們的創作愈發掙脫傳統的枷鎖,向著更加自由,更加自我的方向前行。4.“永恒”與“當下”現代藝術關注的核心是“當下”,即當下的瞬間。這與傳統的古典藝術有著巨大的差別。譬如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幅作品描繪的是一幅霧氣彌漫的景象,整幅作品非常模糊,筆觸也十分凌亂,沒有一處細節是能夠令人精確的品味的。這與當時古典作品有極大的差別,傳統的古典作品擅長并忠于還原細節,將事物永恒的在畫布上呈現出來。但莫奈的這幅作品依靠顏色的平涂制造出光影的效果,給人帶來瞬間的感受,這種感受說不清道不明。由于極端離經叛道,這幅作品被人譏諷為“只能給人一種印象”,故而以莫奈為首的青年藝術家們被稱為“印象派”,這也是“印象主義”的來源。現代藝術強調藝術家在當下的感受,而不是從歷史中去追求永恒之物。因為每一個瞬間都很快成為過去,藝術家也處于時間的流動之中,而并非靜止。時間在現代藝術中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時間與空間不再被體驗為單一整體的兩個并列唯獨,而是被體驗成彼此混亂并置的,多元世界的萬花筒⑦”。由印象主義繪畫開始,藝術家觀察事物的視角由歷史轉向當下的瞬間,傳統的時間觀念徹底的崩塌。5.宏大與瑣碎現代藝術對古典藝術的另一記重擊就是將傳統的宏大敘事解體。現代藝術的先鋒們開始探索分裂,破碎,并置的合理性。還是以莫奈的《日出•印象》為例,這幅作品并不能給人一個完整的,古典式的宏大的意象。相反它只能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模糊的印象。在用筆上這幅作品的下筆也凌亂不堪,特有的印象派扁平筆觸產生的無重量感并不能忠實的反映出自然的細節。這與以往新古典主義或浪漫主義的作品有巨大的區別;在立意上它也區別于傳統的宏大敘事,并沒有反映出任何英勇的品質,高尚的道德或無畏的事跡。它只是靜靜的反映出霧中海邊港口朦朦朧朧的日出景色。這種對日常瑣碎的關注以及對宏大敘事的解構,正是現代藝術對傳統古典藝術的“破”與“立”。
三、綜述
綜上所述,現代藝術對古典藝術的沖擊毋庸置疑。在現代藝術開始的初期,以印象主義繪畫為首的現代藝術對傳統古典藝術進行了一系列“破”與“立”。用卡林內斯庫的話說,這是一種“英勇的選擇⑧”,因為現代性的道路注定的充滿艱險的——成為歷史的敵人。現代藝術不再是一種定式,而是一種選擇。通過這種“英勇的選擇”,現代藝術打破了傳統體制對藝術家與藝術作品的限制。由于現代藝術的核心現代性就是“過渡、易變和偶然”,這也為現代藝術提供了無數的可能。在印象派繪畫之后,芝加哥的摩天大廈、艾利略的小說、馬勒的無調性音樂、康定斯基的抽象派繪畫,都成為現代藝術的杰出代表;現代藝術打破了傳統美學的核心——“對超驗的美之理想的信念”,并將其變為“變化和新奇”,從此,藝術創作再無“永恒之美”的定式;在現代藝術與社會巨變的多重影響下,藝術家脫離了贊助人體制,開始認為藝術勞動是為了尋求特定對象的完美這種個人追求,變得更加重視瞬時性與當下的感受,加速了傳統藝術宏大敘事的解體。在一系列的破與立之后,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一個完全有別于傳統藝術時代的新紀元。
參考文獻:
[1][美]馬泰•卡林內斯庫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現代主義、先鋒派、頹廢、媚俗藝術、后現代主義[M].2015.
[2][美]理查德•布雷特爾著,易英編,諸葛沂譯.牛津藝術史:現代藝術[M],2013.
[3](英)奧斯汀.哈靈頓著,周計武,周雪聘譯.藝術與社會理論——美學中的社會學論爭[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趙錦杰,馮放編.西方繪畫大師原作——馬奈[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5.
[5]趙錦杰,馮放編.西方繪畫大師原作——塞尚[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5.
[6]克萊門特•格林伯格著,沈語冰譯.藝術與文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裴英白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 上一篇:現代藝術首飾美學特征及設計方法
- 下一篇:現代主義藝術與建筑設計手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