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術院校語言教學
時間:2022-08-28 04:52:35
導語:談藝術院校語言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努力提高教學團隊的教學研究水平一個優秀的英語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的外語知識、較高的母語表達水平,還要有很強的組織教學,選擇高效教學方法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藝術院校的外語教師,要根據藝術院校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因材施教策略,并結合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及學院學位英語的考試定位,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方略。組織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需要和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廣泛進行相關的實踐調查和理論研究,做到“教-學-研“一體化,以科研促教學。圍繞外語教學改革各個環節工作以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大力開展藝術院校外語教學研究工作。
(二)全面構建具有藝術院校特色的外語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教學過程中增加語言實踐機會,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將英語教學從單一的小班級教學形式擴充到以校園為中心的英語學習的大課堂,形成一種學習氛圍更濃、參加人數更多的大的英語學習環境。第二課堂可以不受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限制,比課堂教學有著更大的伸縮性,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力培養學生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可舉辦適合學生專業發展并能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外研社杯英語演講大賽”、或定期舉辦“外語角”,“學院外語節”,“英語短劇表演”,“英語配音表演”等與藝術專業相關的外語第二課堂活動等。
(三)全力引進以網絡自主學習為主的新型外語教學模式
科技是教學的手段,就英語教學而言,已經逐步出現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以滿足自主學習需求的外語學習中心所需要的大學英語學習資源庫。網絡學習平臺需要空間設施和經費支持。顯然,網絡外語教學研究中心是外語教育的一個發展目標。但如何將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
(四)切實注重學習者個體差異以實現真正意義的因材施教
藝術專業的學生屬于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所以教師的教學策略不能隨波逐流、不具特色,否則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的“因材施教”。教師應根據學習者不同的學習風格,不同的發展角度,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于張揚個性、表現力強的藝術生來說,多變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是激發他們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五)有效形成科學評估體系以建立完善考試制度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教學評估做出如下闡述:“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評估分過程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兩種。過程性評估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學生相互間的評估,教師對學生的評估,教務部門對學生的評估等。這種過程性評估在實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特點的多媒體教學中尤為重要,終結性評估是指期末課程考試和能力水平考試。”[1]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最終結果。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尤其是藝術院校英語水平普遍偏低的高校,應合理引入形成性評估,全面動態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形成性評估在很大程度上能改變那種“一考成敗定終身”和“以考分定優劣”的不公平的評估方式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形成性評估對消除學生的焦慮情緒,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大有裨益。教師在評估學生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評估自己的教學效果,努力提高教學能力,把教學工作和自身發展有效聯系起來。[2]
(六)逐步建立藝術類院校ESP(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模式
專門用途英語(ESP)是指與某種特定職業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ESP,是英語教學改進的最終有效途徑。ESP方法是一個專業與英語結合的方法體系,可以將它作為我院外語教學改革體系的一個方向性目標。專門用途英語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比如在藝術院校可以根據藝術專業特點開設西方藝術英語、雙語播音、舞蹈英語、音樂英語、藝術設計英語、會展英語、美術英語等,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一定的工作環境中運用目的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
二、新課程背景下的藝術院校特色有效外語教學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基礎環節。上好每一堂課是教師的天職,每一堂課都應追求教有實效,學有實效。教師要從課堂教學的結構、內容、效果等方面判斷自己的教學有效與否。藝術院校的外語教師要從學生語言基礎的層面有目的地設計課堂、組織課堂。真正做到教與學(輸入與輸出)的充分平衡,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程度分級后的班級實際情況,認真備課,實現課堂上英語學習的宏觀教學和個性化指導的統一結合,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此外,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生的語言學習聯系起來。在學習階段,如何在有效的教學課時科學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克服當前聽說讀寫教學放任自流、蜻蜓點水的現狀,是大學英語教學尤其是藝術院校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的研究任務。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不可一成不變,即是學生的導引者,更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主導者,需要了解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基本的軟件應用,比如制作PPT等等。新課程秉持的是一種“整體教育”觀,因此,我們要在認識上打破一種單純的教材授課論,要牢記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的素質決定了課程的程度,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和完善的過程。
- 上一篇:財政局致全縣居民的一封信2篇
- 下一篇:財政系統廉政文化構建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