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術論文:談論電影中美術運用

時間:2022-02-11 10:21:21

導語:電影美術論文:談論電影中美術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影美術論文:談論電影中美術運用

本文作者:宮晨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影產業也逐漸開始凸顯商業化和產業化的特點,電影的欣賞者和制作者對于電影自身的藝術水準開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部電影要想取得藝術和票房的成功,就不能離開電影美術的精彩演繹。

色彩、光影的完美演繹。電影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攝像師對于光線和色彩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部影片是否能夠成功,是電影藝術創作中的重要藝術元素,電影創作者可以通過對色彩的把握和對光線的選擇形成統一基調,而這些基調也可以成為表達感情的一種無聲語言,是電影感情產生張力和電影劇情發展的有效表達手段,電影在制作的過程當中始終離不開電影美術的一把各項,電影美術的屬性也是評價整部影片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一步優秀的電影藝術作品制作過程也就是該片電影美術的整體設計過程,由電影創作者前期對劇本的理解、閱讀以及基調的確定和造型的確定,都必須有電影美術設計師根據自己的技巧和美術修養去展開電影的創作。電影的后期制作也需要采用美術手段來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藝術表現效果,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就是將美術在電影表現中的作用真正發揮到極致,為電影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人物造型以及命運發展。在一部影片當中,人物造型實際指的就是服裝和化妝,也就是電影美術設計者對于電影劇本當中文字通讀之后,根據服裝效果和人物形象設計將想象中的一些人物轉化成具體的相關人物形象,人物化妝必須要和角色身份、性格以及年齡等特征相吻合,作為人物造型當中重要的手段,服裝設計是劇中人的情感、生活境遇、地位和身份最直接的反映,人物的造型設計也能夠直接反映電影的情節變化以及發展,能夠對情節發展的趨勢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一旦對人物服裝和化妝的把握不能到位,就會使得劇中的人物不能符合其自身的身份特征,產生不和諧,引發觀眾心理上的反感。以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為例,美術設計者張叔平巧妙利用了張曼玉服裝的變化來對人物形象進行刻畫,在整部影片當中,張曼玉自始至終都身著旗袍,伴隨著背景音樂不斷變換各種造型,真正通過旗袍的造型變化反映了其人物多變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女主人公對于愛情的無奈以及渴望。

場景的設計和情節推動。同戲劇藝術不同,電影自身的非假定性使得所有的景物元素都需要達到較為逼真的藝術效果,使得觀眾能夠真實感受到影片制造出的氛圍,場景設計是電影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這樣說,電影實際上就是由不同的場景根據特定的順序逐漸連綴起來的,而主體形象就主要活動在該場景當中,場景的設計能夠準確反映情節發展,也能夠推動情節不斷向前發展,要想實現場景在電影作品當中基本表達的功能,電影美術設計師就必須要根據影片自身的表達要求,設計與電影所處的特定時代背景相吻合的景象,能夠使這些景物鮮明準確地表達影片中人物日常的生活現象、特定文化風貌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例如,要想拍攝五十年代的北京,就應當著重突出北京的干凈,不應當是像二三十年代那么臟,但也不能像現在這樣整齊。另外,場景的設計必須要同特定的人物命運和地域相吻合,不同地區的自然風光不同,所孕育的相逢民俗也不相同,影片情節的高潮和推進都不能離開電影當中人物的演繹,設計的場景也應當成為影片人物表演和活動的重要舞臺,場景的設計應當與人物的個性特征、地位以及身份相符合,達到符合人物個性特征、地位和身份的要求,并能制造出真實的效果。

電影美術設計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正在持續的進行當中,它是電影藝術最基本的一種表達手段,也是一種沒有聲音的電影語言,能夠真正展現電影藝術本身的背景、造型,并且可以為電影奠定基調,其風格的設計對影片有著重要影響和意義,隨著數字化電影時代的到來,美術設計的風格也將會有自己的發展,給電影工作者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電影工作者更應當努力奮發,制作出更好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