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改革
時間:2022-05-22 04:03:54
導語: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骨干牽頭、團隊協作
當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學習、掌握需要的理論知識,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渠道之多之寬是不亞于老師的。老師再也不能靠懷揣秘籍照本宣科了,啟發引導深化才是教學的主旨。藝術設計是綜合性、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老師亦有教學型和研究型之分,所以要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達到啟發引導深化的教學目的,合理配置師資力量就成了關鍵。藝術設計教學團隊授課模式就是在這樣的現實要求下產生和探索的。我們以骨干教師為龍頭,其他教師根據其教學特長及優勢,分別按教學大綱承擔其教學任務。在群策群力下定位教學后,每一位教師都有目標、有重點,深入進行教學內容的充實、策劃與準備,教學的含金量大大提高了。
二輪流主講、強化優勢
輪流主講是指在認真分析課程和教師的情況下,根據每位指導教師所承擔的教學內容、授課特點和教學的側重點,按專題、項目方式講授。其突出的優點是:能使教師更好的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師在各自領域的實踐、科研能力,發揮教師的專長優勢,同時也達到了優勢互補。
三師生聽課、促進交流
為了更好的提高師生互動交流,我們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授課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團隊力量。在教學中,除一位主講教師外其他教師均和學生共同聽課、提問、評議,使學生在知識的領悟上更加豐富詳實。這樣不但教學相長,講授互動,而且促進了教師之間學術交流,提高了整體的教學水平。在良好的學術氛圍帶動之下,教師團隊準備教學更加積極充分,學生掌握的專業基礎技能更加扎實全面,對專業的學習更加投入。
四評點結合、激發創意
學生講評、教師點評相結合,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學術研討活動,為學生答疑解惑。教師團隊群策群力,鼓勵學生多想、多問,針對學生呈現的問題,教師團隊薦言獻策。有利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開拓性創想。如在方案設計(畢業設計)的講評中,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通過教師集體點評解決,并加以充實和完善,舉一反三。只有這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才能達到真正的互動,同時,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五教學輔導分工負責
專業教學過程以教師承擔不同專題為依據,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市場需要,由每位教師做出不同的階段教學。專業輔導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專業小組的輔導,由負責教師以講(講解)、評(評論)、議(建議)的方式與學生溝通。教師根據各自不同選題進行研究,深入剖析,完善學生的理論框架。指導他們設計與應用。此外,教師共同探討學科建設的新思路、新創想,并且反饋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相應的教學改革實踐在藝術設計學院4個專業都進行了階段性的考核與實踐,效果不錯。通過與學生溝通,大部分學生認為:
(1)教改以后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多學、多練、多應用,在老師授課的同時學生可以及時練習掌握,在有效的時間做好作業,鞏固專業能力;
(2)以往教學過于拘謹教條,一周只有規定的幾節課程,課程時間銜接不好,使得學習的內容得不到很好的鞏固加強,這樣也等于是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F在以一對一的教學,老師手把手輔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專業問題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回應;
(3)教學改革打破了以往常規的教學模式,實現集中學習項目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種學習方式是普遍愿意接受、嘗試的,由被動變為主動去學習、去接受,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習沒有間歇性,學習到的知識就會更容易吸收,能夠做到即學即練,結合老師一對一的輔導,學到的知識就會更扎實,更加的牢固。通過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目前,該教學模式在理論上反映了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基本規律,它將對提高高職藝術設計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起到幫助作用。它符合新世紀對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要求,所形成的藝術設計課程模式、藝術設計教學過程要求、教學方法等對培養技能型藝術設計人才將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作者:康永平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 上一篇:藝術設計品牌專業建設要素
- 下一篇:探討藝術設計人才需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