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論文:中美設計教育差異對比

時間:2022-01-27 10:30:18

導語:中美教育論文:中美設計教育差異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美教育論文:中美設計教育差異對比

本文作者:阮諾男劉建鉛單位: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研究生嘉興學院講師

教學風格

(一)美國設計類教學“市場派”與“創意派”傾向

1.受美國式實用主義文化的影響,美國高校的設計類教學也帶有強烈的實用色彩。學生的作品注重細節、實用性與商業性。2.設計教學強調創意的獨特性,注重設計師個人獨立的精神與追求。在美國高校的教學評估中,學生作品的最終效果對他們來說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設計師的獨立創作精神和設計思考的過程更受重視。3.由于美國多元化的社會環境和自由的生活氣息,學生無論在課程選擇還是設計方法選擇上都體現出很大的自由性。學生的設計方式更加自由和多樣化。從總體上看,美國高校的設計教育提倡創意、實用性能與美觀性的結合,強調高新科技對設計的支撐作用與跨學科的創新思維。

(二)國內設計類教學“學院派”傾向

相對而言,國內高校設計教學則較多偏重于造型、美學形式與整體藝術效果。國內大多數高等院校設計學科的專業教師往往有美術學習背景,強調設計作品的美感和藝術形式。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學生的作品也更具概念性與藝術性。但“學院派”設計離市場需求和受眾較遠,學生在走出校園后通常會有一定的不適應性,與市場化設計鴻溝較大。

教學設備

(一)美國教學設備的科學化與人性化

由于美國的科技和材料工業都比較發達,美國設計類院校的教學設備也十分先進和人性化。多數高校都覆蓋有無線網絡,學生可隨時隨地上網,通過網絡搜索資料和素材。除此之外,免費掃描儀、自動投幣的復印機、打印機等自助服務設備在教學樓處處可見,為學生提供了很大便利。美國設計類院校比較注重實驗教學,實驗室和實驗設備相當齊全。諸如噴繪、染織、金工、木工、金屬鑄造、玻璃陶瓷等實驗室,多數實驗室都配備先進的設施器材和專門的指導人員,學生一般只要經過登記注冊和教導就能使用,沒有專業限制。設計類學生在進行專業創作時可以利用便捷的資源和設備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跨專業的實驗空間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界思考能力和創意思維,給學生的創作提供了更多選擇和可能性,也充分體現了藝術與技術的統一。此外,很多設計類院校還針對部分學生的專業需求提供獨立工作室。尤其是在研究生教學這一塊,多數院校都給研究生安排了獨立的設計工作室。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私人工作室里自由安排空間,進行專業創作。

(二)國內設計類教學設備仍需改進

國內大部分設計類院校學生的工作空間仍然是以教室、寢室為主。雖然教學設備和實驗室環境已逐漸完善,但學生在使用時仍存在很多障礙。很多院校的實驗室和實驗設備只在相關的專業課程期間開放,學生在課外使用需要嚴格的申請和審批。此外,部分實驗室和實驗設備在開放時還存在專業限制,實驗室資源共享不足,給學生的使用帶來很大不便。因此,如何優化實驗教學條件,完善實驗設備管理是值得國內設計教學人員思考的問題。

校企合作

(一)美國校企合作更具穩定性與永續性

美國非常注重設計教育的校企合作,企業無論從資金還是實踐環境上都給予高校大力支持,而且這種支持往往是長期、穩定、公益性的。由于緊密的校企合作和學習,美國學生的設計也往往比較商業化、市場化,更接近企業需求。如美國哥倫布藝術與設計大學(COLUMBUSCOLLEGEOFART&DESIGN)與維多利亞的秘密公司(VICTORIA''''SSECRET)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維多利亞的秘密公司每年為哥倫布藝術與設計大學提供豐厚的資金贊助和最新設計材料的供應。此外,公司還常年在學校設置“維多利亞秘密設計大獎”等多個比賽和獎項,獲獎的產品設計能得到在維多利亞秘密品牌店進行銷售的機會。

(二)國內校企合作仍需深入

國內越來越多的設計院校也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然而多數合作往往缺少永續性。由于利潤關系,再加上國內大部分院校的“學院派”設計風格又離企業需求較遠,許多企業無法堅持對高校的長期資助。中國知名工業設計師柳冠中說:“設計應該優先于市場,而我們的現狀卻是教育遠遠落后于市場。”與快速更新的設計產品市場相比,國內大部分高校的設計教學相對滯后,與市場存在一定脫節。歸根結底,這與校企合作的不足有很大關系。結語設計教育關系到設計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美國和中國由于不同的人文背景形成了各自風格迥異的教學理念和培養模式。筆者希望通過對中美服裝設計差異的比較,研究借鑒其先進的方法與經驗,以期給我國高等院校的設計教學帶來借鑒和啟示,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