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藝術風格特征及教育分析
時間:2022-03-25 03:42:19
導語:鋼琴藝術風格特征及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俄羅斯人民都非常崇尚音樂,善于用音樂舞蹈來表達內心的情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俄羅斯在其自身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藝術經典,并創造了無數震撼人心的文學佳作和華美的樂章。俄羅斯藝術教育非常注重民族文化,鋼琴教育也同樣如此,他們通過鋼琴教育,挖掘本民族的優秀藝術資源,培養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喜愛。這也是俄羅斯鋼琴教育所展現出的獨特魅力之處。
一、俄羅斯鋼琴藝術演奏學派及其風格特征
在20世紀世界鋼琴樂壇上,俄羅斯鋼琴樂派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并對現代鋼琴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世界鋼琴藝術史上的一塊瑰寶。(一)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的總體特征。關于學派劃分我們所提到比較能被認同的三方面:第一,從創作角度來講,本民族要有相當數量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第二,從二度創作來講,要有一批詮釋本民族作品風格的本土演奏家;第三,從教學層面看,要有能培養世界一流鋼琴家的具有影響力的音樂學院(因為從教學角度能貫徹本學派的學術觀點等)。毫無疑問,俄羅斯在這三個方面都是一流的,是世界范圍內沒有爭議的學派,這個學派所取得的成就世界矚目,并且影響深遠。蘇聯有著悠久而優秀的文化傳統,在這個豐厚的土壤上培育了許多世界一流的鋼琴家,這個對20世紀有影響力的學派,主要依靠由安東•魯賓斯坦與埃西波娃所創立的俄羅斯演奏藝術流派,并在這個傳統的基礎上融匯了歐洲各國優秀的鋼琴藝術,依靠音樂學院的嚴格訓練,由5位音樂大師的藝術成果及其教學成就構成了以伊貢諾夫、戈登威澤爾、法因貝格、涅高茲•海因里希、尼古拉耶夫(Nikolayev,1878—1942)五人為代表的五個學術門派,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鋼琴家。他們五大門派之間逐漸求同存異,相互靠攏,最終趨向一致。其特點是激情充沛.思維敏捷。聲音響亮。(二)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的風格特征。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的產生離不開19世紀長期居住在圣彼得堡的費爾德、亨澤爾特、列舍蒂茨基等外國鋼琴家的教學活動,以及安東•魯賓斯坦、尼古拉•魯賓斯坦、埃西波娃等俄國鋼琴家的教學實踐,這些鋼琴家為該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后來又涌現出了布魯門費爾德、西洛迪、尼古拉耶夫等鋼琴家,他們秉承了前輩鋼琴家的演奏傳統,從而使俄國鋼琴學派的演奏傳統得以繼續發展。真正影響傳統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美學思想的鋼琴家應該是安東•魯賓斯坦、李斯特、列舍蒂茨基等人,他們在演奏與教學中的特色已經完全融入傳統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的美學觀念之中。李斯特的鋼琴演奏技巧同樣也是影響傳統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美學思想的重要因素,他在演奏中充分發揮鋼琴音色的強弱對比和色彩變化,追求鋼琴性能的極致表現與鋼琴聲音的人聲化,促進了傳統俄國鋼琴學派演奏技巧的成熟。列舍蒂茨基將其獨特的歌唱性音色納入了他的教學之中,他在教學中追求演奏技巧和優美音色的扎實訓練,成為傳統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的重要特色。如果說傳統俄國鋼琴演奏學派是以圣彼得堡音樂學院為中心,形成了以安東•魯賓斯坦、萊合蒂茨基、埃西波娃、尼古拉耶夫為核心的鋼琴教學梯隊.那么現代俄國鋼琴演奏學派則以莫斯科音樂學院為中心。形成了以伊貢諾夫、戈登維瑟、涅高茲、芬伯格四人名字命名的鋼琴教學門派,他們培養了許多鋼琴演奏家,推動了俄國鋼琴演奏學派的發展。
二、俄羅斯鋼琴教育研究
俄羅斯是世界聞名的鋼琴教育大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化,對高校的專業音樂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等,促使俄羅斯鋼琴教育向著更高的層次發展。在俄羅斯,不論是音樂院校還是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都十分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音樂表現與內心感悟世界相結合,傳承傳統文化與推廣先進教學理念相結合,重視精英教育和專題研究。1.教育機構、教學模式與特點。俄羅斯音樂學院的鋼琴教育層次很高,教師大多都以中老年為主,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態度嚴謹,音樂素養全面。在俄羅斯,專業鋼琴教育注重對音樂表現力的培養,他們認為技巧是工具,是手段,都是為音樂表現力而服務的。2.課程安排。俄羅斯音樂學院很多,課程全由主管音樂教育的文化部統一規定,倡導用精品教學來培育專業人才的教育理念。俄羅斯專業鋼琴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課程設置豐富多樣,例如本科階段,不僅安排了鋼琴專業課,同時還設置了伴奏課、重奏課、雙鋼琴課來提高學生的演奏能力,且每學期、每學年設置的課程都不一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授課形式也靈活多變,不僅有單獨的輔導,也有音樂大師班的教學,且課程配比具有層次性,有助于學生保持鋼琴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投入到學習之中。3.教學方法。俄羅斯的鋼琴教學方法也頗具特色,在世界音樂教育領域中彰顯著獨特的魅力。教師在教學中,斟字酌句,實行精品教學。教師時常與學生分享對音樂的摯愛或對一些經典音樂作品的美好回憶,以此感染學生的情緒,并運用這些偉大的藝術佳作來燃燒并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4.教材。在俄羅斯,教材的選用也頗具特色。俄羅斯的鋼琴教材,具有濃郁的俄羅斯學派特點,如舒曼的《童年情景》《少兒鋼琴曲集》這些都是很適合兒童鋼琴學習的好教材。此外,俄羅斯兒童學習的鋼琴曲目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他們更加了解音樂的內涵,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在俄羅斯,學生并不是為練琴而練琴,而是通過練琴使自己回歸最自然,最真實的狀態,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結語
俄羅斯鋼琴教學善于運用討論式教學法,讓學生們通過自主體驗,將學習的知識進行探討、分析與總結,為以后能自己進行實際教學打下基礎。同時,教師會鼓勵學生多觀看音樂會,多舉辦音樂會,通過學習借鑒他人優點與自我藝術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提高鋼琴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梁慧珊.試論俄羅斯鋼琴音樂的藝術特征[J].北方音樂,2014,09.
[2]韋佳佳,白云.19世紀俄羅斯鋼琴作品的藝術特征分析[J].藝術教育,2014,04.
[3]李文吟.俄羅斯鋼琴教育漫談[J].當代音樂,2015,02.
[4]王秋爽.淺談俄羅斯鋼琴教育者在中國的教學特點[J].文藝生活,2012,04.
作者:李佩璠 單位:青島大學
- 上一篇:民間藝術資源文化價值與產業開發思考
- 下一篇:歌曲演唱藝術風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