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蒂藝術歌曲教學價值分析
時間:2022-07-29 05:24:45
導語:托斯蒂藝術歌曲教學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民族性。托斯蒂在那不勒斯學習期間,這一時期,繼德奧等國興起浪漫主義音樂之后,在東、北歐一些國家,出現了一批致力于振興本民族音樂的作曲家,他們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歷史和人民生活為題材,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同時大量運用民族民間音樂素材,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筆者認為,托斯蒂應也屬于民族樂派音樂家,受那不勒斯當地民族音樂的影響,托斯蒂創作了大量的富有民歌風味的藝術歌曲,如《瑪萊卡萊》《我不再愛你》《小夜曲》等,這一類那波里民歌風格的藝術歌曲,歌詞通俗易懂,曲調郎朗上口,對于美聲的教學,是相當有利的。從當今國內的美聲教學來看,由于流行文化不斷侵蝕,如今步入聲樂陣營的青少年,大多從小受到流行文化的影響較深,對于古典音樂依然存在陌生,排斥的心理,如何在美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也是一個難度較大的課題。但在美聲教學的基礎階段,如果能引導學生欣賞一些托斯蒂創作的音樂,或許會有不錯的效果,因為托斯蒂藝術歌曲的大部分聽眾的反饋都是最直觀的聽覺感受:“好聽”,在引導美聲入門者的過程中,初始階段應該是給他們聆聽的沖動,建立學習的興趣。2、詩與歌的結合。托斯蒂的藝術歌曲中,歌詞多半來源于意大利本土或英國的一些流行詩歌,詩歌也是選取的當時的上層精品,意境唯美,而且這些歌曲大多在上流社會作為沙龍音樂演唱,對于學習藝術歌曲的歌者,了解歌詞意思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樣的文學精品中分析歌詞,給予了歌者更深厚的空間,可以挖掘更多歌曲背后的意義,這對聲樂學習者也是非要有益處的。3、豐富的作曲技法。托斯蒂12歲開始學習小提琴,隨后考入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可知他的作曲功底是相當深厚的,他也善于運用切分、附點節奏,將音樂推動起來,特別體現在一些民歌風格的藝術歌曲里,如《瑪萊卡萊》《最后的歌曲》。這樣的節奏同時也與意大利語結合緊密,意大利語音規則,大多重音在每個單詞的倒數第二個元音上,在托斯蒂的藝術歌曲中,大多遵循了這樣的規律,這對于演唱者來說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演唱中的邏輯重音,是能不能以地道的意大利語演唱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托斯蒂擅長運用豐富的和聲創作藝術歌曲,托斯蒂生于19世紀中葉,這是一個美聲時代的鼎盛時期,意大利三大歌劇作家,羅西尼,唐尼采蒂,貝里尼的作品已經將歌劇推向一個高潮,同時又出現了威爾第這樣優秀甚至風靡世界的作曲家,意大利的歌劇音樂是一個黃金時期。當然,這也影響了托斯蒂的創作,筆者在研究托斯蒂藝術歌曲的過程中,能明顯聽到一些唐尼采蒂藝術歌曲的影子,雖然對于花腔、華彩的運用較少,但風格上托斯蒂對于意大利幾位重要的作曲家的研究是很深入的。在調式運用上,托斯蒂善于運用同主音大小調,關系大小調,近關系大小調來創作,這樣的創作手法,豐富的藝術歌曲的內容,增加了藝術歌曲的層次感,在演唱中賦予了歌曲更多的處理空間,筆者在學習過程中演唱了很多托斯蒂的藝術歌曲,總結了幾首歌曲的調式變化。《瑪萊卡萊》d→D→d→D《我不再愛你》e→B→E《最后的歌曲》d→A→D《漁夫唱晚》g→G→g→G同時,這樣的調性變化,體現在托斯蒂的藝術歌曲中,過渡是非常自然的,小調到大調的轉換,常常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再又大調轉回小調,一點憂郁的情感又油然而生。如《我不再愛你》,首先在e小調上進行,歌詞表達的是一種回憶,而中間銜接部分,轉到B調,歌詞表達的是重復的語句,“你可曾記得”,體現了一種呼喚,在主屬關系的進行中,自然的轉到E大調,也就是開頭樂段的同主音大調,歌詞大意是“無窮的欲望成就信念,你也不再來到我的夢境,不再等待那親吻,我不再想你,另一個理想是,我不再愛你”,表達的是灑脫,試圖解開心結的一種情愫。
二、托斯蒂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價值
1、對于聲樂技術的訓練價值。托斯蒂是少有集聲樂教師,作曲家于一身的音樂家,所以在聲樂歌曲創作中,托斯蒂能有演唱與教學的直觀感受,他能創作出適合人聲演唱的歌曲。托斯蒂的藝術歌曲大多適合不同階段的聲樂學習者演唱,從入學考試的藝考生,到世界頂級的歌手,都在演唱托斯蒂的藝術歌曲。并且在歌曲的行徑中,對于高音的寫作,托斯蒂給予不同階段的歌者不同的選擇,如《理想佳人》中,托斯蒂在最高音上給予了#4和6兩個音的選擇。這樣的寫作方式還有《最后的歌曲》,這對于不同階段的歌者來說是有益處的。2、循序漸進提高歌者歌唱水平的價值。藝術歌曲是修煉歌手的重要途徑,在學習美聲的歌手中,很大一部分是要走向學習歌劇詠嘆調的,而美聲時期的歌劇詠嘆調,對于初學者來說,可望不可即,因為沒有長時間的系統訓練,即使音高能夠達到,也無法科學得演唱大部分歌劇詠嘆調,所以在聲樂教學、訓練的過程中,經歷一段藝術歌曲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筆者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藝術歌曲占用了大部分時間,從中國民歌風格的藝術歌曲,到意大利古典藝術歌曲、詠嘆調,又經歷了托斯蒂藝術歌曲的訓練。托斯蒂身處浪漫主義音樂時期,聲樂藝術作品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作品戲劇沖擊力強,旋律和聲變化復雜,對于歌者的歌唱水平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筆者在大學三年級年間,以托斯蒂藝術歌曲的訓練為主,并且能感受到托斯蒂藝術歌曲對于聲音訓練的重要價值。托斯蒂的作品有《魅力》這樣旋律節奏簡單但動聽的歌曲,高音到小字二組的F,但旋律進行流暢,多以上下行的四分音符為節奏特點,鍛煉聲樂學習者演唱歌曲的連貫性,樂句的節奏幾乎沒有變化,但表情符號突出對比,對于聲音的強弱控制訓練也是有積極作用的。當聲音技術訓練得更加成熟后,再嘗試《瑪萊卡萊》《最后的歌曲》《黎明破曉》這一類難度較大的藝術歌曲,能在高音上有一些突破,這也是聲樂名家常常在音樂會中演唱的歌曲,歌曲的高音多出現在音樂的結尾,這與美聲時期幾位歌劇作家的歌劇詠嘆調的作曲手法相似,所以對于歌劇詠嘆調的演唱,托斯蒂的藝術歌曲能給予歌者幫助。
三、結語
托斯蒂藝術歌曲是浪漫主義時期聲樂藝術歌曲的精品,對于聲樂教學有著重要的價值,研究托斯蒂藝術歌曲,對于每一位學習美聲的歌者,應該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并且當今聲樂教育家也非常重視托斯蒂藝術歌曲的訓練,相信托斯蒂藝術歌曲在美聲教學上能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馬廣雪.托斯蒂藝術歌曲演唱探析[J].大舞臺.2012,(02).
[2]張永凱.析《托斯蒂歌曲集》創作的藝術價值[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8,(2).
[3]徐樹威.論托斯蒂藝術歌曲的特性與地位[D].沈陽師范大學,2013.
[4]張濤.淺談托斯蒂及其藝術歌曲特點[J].北方音樂.2016,(18).
作者:吳雪松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 上一篇:關于建筑安裝工程成本控制論文
- 下一篇:黃梅戲語言藝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