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1-24 09:53:34

導語: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的應用

摘要:藝術歌曲具有深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其歌詞和旋律皆具有獨特的魅力,是聲樂教學工作研究的重點內容。藝術歌曲融入聲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知識與技巧的興趣,豐富聲樂教學的藝術內容,培養學生深厚的音樂情感。為了能夠發揮藝術歌曲的教學價值,聲樂教學工作者還需要完善以藝術歌曲為主的教學素材,開發多元化的藝術教學內容,并能夠運用藝術歌曲啟發學生的情感感知訴求,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同時,還需要發掘中國藝術歌曲的獨特魅力,增強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藝術自信心。

關鍵詞:藝術歌曲;聲樂教學

藝術歌曲作為一項高雅浪漫的藝術表現形式,將蘊含具有浪漫屬性的詩歌與多元化的音樂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音樂表達形式,也是音樂實踐歷史上的創新與發展。藝術歌曲自誕生以來,憑借獨特的詩歌意蘊和動人心弦的旋律得到了大眾的青睞,也發展為聲樂藝術教學的重要內容。藝術歌曲融入聲樂教學,為我國聲樂藝術教學創新提供了可能性,也為我國聲樂藝術教學工作開辟了新的方向。藝術歌曲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將其應用于聲樂教學過程中,既能夠豐富聲樂教學的內容,也能夠進一步發揮藝術歌曲的藝術價值。

一、什么是藝術歌曲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地區開始流行用以表達情感的歌曲,這些歌曲被統稱為“藝術歌曲”。藝術歌曲的特點在于歌詞大多為著名詩歌,重點在于表現人的內心情感,曲調擁有較為強烈的表現力,藝術表現形式與作曲手法較為復雜,伴奏十分關鍵。當前,優秀藝術歌曲現已成為聲樂教學曲目以及音樂會必備曲目。藝術歌曲是由詩歌與音樂結合而共同完成藝術表現任務的一種音樂體裁,其名稱因浪漫主義音樂大師舒伯特的作品而確立,成為一種獨立類型的歌曲種類。它結合了優美旋律和人聲兩個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樂因素,使藝術歌曲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欣賞性。[1]

二、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藝術歌曲培養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

藝術歌曲多選用、借鑒民間歌舞為素材,具有自然流暢適中、旋律優美、曲式結構簡明、歌曲調式變化小等等特點,使其演唱起來朗朗上口。對于初學聲樂的學生來說,學習藝術歌曲對學生調節氣息,緩解發聲的障礙等都具有有效的效果,使學生學習簡單,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產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老師,有了興趣就更容易學習了。在聲樂學習中利用結構簡單的歌曲代替乏味的發聲練習,既解決了學生的問題,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出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熱情。藝術歌曲的難易程度不同,適應各個水平階段的學生,藝術歌曲題材豐富,內容廣泛,又大自然和諧之美,青春熱情之美,溫婉恬靜之美,憂郁傷感之美,人間溫情之美等等。多元的藝術歌曲形式和獨特的藝術音樂情感,能夠激發學生對藝術歌曲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完成基礎音樂知識學習,讓學生在發現音樂美感的過程中探尋音樂的魅力。

(二)藝術歌曲能夠豐富聲樂教學的素材

聲樂教學作為一項系統性和長期性的音樂教學工程,對培養學生深厚的音樂理論知識和鍛煉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聲樂教學工作主要以理論知識講解和實踐音樂練習為主,其中藝術歌曲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習藝術歌曲,既能夠從中鍛煉基礎的聲樂技巧,也能夠從聲樂歌曲中發現音樂的浪漫情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不僅如此,藝術歌曲能夠極大地豐富聲樂教學的素材,能夠拓展聲樂教學工作的音樂資料庫,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學生的音樂認知能力。無論是西方的藝術歌曲還是東方的藝術歌曲,聲樂教學選擇藝術歌曲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東西方音樂文化,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為后續提升音樂演奏能力奠定學生深厚的音樂文化知識基礎。

(三)藝術歌曲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藝術歌曲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聲樂教學中運用藝術歌曲能夠讓學生從不同的藝術歌曲上掌握音樂背景與音樂文化,了解藝術歌曲創作的歷史背景、所要傳遞的情感等,充分利用藝術歌曲來改善音樂文化素養,進而提高綜合音樂水平。[2]從藝術歌曲整體情況來看,要完整、全面地表達藝術歌曲的內容與情感,需要靈活運用不同聲音技巧進行演唱。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演唱內容展現不同的音色情感,符合藝術歌曲的演唱要求。在演唱藝術歌曲的過程中173藥注意,音色不僅僅是人在演唱中形成了較為美妙的因素,同時還牽涉了不同情感,如喜、怒、哀、樂等。不論是演唱中國藝術歌曲,還是國外藝術歌曲都需要通過演唱技巧展現不同表現力的銀色。學生在長時間接觸藝術歌曲的過程中,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藝術表現情感,讓學生能夠自由而靈活地傳達藝術歌曲的深刻情感,理解音樂作品的深刻意蘊,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三、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優化聲樂教學素材,豐富聲樂教學內容

在藝術歌曲聲樂教學中,教師需要主動完善聲樂素材,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使用統一的教材與教學內容,重點提升學生的聲樂素養,進而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實時、規范的教材對藝術聲樂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讓教學過程事半功倍。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材進行教學時要謹慎,要選擇能夠符合藝術歌曲時代背景的,符合當代聲樂教學需求的教材。完成教材選擇后,需要根據教學中穿插學習不同曲目。我國藝術歌曲類型眾多,不同類型歌曲演唱技巧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選擇教學曲目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兼顧曲目的作詞、譜曲等,選擇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藝術歌曲。在演唱我國不同民族藝術歌曲的過程中,要運用不同的演唱技巧,教師要清晰了解學生的音色特征與演唱風格,以便聯系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表現現代藝術歌曲,在學習演唱的過程中夯實基本演唱技巧。我國藝術歌曲文化底蘊深厚,情感細膩、表達含蓄、意境深遠,要求演唱者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藝術歌曲及其背后歷史文化、思想深度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修養,提高學生的音樂人文素質。

(二)學習借鑒藝術歌曲,培養學生音樂情感

演繹一首作品不僅是對歌曲作品的再現,更是表演者對作品的二度創作,演唱時內心情感的表達。所以,在實際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對歌曲的時代背景,歌詞內容的表達,就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曲目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和訓練。另外,還要注重演唱與鋼琴伴奏的緊密結合,藝術歌曲藝術特征鮮明,常常與鋼琴演奏密不可分。教師在示范演唱藝術歌曲時,連同彈奏鋼琴,可以展現藝術歌曲誕生之初的創作靈感。歌聲與鋼琴樂聲的完美結合,可以表現藝術歌曲特有的詩意與意境:或空谷幽蘭,或高山流水,或故鄉離愁。這種教學方法對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提高學生的演唱技術水平是有極大幫助的。[3]并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多舉辦音樂實踐活動,以豐富學生體驗,讓學生通過自身實踐提高藝術修養,提升聲樂水平。學生也可以走進音樂廳,聆聽優秀歌唱家們的現場演唱,通過聆聽達到良好的啟迪效果,在不斷地學習中提升個人能力,不斷進步。

(三)發掘中國藝術歌曲,發揚中華音樂文化

發掘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學習和借鑒中國藝術歌曲的優良傳統,是發揚中華音樂文化,培養學生堅定的中華音樂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途徑。中國藝術歌曲將詩歌和音樂進行了有效結合,在藝術表現中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影響以及民族風土人情的影響,具有獨特的中華文化屬性。[4]在現代聲樂教學過程中,深入發掘中國藝術歌曲的內涵,學習中國藝術歌曲的歌詞和旋律,有利于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歷史悠久的中華音樂文化,也能夠引導學生感悟中國的音樂歷史,培養學生掌握深厚的音樂知識。

結語

高校將聲樂演唱作為重要課程之一,也就是充分意識到歌唱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水平,強化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對藝術歌曲背后的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作為藝術歌曲的教學者,需要在摸清學生實際水平的基礎上,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著手提高學生的聲樂能力與技巧,強化自身聲樂素養,全面改善學生的聲樂基礎能力與藝術人文修養。聲樂藝術的學習需要長期堅持,也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反省、進步。教師作為指導者,要起到科學指導作用,從旁進行指點總結,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聲樂歌唱水平。

參考文獻:

[1]齊穎.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J].藝術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8(01):134-135.

[2]徐文娟.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探析[J].戲劇之家,2020(34):92-93.

[3]劉建芬.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9(23):88.

[4]沈明春.中國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J].藝術評鑒,2021(07):91-92.

作者:于歡 張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