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時間:2022-04-13 09:44:10
導語:簡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語文是所有學科教學的基礎,是對基礎語言進行學習的重要課程,因此語文課程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而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階段,更應該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視。語言藝術是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工作時的一項重要原則,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同時也是影響學生對知識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掌握標準的普通話讀音,并且能夠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興趣,以此增強學生欣賞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語言藝術;規范準確;生動形象;幽默風趣;音韻和諧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語言學科,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將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作為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在課堂中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一定標準,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達到相關標準,還要求教師能夠在課堂中運用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提高其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確保小學生學會體會語言的魅力,盡快掌握語言運用的相關知識,不斷提升語言運用的能力,同時也能使小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保證。本文中作者將對語言藝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特點進行簡要分析。
1教學語言規范準確
重視教學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非常重要,小學是學生對語言知識及正確使用方法進行積累的重要階段,為確保小學生語言基礎掌握的牢固性,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一定要重視語言應用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規范性進行訓練。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能夠使用流利的標準普通話表達情感和開展教學工作,根據這一要求學校及教育管理部門需要對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人員的普通話水平進行規范,普通話等級在二級乙等及以下的人員不得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進行具體教學時教師需要用清晰的語音和標準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要確保教師在講課時所使用的語句和詞語正確無誤,在對語文相關知識和語言知識進行講解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重視傳授的準確性、不能使用具有模糊性或存在歧義的語言進行教學,否則將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必要的困擾,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另外,還要重視教學語言的簡練性,力求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通過使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出最直接的意義,這樣既可以節約課堂教學的時間也可以使課堂教學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防止語言反復非學生帶來抵觸情緒和疲憊感。教師確保教學語言的規范性能夠對學生學習語言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言習慣,規范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語言運用習慣,推動小學語言教學質量提高。
2教學語言生動形象
教師講課的語言對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都有非常直接的影響,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使語文課堂的氛圍得到活躍,同時還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其課堂注意力并不容易集中,所以在小學課堂教學中使用早已僵化的模式化語言無法達到集中學生思維的目的。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提升教學內容的畫面感,實現教學內容的情與理的完美融合。如在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使用口訣的形式來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通過學生十分感興趣的句子將生字的特征完美的體現出來,不僅確保了語言表達的形象性,還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比如教師在教學生認“坐”字的時候,可以通過使用“兩個小人土上坐”的口號來讓學生對“坐”字的結構和形象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不僅體現了漢語言的生動形象的特點,還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3教學語言幽默風趣
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認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幽默不僅是趣味語言的一種,更是教育教學藝術的一種。幽默風趣的課堂教學語言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正如調味劑中的雞精,它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迸發小學生智慧的火花,營造出一種和諧、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小學生處于一種興奮的學習狀態,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有助于語文教師更好地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此外,幽默還具有一個更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和善性。它能夠非常有效地調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之間的感情更為和諧融洽。一位好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是一位全能的演員,要使他的學生與之產生共鳴,能夠共同進入到課堂教學中去。要想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就要學會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要使教學語言幽默化,教師就必須善于使“小詞大用”“用大詞小用”“抖包袱”等語言技巧,以達到幽默風趣的教學效果。但教師還要明白,幽默風趣不是為了博取一笑,它還要具有“高雅”的特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時,一定要出于對學生的愛心,而不是諷刺挖苦,還要注意到課堂的教學內容、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學生的層次等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教學語言幽默風趣。
4教學語言音韻和諧
音韻是構成中國語言的基礎要素,也是漢語的主要特征之一。漢語在朗讀和日常應用中具有抑揚頓挫、回環反復和整齊押韻等特點,這些特點與音樂的主要特征都是共通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漢語具有很強的音樂性。通過使用停頓合理、揚上得當的語言可以準確的表現和傳達情感,同時也能將漢語言的魅力充分展現出來。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在課堂中使用音韻和諧的語言,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語言表達的舒適程度,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中國語言的魅力。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環境的熏陶下迅速掌握語言音韻表達的特點,還能引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學生完善語文學習效果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音韻美進行建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語言知識,還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不但可以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還能對小學的審美能力及辨別能力進行培養。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語言在應用過程中的音韻和諧,以確保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5結論
綜上所述,由于語文課程的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這個學習生涯中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學習效果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和日后整個學習生涯的學習效果都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重視語言藝術的運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重視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運用素質培養,通過實踐不斷彌補自身在語言運用方面的不足,以此來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作者:馬麗麗 單位:黑龍江省安達市羊草鎮中學校
參考文獻
[1]靳艷琴.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1(23).
[2]杜英.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20).
[3]于秀霞,王玲玲.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導語設計[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2).
- 上一篇:莫扎特藝術歌曲的藝術特征及演唱技巧
- 下一篇:藝術歌曲《梅花引》的演唱藝術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