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學語言藝術研究

時間:2022-07-28 09:21:48

導語:高校思政課教學語言藝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政課教學語言藝術研究

摘要:網絡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的開展,面臨著更高的挑戰,如何更好地適應這一時代的特征,提升教學工作開展的實效性和質量效果,這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一方面問題。網絡時代為我們當前的傳播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變革,教師在展開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對于當前網絡時代下一些語言特點進行深刻的把握,更好的利用語言藝術來展開思想政治教學改變以往枯燥刻板的教學模式,讓思想政治知識成為大學生喜聞樂見和樂于接受的內容。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課;語言藝術

網絡化是當前時展的一個重要特征,這對于我們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網絡時代下,人們自身的思想觀念不僅在產生著變化,同時在交流和傳播過程中,語言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意識到這種變化對自身教學工作所帶來的影響,同時結合當前學生的特點,對于語言環境進行精心的組織,讓語言形式得到更好的創新,利用生動形象和多樣化的教學語言,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課的生動性和感染力。

1網絡時代下語言的變化

要想研究網絡時代下思想政治課教學語言的藝術,我們就必須要從網絡時代的角度,對于當前的語言特點進行分析。現階段,高校大學生本身主要是通過網絡對信息進行獲取,網絡已經成為他們非常重要的信息獲取渠道和來源。對于一些具體的新聞事件,學生們也會通過網絡中的微博、微信以及論壇等工具來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對于學生的表達習慣的調研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網絡時代下學生們語言使用特點的變化主要集中在語素、話題及內容幾個方面。現在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中,他們對于詞語的使用量變得更少,一些簡潔的動詞成為了他們更加主要的表達語言。例如,去、想、說、知道、喜歡、覺得、吃、讓等,這些詞語本身的使用量正在不斷上升當中。在表達自我的想法和意識的過程中,他們會從自己判斷和感想的角度進行表達,他們的語言具有較為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通過對于學生語言習慣的分析,也可以發現學生們本身在面對一些具體事件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處于一個多方的立場狀態下,他們對于外界信息有著強烈的了解需求,同時他們也愿意看到很多權威的新聞和見解。另外,對于廣大學生來說,他們的網絡化環境下,現實語言的表達特點也逐漸受到網絡化語言的影響,很多網絡詞匯的使用量正在不斷上升當中。通過對于學生語言表達情況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大學生他們本身具有較強的自我意志,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精神,他們在面對不同信息的時候,他們也有著自己獨立的判斷,他們愿意了解社會中的信息,同時也愿意在社會中表達自我。

2思政課教學中應用網絡化語言的必要性

對于當前網絡化時代下學生的語言特點和風格,我們不應該對于這些語言進行簡單的探討,并且將其視為簡單的習慣性的變化,而是應該深刻的分析這些語言變化背后所蘊含學生們心態的變化。只有更好地從網絡化的角度,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學語言進行調整,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好地認同學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才能避免出現文化隔離,失去話語權。對于現階段的高校學生來說,他們有很大一部分的社交關系都是通過網絡來進行建立的。這種是要管理,通過網絡也在快速傳播當中,很多相同興趣愛好和專業的學生,通過網絡來形成一個特定的團體,這個團體的緊密度也超過了以往的團體關系。例如,很多大學生在入學之前就會通過QQ群、微信群聊、本地論壇等進行交流,他們在入學前會在網絡上發表自己對于大學生活的看法,并且這些團體內的成員本身也通過網絡消除了現實的距離。他們在學校相遇之后,往往也會具有更多的話題。在網絡化的時代下,學生們本身溝通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不能適應這種變化,那么就很容易和學生出現脫節的情況,得不到學生的認同。

3思想政治課中語言藝術研究分析

第一,語言要時尚化。適應時代是網絡化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語言表達所必須要考慮的一方面內容。在新時期思想政治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對于馬克思主義思想進行充分的堅持,同時引入更加大眾化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語言藝術,在對于個人需求、經濟文化發展形勢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采取更加令人認同的方式來進行信息的傳達。要想達到這一方面的需求,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就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斷地進行學習和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語言本身所具備的時代性特征,同時從網絡時代化角度下,盡可能地利用一些大學生較為耳熟能詳的網絡流行詞語。通過這種方式的應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障礙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消除,并且進一步走近廣大學生的內心,更好地融入到大學生自身的生活世界當中。例如,在2011年,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同時舉行了本科生的畢業典禮,北大校長周其鳳在畢業致辭中用了“分數是浮云,不要傷不起”等網絡語言,獲贊幽默、親民:清華校長顧秉林模仿“凡客體”夸贊學生,“你們愛真理,也愛生活;愛機械制圖,也愛引體向上……”讓學生大呼過癮。通過這種網絡化的語言,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得到了更好的縮短,并且在這一特定時期環境下思想政治本身教育活動的開展,也能夠變得更加多樣化和通俗化。第二,語言要堅定化。在網絡時代下,外界環境信息繽紛復雜,學生本身很容易受到很多外界信息和思想的影響。很多學生自身的心態都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并且這些變化也呈現復雜化發展。網絡時代下學生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思想動態的變化情況,這都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更多的關注。而對于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來說,語言的傳播本身也是蘊含的價值觀的傳遞。其本身也包含著一定的價值觀內容,他們對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心理健康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網絡語言本身也具有娛樂性和易復制性的特點,他們本身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影響和滲透是不知不覺的。針對于這方面的影響,我們在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堅定基本原則,并且對于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進行傳遞,更好的讓語言成為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傳播載體。第三,語言要文學化。對于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的開展來說,其語言的運用也應該避免以往刻板的特征,應該適當的增加一些文學性的特征,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其語言的表達才能更加具有激情。例如,在對于主客體統一這個哲學原理知識點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蘇軾的《琴詩》來進行展現,讓學生意識到,要想真正的完成一首優美音樂的演奏,我們就必須從主體與客體的角度,進行相輔相成的演奏,這樣才能確保演奏的效果。再例如,《海上勞工》中展現了吉里亞特和狂風駭浪苦斗拼搏這樣的一個故事,這個文學作品本身,展現了廣大群眾自身的意志力和智慧,這也是人類偉大的奮斗精神的重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通過對于這些文學作品內容作為素材加以應用,可以很多思想政治知識和道理不知不覺地滲透出學生們的內心世界。這種文學化語言的應用,可以讓整個思想政治課教學活動的開展變得更加生動,同時學生本身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產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對于文學色彩的渲染上,也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應用,同時也要適度地進行把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第四,語言要人性化。空洞、說教、枯燥是廣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的一些傳統的看法和陳舊的標簽。針對于這方面情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就是要勇敢,了解網絡時代下學生自身的思考特點,并且,增加一些具有人情味兒色彩的語言內容,讓語言藝術呈現更強的人性化的特點。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可以得到更好的拉近,并且教師本身也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更多地將自身的人格魅力盡情展現,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語言藝術中對于人性化特點的應用,也可以提升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一些知識內容的說服力和魅力。在網絡時代下,很多新聞內容都會通過網絡來迅速傳播,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于這些新聞內容加以點評,利用人性化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自身更好的對于這些新聞,進行感受和理解。例如,當選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王寬,他為了撫養和資助老家的孩子們每天騎著自行車去茶館演出,早出晚歸。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利用人性化的語言,對于這些事件進行點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社會的正能量,讓他們得到教育和熏陶。

4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網絡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的執行者,他們自身工作的開展水平直接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效果。在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結合網絡時代假學生本身出現的變化和新的特點,更多的從學生的角度上,對于自身的語言進行調整,引入更多的語言藝術,爭取更多的教育話語權,得到學生的關注和認同,這樣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才能得到更好的配合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課本身也才能具備更強的感染力和魅力,讓廣大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課不是冷冰冰的陳舊內容,而是與時俱進的生動有趣的知識。

參考文獻

[1]董承婷.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語言藝術研究[J].時代教育,2015(7).

[2]王慧智.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語言藝術[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3).

[3]張巍.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語言藝術探討[A].第五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4]萬春林.網絡輿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5).

[5]王萍萍.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創新[J].經營管理者,2017(10).

[6]何祥林,丁玉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語言藝術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6).

[7]侯占英.語言溝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手段[J].語文建設,2012(10).

作者:程佳 單位:成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