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體播音主持語言藝術
時間:2022-11-17 08:38:06
導語:探析新媒體播音主持語言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藝術也在社會發展的浪潮中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如何提高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質量已經成為社會發展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本文在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了目前我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改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
一、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受到社會相關學者的關注,尤其是近些年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得社會中缺乏合理的語言溝通交流能力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在信息飛速傳遞的時代中,媒體傳播早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形式,在此基礎上,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語言藝術越來越受到各界學者的關注,在以往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語言藝術的表現形式也較為不同,播音主持者在這些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需要隨著時代而培育出屬于自身的播音主持風格,才能夠更好地促進自身播音主持語言藝術能力的提高。
二、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內涵及發展現狀
(一)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內涵。所謂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內涵,即在確保播音主持內容真實性的基礎上,播音主持者通過對于報道內容稿件的一些合理語言加工工作,借助相應的語言藝術形式,將報道內容更好地傳遞給受眾,讓受眾能夠良好地對報道內容產生有效的理解和認識。從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發展規律的特征而言,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內涵,即播音主持者能夠通過合理的語言藝術,使得報道內容符合新媒體多方共享的特點,從而讓播音主持的內容可以通過合理的語言藝術讓受眾有更好的理解和分析。(二)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現狀。從實際出發,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的現狀并不樂觀,各種新媒體、融媒體等傳播手段不斷發展,各種視頻軟件平臺不斷被開發出來,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為了滿足新媒體時代人們多樣化的需求、提升受眾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對于播音主持中的語言藝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傳播內容能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在語言藝術的使用上也要符合時代性、藝術性的特點。但從實際看來,目前我國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中依舊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播音主持報道內容缺乏真實性、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缺乏時代性等問題都是目前我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真實性難以確保,報道語言主觀色彩濃厚。從實際出發,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首先需要建立在報道內容真實可靠的基礎上,播音主持的內容一般以新聞報道為主,由此決定了播音主持者雖然可以通過語言藝術的方式對報道內容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但是其必須建立在播音主持內容真實的基礎上。反觀現在播音主持節目的現狀,一些播音主持節目為了保障其自身的收視率,不惜夸大其播音主持的內容,使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逐漸步入歧途,也導致了社會風氣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例如:在某一播音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其主持人為了吸引觀眾群體,提高播音主持節目的吸引性,刻意在節目中夸大節目報道內容,使得受眾對于播音主持報道的內容產生一定的錯誤認知,不利于受眾更好地進行事件的客觀性分析。(二)語言描述缺乏準確性、專業性,錯音問題依舊存在。播音主持語言藝術中的準確性、專業性及音正問題,依舊是目前我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播音主持作為一個能夠產生較大影響力的行業,其語言的表述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到語言的準確專業無錯音,需要在播音主持的報道中保障語言運用的合理性,尤其是相較于傳統傳播媒介的方式,播音主持行業能夠通過聲媒的手段來將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展示,對受眾的聽覺和視覺進行了兩個方面的調動,倘如播音主持報道過程中出現語言描述準確性、專業性不足的現象,很容易導致受眾對于所報道內容沒有產生合理的認知,甚至由于錯音問題,不利于受眾后期對于報道內容進行搜索查找。例如:中國電視臺某知名節目,經常合理地指出各地媒體在報道過程中產生的錯字錯音問題,其錯誤之多、之大令人汗顏,這也從側面展示出了我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中的不嚴謹問題。(三)語言藝術發展藝術性、創造性不足,語言傳遞能力不足。在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缺乏藝術性、創造性逐漸成為其自身與社會發展的一個矛盾性問題,從播音主持工作中的語言藝術特點以及播音學的基本規律出發,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發展需要其在保障報道內容真實性、時效性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用詞藝術創造,從而提升受眾對其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但從實際出發,國家對于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未能進行系統性的規范定義,使得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運用往往難以把握合適的度,其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運用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不利于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良性發展。例如:某播音主持節目借口以播音主持語言創造的理由,大肆進行播音主持內容的虛假浮夸,吸引受眾眼球,不僅使得受眾對于播音主持報道內容產生一定的錯誤認知,而且容易在社會上形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更有甚者以偏概全進行播音主持節目的報道,左右社會群體的輿論導向,使得受眾對于報道事件不能產生一個客觀的認知。(四)播音主持口語化問題依舊存在,缺乏規范性。眾所周知,我國社會早已步入分享性社)會,這也使得很多人喜歡追求一種共享性,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運用也尤其需要注意其在共享社會中的運用,每一次的播音主持對于主持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主持人都要非常謹慎地進行播音主持工作,以保障受眾能夠最大程度支持和接受節目,當然,實現這一目標并不簡單,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播音主持者通過一定程度上的口語化語言有助于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但是需要播音主持者具有過硬的語言藝術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很好地進行各種受眾反饋情況的處理,但從實際來看,往往采用口語化的播音主持藝術雖然可以拉近與部分受眾的距離感,但是對于整個節目容易產生不規范的問題,不利于播音主持節目更加規范地進行發展。
四、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優化策略概述
(一)加強報道語言正式化,提升語言專業性。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運用,首先需要做到的便是保障播音主持內容的真實性,不能夠運用語言藝術的方式來過分夸大內容的真實性,尤其是對于新聞類播音主持節目而言,進行語言藝術優化的過程中,切記語言辭藻失真,導致整個節目專業性、真實性缺乏,從而失去受眾基礎。例如:某一播音主持節目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進行了報道內容的浮夸宣傳,雖然短期內能夠使得受眾基礎擴大,但長期而言受眾對于其播音主持節目的內容真實性就會產生一定的質疑,從而導致受眾基礎減少。(二)合理進行語言藝術性創造,增強報道語言傳遞能力。在播音主持的實際操作中,優秀的播音主持者可以通過語言的藝術性創造增加播音主持節目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很好地增強播音主持節目的語言傳遞能力。例如:播音主持者可以事先對于播音主持內容進行一定的深層次剖析,從而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字正腔圓地進行內容報道,更能夠提出對于事件深層次剖析觀點,使得受眾對于播音主持的節目內容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受眾深思,吸引受眾的注意。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切記不可附加主觀意愿,應當從內容的客觀角度出發,讓受眾對于播音主持內容產生正確的理解。(三)正視語言錯音問題,保障語言準確專業。在播音主持的發展過程中,幾乎難以避免地會出現錯音的問題,首先播音主持者對于錯音的問題需要樹立高度的認知,只有正確認識到播音主持語言藝術中存在的錯音問題,才能夠保障播音主持者今后更好地避免犯同類的錯誤,而在正確認識到錯音問題后,播音主持者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無意識地進行語言的錯音糾正工作,從而使自己能夠在今后的播音主持過程中真正達到無錯音的主持效果,保障播音主持語言的準確專業。
五、結語
綜上,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不斷革新的語言環境對播音主持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加繁雜的形式。因此,播音主持者在新媒體的時代中,也唯有順應時代潮流,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其自身的語言藝術能力,促進整個播音主持行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洋.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6,2(6):151-152.
[2]郝麗娜.播音主持的語言藝術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7(17):117.
[3]計贏.淺談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性[J].傳播力研究,2018,029(17):157.
作者:馮興瑞 單位:楚雄州廣播電視臺
- 上一篇:試析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點
- 下一篇: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語言藝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