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藝術傳承保護措施
時間:2022-11-24 10:05:06
導語:篆刻藝術傳承保護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任何藝術形式都應當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都需要保持與時代的緊密聯系,加大人力、物力與財力的投入。篆刻藝術應當在繼承篆刻精神的基礎上與現代內容進行充分結合,積極運用現代材料反映時代內容,開發具有現代感的造型,采用先進的設計理念與制作方法,從而提高篆刻藝術的生命力,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讓篆刻精神發揚光大。本文探索篆刻藝術傳承與保護中遇到的問題,著力提出新時期開展篆刻藝術傳承與保護的有效工作方法。
關鍵詞:篆刻藝術;傳承保護;研究方法;優化措施
中國篆刻藝術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代表,它體現了人類的創造性天才,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歷史性和藝術性。中國篆刻經歷了三千余年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體系,形象地記錄了中國歷史發展變遷,真實記錄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民俗風情,生動再現了中國傳統哲學觀、審美觀與文人流派,具有極強的保護與傳承價值。篆刻藝術保護與傳承還要構建完善的體系,明確新時期傳承與保護工作的重點,進一步營造篆刻藝術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傳承保護篆刻藝術的重要意義
中國篆刻藝術起于先秦,興盛于秦漢,延綿至今,是書法與鐫刻藝術的結合體,融合了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篆刻的種類流派種多。種類上可以分為周璽印、秦漢官印和唐宋以來的私印等。流派主要由皖派、歙派、泗水派和粵派等,并且留下了眾多名家篆刻。篆刻藝術講究平衡,繼承了中國的陰陽哲學,強調保持平衡,力求在對比中實現和諧,充滿了中國傳承的哲學理念,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再現。篆刻藝術記載了漢民族的發展史,具有無可替代的歷史文化價值。它不僅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濃縮與展示,而且作品內容具有較強的時空間性,能夠傳遞出作者豐富的情感,具有小中見大的特征。隨著社會形態的多元化,中華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弘揚篆刻藝術有助于彰顯其文化傳播功能,可以起到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彰顯中華文化品格。
二、傳承保護篆刻藝術的基本原則
(一)有形化保護原則
篆刻藝術之所能傳承到今天并且不斷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篆刻藝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藝術性。為了促進篆刻藝術的發揚光大,還要采用“有形化”的保護理念,力求將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篆刻技藝更直觀的展示在廣大公眾面前,通過有形化的收藏,錄像或書籍等方式促進篆刻藝術普及,積極傳承篆刻藝術知識,從而獲得篆刻藝術的社會影響力,更好的滿足篆刻愛好者的需求。為此,應發揮主導作用,加強篆刻藝術品展示,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用于展示篆刻藝術、促進篆刻藝術普及的活動,形成良好的篆刻藝術保護氛圍。
(二)以人為本原則
為了促進我國篆刻藝術的繁榮發展,保證篆刻技藝的流傳發展,還要大力貫徹以人為本原則,高度重視做好篆刻家的保護工作。應充分尊重篆刻藝術家的意愿,積極組織一些篆刻藝術家樂于參與的傳承活動,強調以有效方式記錄篆刻藝術家的技藝,這樣才能讓經典技藝得以流傳,發揮篆刻藝術家重要作用。同時,還要了解當代人們的篆刻藝術需求,強調篆刻藝術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相結合,拓展篆刻藝術傳承方式,滿足人民群眾對篆刻藝術的現實需求。
(三)多樣性的原則
篆刻藝術保護應當建立篆刻文化的“基因庫”,強調做好各流派篆刻藝術的保護工作,應當高度重視將那些具有優秀的、原生態性質的篆刻藝術充分保護起來。尤其強調重視分析研究我國篆刻藝術流變現象,加強對各種與篆刻文化有關現象的保護。而且篆刻藝術傳承保護還要重高精品,充分挖掘不同歷史時期篆刻作品的藝術、文化與歷史價值,嚴格的落實篆刻藝術品的分級管理制度。篆刻藝術的傳承保護還要社會主體廣泛參與,不僅要發揮傳承人的作用,還要發揮科研機構、企業與其它社會機構的作用,積極推廣篆刻藝術。
(四)積極開發原則傳承保護
篆刻藝術還要具有社會化思維,強調廣泛的普及篆刻藝術,重視達到傳承保護篆刻藝術的普遍共識。應當大力在做好篆刻藝術保護的基礎上開發相關文化產品,重視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傳承展示活動,進一步將篆刻藝術普及到國內外。
三、傳承保護篆刻藝術的工作措施
(一)保護高齡藝術家與作品
篆刻藝術具有較強的文化與社會功能,這主要是通過優秀篆刻藝術家的作品和思想品格體現出來的。篆刻是集文學、美學與文字于一身的藝術,它是修身養性的重要載體,更是塑造人格精神的重要途徑。篆刻藝術的傳承與保護應當把篆刻藝術家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對成就的篆刻藝術家給予必要的人文關懷。例如,為了促進篆刻藝術的普及發展,可以定期舉辦篆刻藝術家作品的展示展覽活動,大力弘揚現代篆刻藝術家的作品。國家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對篆刻藝術家的調研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其藏品的保護與收藏,并且有計劃地進行搶救的保護。還要針對篆刻藝術家的相關經營活動給予必要的稅費減免政策,鼓勵篆刻藝術家開展篆刻藝術品的經營活動,減輕相關經濟活動的負擔。給予篆刻藝術家更多經費支持,讓篆刻藝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等。鼓勵篆刻藝術家到篆刻藝術產學研基地講學,發揮篆刻藝術家普及篆刻藝術作用。
(二)促進篆刻藝術廣泛普及
篆刻藝術的生存與繁榮發展應當與人民群眾保護緊密的聯系,只有促進大眾積極參與篆刻藝術的普及與推廣,才有賦篆刻藝術極強的生命力。應當促進大眾參與現代篆刻藝術的創新,強調在一系列的展示、展演或實踐活動中普及篆刻藝術的基本技法,組織開展多種民間篆刻交流活動。例如,引導大眾根據時代主題開展慶祝建黨百年、迎奧運等主題篆刻藝術活動,發揮篆刻反映現實生活的功能。能夠開發新型印材,例如,宣傳推廣玻璃微珠、纖維或新型石墨的篆刻活動。或者在一系列的社會活動中使用篆刻為形象特征的圖案或LOGO等。還要降低篆刻藝術的準入門檻,積極推廣一些簡易篆刻體驗活動。篆刻藝術傳承保護是一項持久的工作,需要篆刻藝術形成更廣闊的推廣路徑。
(三)開發篆刻推廣的新模式
篆刻的本質是設計,是以印章的形式展示漢字美,它不固定于具體的字體與材料,具有靈活的制作方法,而且具有較強的造型實用功能。每一個漢字與字體都有獨特的設計空間,都具有美化的功能。現代篆刻藝術的繁榮發展還要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強調基于互聯網+打造篆刻藝術繁榮發展的新平臺。例如,開發篆刻藝術的信息交流服務平臺,大力開展在線直播傳授篆刻技藝的活動,鼓勵網友在線學習篆刻藝術。構建網友與篆刻家在線交流的渠道。積極傳播篆刻藝術信息,及時通過互聯網傳播國內外篆刻藝術的重要時事新聞信息,促進篆刻迷了解相關信息。或者在線開辟網絡銷售平臺,將篆刻藝術與各種交通、文具、衣物相結合,借助“互聯網+”渠道促進篆刻藝術實現多元化的發展。
(四)發揮政府扶持促進作用
政府在篆刻藝術發展中應當起到主導、扶持和促進作用。強調構建依托政府專門機構的篆刻藝術傳承保護工作體系。首先,政府應當根據篆刻藝術的基本情況擬定篆刻藝術發展規劃,加強相關資源的配置,構建篆刻藝術發展主導體系,積極出臺扶持政策,充分給予財政資金支持,組織開展一系列的篆刻藝術實踐活動。其次,基于政府構建篆刻傳承保護體系,在各地文化主管部門主持下發揮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作用,大力挖掘保護篆刻非遺項目,組織開展各類型的篆刻技藝學習活動,積極開展篆刻藝術的搶救性保護工作,大力扶持篆刻技藝傳承人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第三,積極通過行政管理、市場化建設、推動科技研發促進篆刻藝術產品問世,在政府主導下促進篆刻技藝傳承人與企業形成互動有機整體,構建良好的篆刻藝術的傳承系統。
(五)大力鼓勵支持印社發展
我國在20世紀初涌現出一批印學組織,例如,較為著名的西冷印社,它由浙派篆刻藝術家吳隱、丁輔之等人發起創辦,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中國篆刻藝術院也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篆刻藝術人才。此外,我國還有北京印社、滄海印社、山東印社等,這些印社極大地推動了篆刻藝術,起到了篆刻藝術傳承保護的作用。應大力支持印社的發展,通過印社構建篆刻藝術的平臺,發揮印社在篆刻文化中的權威引領作用,更好地把握中國篆刻文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駱芃芃.在娃娃心中刻下一枚“中國印”[N].美術報,2019-03-16.
[2]侯勇.中國篆刻的世界級“非遺”屬性[J].中國篆刻,2018(02).
[3]駱芃芃.當代篆刻藝術發展的新趨向及展示方式的當代轉型[A].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文化總會.文脈詩心:第七屆兩岸漢字藝術節演講文集[C].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文化總會:中國藝術研究院,2016.
[4]駱芃芃.古道新風歷久彌新——走向21世紀的中國篆刻藝術[J].世界知識畫報•藝術視界,2011(04).
作者:曹珈鳴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 上一篇:外傷后影像學陰性截癱診治探討
- 下一篇: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