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實踐性教學模式探析

時間:2022-01-25 10:25:35

導語:大學語文實踐性教學模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語文實踐性教學模式探析

[摘要]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為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達到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標,濰坊科技學院從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入手,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項目教學、情景教學、小組討論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實踐性教學模式融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

[關鍵詞]應用型院校;大學語文;實踐教學

大學語文是一門以人文教育為核心,融語文教育人文性、工具性、審美性于一體,為培養學生人文綜合素質和漢語實踐能力服務的公共基礎課。“其旨在幫助大學生從審美建構人類靈魂的角度來認識生命價值,從現實生活與社會文化認知的角度來實現自我價值,從閱讀與寫作能力提高的角度來展示創造價值”[1]。大學語文的教學要體現素質教育與語言能力并重的思想,教育部《大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2]在大學語文的日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覺加強文化修養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成為大學語文教師的重點研究內容。濰坊科技學院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為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達到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從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入手,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了項目教學、情景教學、小組討論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實踐性教學模式融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改革。

一、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探析與實踐

(一)項目教學的探析與實踐。項目化教學的理論來源于建構主義和實用主義,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模式,即將一個或若干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予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收集、方案設計、項目實施,都由學生完成,教師負責指導、咨詢、答疑[3]。濰坊科技學院在2016年啟動項目教學改革,目的在于將教學內容融入項目中,讓學生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切實學到知識,提高實踐能力。我們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組織了多個不同的項目教學,比如在寫作課中,組織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幾個學生一組,寫一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巨大變化的調查報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經過深入的調查了解后,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共同完成調查報告,在課堂上讓每個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根據社會實踐寫的調查報告和PPT,讓學生組成評委評分。為了更好地完成這次項目,小組成員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對于不明白的調查報告的寫作注意事項,學生都會主動通過查閱資料解決。通過親手撰寫報告,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格外扎實,收到了比單純老師課堂講解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提升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我們舉辦了詩詞朗誦比賽,教師和學生一起制訂評比標準,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小組成員自己選詩詞,自己選擇合適的背景配樂,豐富朗誦的形式,形成每個小組不同的風格,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文學作品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參與這個比賽,對詩歌朗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背誦了許多平常學習中不會背誦的詩詞,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幾項項目化教學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了以教師教學為中心向學生自覺學習為中心的轉變。應用型高校要重視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項目化教學就非常適合用來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在項目化教學中由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安排和指導,學生為了完成項目,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學習,成為學習的主角,在這樣的學習主戰場,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寫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二)情境教學的探析與實踐。情境創設是教師結合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刻意營造一種課堂氛圍,以達到既豐富體驗、陶冶情操,又通過情感參與、感性體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4]。我們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設置模擬情境,進行換位思考,扮演劇中角色,創設切合課文內容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創設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時,我們主要采用了五種方法,一是創設導語情境,在上課前,引用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章,營造氛圍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創設音樂情境,根據所學的課文內容播放適當的音樂,再加上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營造濃厚的音樂情境;三是創設空間情境,在教室黑板報上開辟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專欄,在墻壁上張貼相關的圖片和文字材料,營造相應的文化氛圍;四是創設課件情境,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將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直觀有效地呈現出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體會人文精神的內涵;五是創設影像情境,制作大學語文專題教學錄像或選擇相關的經典影視資料給學生播放,讓學生身臨其境,直觀地感受文學的美妙。比如在《茶館》的教學中,我們采用模擬創設環境,讓學生表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置身其中,扮演熙熙攘攘的茶客,模仿三教九流的舉止,深刻體會老舍先生所說的“大茶館,小社會”。在課前我們選擇了戲劇沖突較為強烈的片段“太監娶老婆”讓學生排練,在排練前指導學生準確把握每個角色的定位,理解角色的處境和思想,盡量還原當時的社會風貌。在課堂表演中學生們不負眾望,每一個人都融入角色,表演得非常投入,為大家呈現了一場戲劇盛宴,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使學生們對課文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有了一個非常直觀而深刻的理解。又比如在《品說三國人物》的教學中,配以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主題音樂和經典片段,讓學生感悟到鮮活而具體的歷史人物形象。再比如在講述杜甫的《望岳》時,借助音頻和視頻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示泰山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圖片,營造良好的氛圍,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三)小組討論教學的探析與實踐。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對某一問題的理解,我們經常進行小組討論教學,把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就某一問題展開研討,發揮集體學習的優勢,小組之間組織辯論,設定正反辯題,讓學生分成兩方展開辯論,通過思想和語言的交鋒、碰撞產生智慧的火花。學生在辯論過程中搜集相關資料,抓住對方的弱點給予反駁,這種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既可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又可提高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比在課堂上通過聽老師宣講獲得的認識深刻得多。比如在上作品賞析課時,拿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和的《卜算子•詠梅》進行對比和分析,教師針對這兩首詞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啟發學生去思考、發言、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積極創新思維。比如在《論語三則》的學習中,讓學生深入討論《論語》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自覺主動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比如在《兼愛(上)》的學習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深入討論對墨家“兼相愛、交相利”思想的理解和看法,深入研討“兼愛”思想在建設現代社會中的現實意義。比如在《關山月》的學習中讓學生討論陸游與辛棄疾在愛國思想方面有哪些共同之處。比如在《懶惰哲學趣話》的學習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辛勤工作與享受人生展開辯論,通過辯論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在小組討論和辯論中對文章的觀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提升了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四)案例教學的探析與實踐。在教學中引入案例分析式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的理解更加直觀、更加真實,讓學生覺得學習的知識有切實的用處,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實際的寫作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們在寫作的教學中,全部采用案例教學,每學習一種文體的寫作,都向學生展示真實的作品,特別是應用文寫作,向學生展示學校或公司實際印發的文件,對學生進行寫作的案例分析。比如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指導學生撰寫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的請示、通知、各項活動方案,制作成模擬文件,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應用文寫作就在身邊,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學習到應用文寫作的知識和技能。在普通話知識、說話的學問、演講與口才、職場口才的教學中,設立引導案例,通過實際案例,讓學生直觀了解聽說基本知識的重要性。比如在演講與口才的教學中,我們引導學生學習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的獲獎演講《作家的孤獨巔峰》。這篇演講雖然語句寥寥,但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全篇語言平實樸素,感情真摯,毫無故作姿態。通過分析這個案例,讓學生學習理解演講的特點和表達藝術。

二、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效果評析及改進對策

為了了解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推動實踐性教學改革,濰坊科技學院進行了實踐性教學改革調查問卷,對實踐性教學效果進行評析,提出進一步深化實踐性教學方法改革的措施。(一)調查時間對象及方式。各二級學院大一至大四在校學生849人,采用網上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發出調查問卷849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849份。(二)調查結果分析。本次問卷共有40個題目,其中39個選擇題,1個開放題。認為教師經常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學生占48.65%,各院系比例為:教師教育學院50.91%,化工與環境學院54.84%,工商管理學院40%,外語與旅游學院87.5%,士官學院54.35%,汽車工程學院50%,機械工程學院75%、經濟管理學院59.38%,建筑工程學院17.75%,藝術與傳媒學院69.41%,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58.33%,賈思勰農學院75%。項目教學滿意度:教師教育學院90.91%,化工與環境96.78%,工商管理學院54.81%,外語與旅游學院100%,士官學院68.57%,汽車工程學院81.25%,機械工程學院85%,經濟管理學院75%,建筑工程學院43.15%,藝術與傳媒學院89.41%,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83.33%,賈思勰農學院75%。認為經常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比例是:教師教育學院74.56%,化工與環境學院89.2%,工商管理學院47.86%,外語與旅游學院86%,士官學院76.72%,汽車工程學院57.5%,機械工程學院89%,經濟管理學院67.66%,建筑工程學院45.68%,藝術與傳媒學院84.12%,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68.86%,賈思勰農學院63.67%。情境教學滿意度:教師教育學院83.82%,化工與環境94.55%,工商管理學院70.74%,外語與旅游學院100%,士官學院88.12%,汽車工程學院86.45%,機械工程學院90%,經濟管理學院88.75%,建筑工程學院76.15%,藝術與傳媒學院93.34%,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86%,賈思勰農學院80%。認為經常運用小組討論教學法的比例是:教師教育學院54.55%,化工與環境學院87.1%,工商管理學院37.78%,外語與旅游學院75%,士官學院56.52%,汽車工程學院37.5%,機械工程學院70%,經濟管理學院47.66%,建筑工程學院15.38%,藝術與傳媒學院74.12%,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38.89%,賈思勰農學院33.33%。小組討論教學滿意度:教師教育學院81.82%、化工與環境93.55%,工商管理學院60.74%,外語與旅游學院100%,士官學院68.12%,汽車工程學院81.25%,機械工程學院90%,經濟管理學院68.75%,建筑工程學院46.15%,藝術與傳媒學院89.34%,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75%,賈思勰農學院75%。認為經常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比例是:教師教育學院67.27%,化工與環境學院96.77%,工商管理學院49.63%,外語與旅游學院87.5%,士官學院57.25%,汽車工程學院37.5%,機械工程學院75%,經濟管理學院62.5%,建筑工程學院20.12%,藝術與傳媒學院74.12%,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58.33%,賈思勰農學院50%。案例教學滿意度:教師教育學院90.91%,化工與環境100%,工商管理學院59.26%,外語與旅游學院100%,士官學院68.84%,汽車工程學院87.5%,機械工程學院90%,經濟管理學院76.57%,建筑工程學院44.38%,藝術與傳媒學院90.58%,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86.11%,賈思勰農學院74.98%。對二級學院實踐教學氛圍,老師和學生都很重視的比例為:教師教育學院87.27%,化工與環境學院96.77%,工商管理學院60%,外語與旅游學院91.67%,士官學院82.61%,汽車工程學院87.5%,機械工程學院85%,經濟管理學院76.56%,建筑工程學院60.95%,藝術與傳媒學院31.76%,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83.33%,賈思勰農學院91.67%。對所在學院本課程實踐教學的滿意程度為:教師教育學院89.09%,化工與環境學院93.54%,工商管理學院54.07%,外語與旅游學院91.66%,士官學院68.85%,汽車工程學院87.5%,機械工程學院85%,經濟管理學院71.87%,建筑工程學院81.06%,藝術與傳媒學院81.18%,中印計算機軟件學院77.78%,賈思勰農學院83.33%。(三)對實踐性教學改革的改進建議。在開放性問卷中學生們對實踐性教學改革提出了建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提議加大實踐性教學改革力度,多開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實踐課程,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拓展課外知識,老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多增加一些學科類的競賽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多提供有相關項目實施方面的資料,聯系實際情況講解案例,加強過程指導,注重實踐教學質量,多組織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開拓課外知識,豐富上課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三、結語

大學語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語言文字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根據所學課程內容的不同,通過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情景教學、小組討論教學和案例教學,增強大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應用性,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有利于鍛煉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專業課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步高,丁帆.大學語文[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李莉.實用大學語文[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3]顧春花.高職大學語文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探索[J].語文學刊,2016(12):108-110.

[4]徐紅.大學語文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探究[J].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6(12):8-10.

作者:范紹利 單位:濰坊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