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題教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07 03:56:00
導語:閱讀題教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
一、教材分析編者在六年制小語第七冊每個基本訓練中都安排了一道閱讀題。這冊基礎訓練1——4共有四道閱讀題,具有如下四個主要特點:其一聯系緊密。縱觀六年制小語教材中的閱讀題就會發現編排是圍繞訓練重點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每組基礎訓練中的閱讀題既是前組基礎訓練閱讀題的繼承和發展,又是后組基礎訓練閱讀題的鋪墊和基矗第七冊基礎1—4中的閱讀題可分為兩類。第一、二組的閱讀題為一類,側重自然段的訓練。要求學生運用在三年級所學的自然段的概念,連句成段的規律,以及概括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的方法,以此為認知停靠點作為四年級學習的起點。第三、四組的閱讀題為一類,側重意義段的訓練。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之下,主要借助“提示語”和“問答”輔助工具,給短文分段,并能說出意義段的意思。這樣自然地引導學生步入到四年級閱讀題訓練要求的軌道上來。注重了訓練內容的連續性和繼承性,為學生學習新內容鋪設了認知起點。其二,獨立成體。閱讀題置于“聽話·說話”之后,“作文”之前,以“閱讀”題型的形象呈現于學生面前。內容包括短文和思考題,具體表現形式為“認真閱讀→想想→說說”,學生通過讀短文,想問題,說閱讀收獲,從而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獨立閱讀能力。其三,思想性強。編者根據“文道統一”的原則,非常注重短文的思想性。如基礎訓練1中的短文所寫的國旗班的戰士為了天安門廣場的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付出的辛勤勞動,基礎訓練2中的短文所寫的花生花沒有一朵“空花”及其不愛張揚,默默地貢獻千千萬萬顆花生的品性,對學生的思想起了熏陶作用。其四,暗示學法。如前所述,每個基礎訓練閱讀題,都以“認真閱讀→想想→說說”的模式呈現,這就揭示出學生學習短文的三步曲,即讀、想、說。并且“閱讀”二字的前面冠有“認真”二字,這在三年級的閱讀題中是不曾有的。這就要求學生調遣自己原來所學的閱讀知識來同化或順應新知識,吸收到自己的認識結構之中,以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二、教學建議根據閱讀題之特點,筆者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1.瞻前顧后,明確任務。閱讀題科學地配置在各個基礎訓練之中,構成一張縱向聯系網。每個閱讀題是這聯系網中的一個結,每個結都有每個結的作用,缺了一個結,這張聯系網就會破,致使學習之魚漏掉。教師應按照教材內容安排本身的序,作為訓練的綱。同時弄清每個閱讀題在教材中的地位,以掌握其應達到的訓練度。如第二組中的閱讀題,雖然是復習三年級所學內容,起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但它與第一組閱讀題相比,要求就高些,它不再提醒學生在理解每句內容的基礎上概括段意,而是直接要求學生“每讀完一個自然段想想這段主要講的是什么”。這里并不是說不要這個概括段意的基礎,而是在這里明確暗示這一概括段意的基矗編者這樣安排,為學生的頭腦騰出了一個空間鋪墊第三組閱讀題的“分段”基矗。
2.把握整體,科學訓練這里的“整體”是指每個閱讀題的全部內涵,它包括閱讀短文和思考題兩大部分。訓練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把握這個整體,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偏頗。學生看到閱讀題往往不看思考題,而是注意短文,對短文的內容極感興趣,讀完短文后不能理想地回答思考題,這就要求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按照思考題中要求的“讀→想→說”三步研讀短文。運用查字典,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生詞,學習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訓練時注意給學生相應的時間,既重視閱讀的“結果”,又重視閱讀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暴露閱讀思維過程,從而展示思考軌跡,切忌急于求成,將答案和盤托出。
3.文道結合,滲透德育。基礎訓練中的閱讀短文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思想性非常強。根據“文道統一”的教學原則,教學時應注意滲透思想教育。第一組基礎訓練中的短文,作者從升旗時間的掌握和升旗形象的樹立,充分說明了國旗班的戰士為了“兩分零七秒”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教學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讀思,在文中找出國旗戰士為了掌握升旗時間,付出了怎樣的勞動。這時相機對學生進行愛人民教育。教學第二組教材中的閱讀題,則可通過引導學生說出“我”為什么喜歡花生花,對他們進行人生觀教育,使其做一個雖默默無聞,但對人們有用的人。學生通過學習第三、四組教材中的閱讀題則可增強愛科學的興趣,激發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強化自學,培養能力編者的意圖是借閱讀題增加學生閱讀訓練的機會,培養和提高其獨立閱讀的能力。我們將第六冊與第七冊閱讀題的具體要求相比較,就會發現后者的開頭有“認真”二字,充分體現了“大綱”的精神。小語“大綱”明確規定四年級學生能借助工具書自學課文,并了解其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能力,教師必須注意三點:其一注重嘗試教學。遵循“嘗試閱讀→評價點撥→獨立閱讀→總結評價”的思路教學。首先要求學生認真審題、讀文,接著教師評價,同時適時點撥,然后要求學生獨立閱讀,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這種教學思路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其二,強調讀思結合。閱讀即思考,這是現代閱讀學的觀點。古人亦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充分說明了讀思結合對獲得知識的重要性。所以在具體閱讀題教學中,教師應著力培養學生的“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其三,適時揭示方法。在閱讀短文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和閱讀方法是閱讀題教學的終極目的,所以教師必須在引導學生理解短文內容時隨機講明閱讀方法,以便指導其閱讀,提高其閱讀效果。
- 上一篇:材料議論文審題研究論文
- 下一篇:立體式語文學法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