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思維訓練探析

時間:2022-09-04 04:48:05

導語: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思維訓練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思維訓練探析

摘要:語文教育的作用,就是讓學生學會用漢語言文字準確流暢地與他人交流。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語文教師要重視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其形成思維能力,構建思維體系,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教學方法角度探索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

關鍵詞:高中語文;思維訓練;問題教學;單元教學;對比教學;合作探究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組織思維訓練活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能夠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探索課本知識,發現其中的邏輯,并因此形成語文能力。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是語文教師需要突破的難題,本文就此進行探究。

一、問題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敏度

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鼓勵學生自主研究,分析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并由此形成思維能力[1]。以《再別康橋》為例,這首詩描寫了康橋美景,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依戀之情,學習后要求學生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形成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詩歌的情感、意象、韻律進行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詩歌內容,探究其意境,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真正理解詩歌內容[2]。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學習,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作為訓練學生思維的憑借,如:1.作者再來康橋、再別康橋時,景色發生了哪些變化,情感又發生了哪些變化?2.詩中哪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康橋深深的熱愛?3.詩人對康橋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給讀者呈現了一個怎樣的意境?4.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情感想要表達?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詩歌,探究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達成了思維訓練的目的,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單元教學,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實施單元教學有助于學生在一段連續的時間內系統完整地學習某一方面的語文知識或技能。教師可以將單元作為整體,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組織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構建系統完整的思維體系,以此提高思維訓練的效果。單元教學有助于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運用知識,在發展智力的同時培養能力。以《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綠記》這三篇寫景散文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單元教學方式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掌握寫景散文的寫作方法。第一,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了解三篇文章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并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可以讓教師知道自己該教什么,學生該學什么。這三篇文章雖然都是寫景散文,但是表達的情感不同,教師可以據此設計教學目標。第二,制定教學目標。目標一:自主預習,了解課文內容;目標二:結合以往閱讀經驗,分析課文寫景的方式與角度,并對寫景內容進行辨析,探究作者情感;目標三:摸清三篇文章的情感變化,并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進行分析。第三,實施教學策略。當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后,則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探究文中的美景、美情,感受文本的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當學生探究完畢后,教師就可以總結這三篇文章中的不同情感。[3]第四,分享學習成果。單元教學后,教師讓學生展示自主閱讀學習成果,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與其他同學分享。所有同學展示并分享完畢后,由教師總結單元學習方法以充實結論,再補充一些學生討論沒有涉及的內容,對結論進行充實。第五,進行教學評價。單元教學后的教學評價必不可少,這是對學生思維方法的肯定,對促進學生成長大有裨益。

三、對比教學,培養學生辨析思維

在思維訓練中運用對比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形成辯證思維。比如,學習《師說》這篇課文時,教師可用荀子的《勸學》導入,促使學生思考古人對于學習的見解?!稁熣f》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與《勸學》中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表達不同,闡述的道理卻是相似的。[4]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放飛想象,討論不同的觀點,從而深化認識。教師首先這樣導入:“同學們,此前我們已經學過《勸學》這篇文章,對于古人怎樣看待學習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同樣是闡述對于學習的看法,《師說》與《勸學》有什么異同呢?”學生討論后答:“這兩篇文章闡述的都是學習的道理,都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苯處熇^續引導:“沒錯,那么兩篇文章的觀點是否相似?”學生答:“《勸學》是從第三人稱的角度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師說》則從第一人稱的角度分析了從師的重要性。”在課堂總結時,因為學生已詳細對比了兩篇文章的異同,因此教師重點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對于學習的新看法。學生們結合以往的學習經驗與生活經驗,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p>

四、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促使學生多維度思考問題,深入挖掘課文內容,鞏固所學知識,可以收到很好的課堂效果。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大膽發表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于學生的認識基礎和思維深刻程度不同,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層次之分。合作探究學習可以使學生互相啟發,發散思維,從而培養其良好的思維習慣。運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為其分組,并下發學習任務,讓學生自由且有目標地討論,長期堅持,可以整合學生思維,提升其學習能力。例如,學習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這篇文章在今天的現實意義,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拿來主義在當時社會與現代社會的不同表現,并探究文中的“拿來主義”究竟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收集與“拿來主義”有關的文化現象及相關學說,并討論如何對待“拿來主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學生借鑒他人學習的好方法,融合后為自己所用的例子,讓學生思考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這一行為是好還是壞,并將生活經驗遷移到課堂學習中,討論文中“拿來主義”的真正含義。合作探究學習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5]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還有助于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深入探究,最終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

總的來說,教師要與學生全力配合,共同營造優質的教學環境,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重視思維習慣的培養,促使學生形成思維能力,構建思維體系。這將不僅使他們更明白學習的意義,也將使學生在開拓未來時更加堅定。

參考文獻:

[1]洪幀.激活寫作思維提高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寫作思維提升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20(2).

[2]張江濤.開發資源、個性閱讀、讀寫結合———新課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

[3]毛剛飛.從新課標的五個維度來觀照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形態的轉型[J].語文教學通訊,2019(12A).

[4]趙軍帥.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文言文翻譯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22).

[5]張小梅,賈瑛.淺談高中語文學科生涯規劃滲透的特點及教學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9(11).

作者:汪建德 單位: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