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研究
時間:2022-01-06 10:11:34
導語: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學生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是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為達成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高中語文教學應承擔起人文教育的重任,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我國優秀文化的深刻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更好的完成學習的銜接與過渡。本文分析茶文化在語文教育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并提出具體應用的方法和對策,以期強化學生文化認知,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傳統茶文化;高中語文;銜接教育
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已經從文化領域中脫穎而出,深深的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憑借自身存在的物質和精神特性,為學生學習和體會茶文化提供一定的契機。高中語文作為人文學科,教學內容與我國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在新的教育目標下,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目標的提出,要求語文教學內容要進行進一步的擴展,利用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茶文化,通過茶文化和語文教學內容的融合,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精神狀態,并在茶文化的引導下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以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能力發展狀況,迎接全新的挑戰,幫助學生更快速的完成學習過渡,為后續的學習和發展鋪墊文學上的功底。
1傳統茶文化在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中的作用
1.1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擴展學生文化視野
我國作為茶文化的發源地,在歷史不斷發展中,茶文化憑借自身獨特文化特色,吸收著各類文化的精髓,并將社會生活元素融入其中,使茶文化與大眾生活有著密切關聯,成為傳統文化的代表,是我國文化的重要象征。從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情況來看,茶文化和高中語文教學的融合,能夠豐富語文教學內容,對于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擴張學生文化素養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具體而言,茶文化中包含的文化知識和人文精神,具有多樣化的表現形態,它與語文這類文學科有著一定的契合度。挖掘茶文化中的特色文化知識,應用到語文講解中,可弱化人文知識的理解難度,增加教學實效性。同時,以特色茶文化來展示我國傳統文化的先進性,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可在茶文化中多方位了解文化傳統,形成一定的文化信心和認同感。通過系統化的教育,學生認識到自身承擔的文化傳承責任,可在后續的學習中,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文化學習,逐步向高等教育要求向靠攏,滿足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的目標。還能在后續的學習中,發掘茶文化特色的魅力,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而言,只有青年學生認識到其重要性,才能促進茶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可持續發展,保障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穩定。
1.2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為后續的學習奠定良好根基
教育深化改革下,對于人才的培養教育領域提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高中語文作為人文類學科,承擔著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任。但是在學生升學的壓力下,語文教學內容的應用容易存在功利化傾向嚴重的問題,難以深度挖掘其在人文素養培育中的作用和價值,造成高中生自身綜合素養發展不完善,學習過渡上存在一定的問題。為消除這種現象,以我國特色的茶翁呀為教學資源,發揮其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作用,改進學生思想和品質上的不足,為學生后續的發展和教學銜接奠定良好的根基。茶文化具備的物質形態,可在課堂中營造寧靜舒適的教學氛圍,學生通過品茶和飲茶消除內心的浮躁不安感,獲得身心的寧靜。同時飲茶習慣的形成,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的保障。而茶文化存在的豐富文化內涵,可借助儒家教育思想,立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在語文知識講解和應用中,增加學生對茶文化的理解,使學生看到茶文化獨特的魅力,并受到其影響,形成修養身心和塑造良好品質的自覺性,在文化的引導和熏陶下,逐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和道德水平,為后續參與高等教育鋪就良好的文學基底。
2傳統茶文化在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中的實踐問題
2.1缺乏人文性教育
在高中語文教育實施中,依據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的思想,立足于我國文化體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精髓,將這些內容融入到語文學科中,并與語文信息實現融合,以文化為引領,加強學生的文化教育,增強學生語文人文性教育成果,進而達到高中語文學科育人的性能,也增強高中語文學科文化傳承能力。但從當前高中語文實施現狀看,缺乏人文性教育實踐,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實施中,較為關注語文課程內容傳達,未能夠以語文信息引入其他學科及文化信息,使語文內容傳達單一性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人文性教育,更不利于學生素質發展。
2.2教學方法單一
語文肩負茶文化精髓弘揚與傳承的重則,教師依據語文教學的特性及意義,依據學生成長需求,深入挖掘茶文化信息,可助力于語文教學良好的實施,使學生在語文教學平臺中獲取茶文化信息,增強學生對茶文化的認知,也培養學生茶性,提升學生人格品質。但在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由于存在語文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學生對語文與茶文化精髓信息學習力度與積極性不高。例如:部分教師在茶文化與語文信息融合傳遞中,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很少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影響到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解析能力的培養。
3傳統茶文化在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中的實踐方向
3.1理論與實踐統一性
傳統茶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會貫通,應重視語文教學的改革,使其向理論與實踐教學統一性方向進程,從而使傳統茶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體系中。相對于傳統的語文學科教育模式存在理論與實踐教學銜接不足問題,部分教師關注學生理論信息傳達,但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性發展,與素質教育理念背道而馳。而踐行素質教育理念,促進茶文化融入到其中,為學生開展理論與實踐銜接的語文教學體系,以文化教育為導向,助力于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創新。例如:以茶文化與語文信息的融合模式,設計茶文化主題活動,引領學生獲取語文與茶文化信息,并實踐語文與茶文化信息。
3.2人本化
高中語文教學的主體為學生,而將茶文化融入到其中,應遵從學生主體學習需求,開展高中語文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融入到其中,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成果,進而達到高中語文教學實施的有效性模式。例如:針對學生群體存在的差異性,依據學生發展需要,設計語文教學活動,包含分層次教學活動、探究性教學活動、合作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其中獲取語文知識與茶文化,從而增強學生人文素養,彰顯茶文化在高中語文融會貫通實施的意義。
4注入傳統茶文化精髓優化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的有效對策研究
4.1利用現代技術手段的創設茶文化教學情境,營造濃厚茶文化教學氛圍
在全球信息化建設背景下,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已成為現代人日常工作、生活、學習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為改變傳統生活方式、學習途徑與工作模式等提供了重要機遇。同時,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茶文化,將茶文化滲透與高中語文教學中,貫通銜接教育等也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此,為真正將傳統文化精髓融入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中,應積極利用現代技術手段,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內容與貫通銜接教育目標,積極創設融合茶文化元素的真實教學情境,營造濃厚茶文化學習氛圍。讓學生形成對茶文化系統的認知,以及對教學內容的融匯貫通,從而使高中與大學語文有機的銜接起來。例如,在教學《老人與?!愤@一課時,教師可事先分析教材內容中與茶文化息息相關的教學重點和知識點,并結合茶文化教育元素,將教學內容設置為5~10分鐘的教學微視頻,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在課堂中進行播放。并引導學生一邊觀看教學微視頻,一邊做到以情感悟,深入細致的閱讀與體位這些情節中的茶文化精髓,進而培養自己的人文素養。比如,故事主人翁“老人”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與茶文化精神息息相關,“老人”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同樣也是茶文化體系中孕育的精髓所在。然后,在觀看完教學視頻后,高中語文專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中的相關信息,與學生形成有效互動,通過結合茶文化元素,以情節在線、情節模仿、角色扮演等學習形式,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情感的升華,以及對茶文化的認知。最后再通過組織班級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各種茶文化活動,比如茶詩會、茶文化討論、茶文化征文等,鼓勵學生深入探討“老人與?!惫适轮魅宋痰牟栉幕?,交流彼此意見和看法,從而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學生今后語文專業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真正做到高中語文與大學語文有效銜接。
4.2圍繞教學內容導入有關茶文化的教學案例,進一步深化學生學習效果
茶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強的拓展性與教育性,幾乎可以滲透到任何文化角落。這便意味著傳統茶文化的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進入人文世界中的道路。因此,在展開語文教學時,可通過圍繞教學內容導入有關茶文化的教學案例,來加深學生對茶文化精髓的認知,確保其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更加透徹。比如,在教學《師說》這篇古文時,可通過導入“韓愈茶”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通過對文學家韓愈的了解和認識,更進一步的認識到茶葉的功效不僅是味道香濃、沁人心脾,更是具有一定治病、提神的功效。另外,在教學陶淵明的《歸園田居》這一課時,也可通過為學生詳細說明陶淵明老先生淡然出世的精神與情懷,與苦茶一般安然與世無爭。并指出通過飲茶可形成寧靜和諧的心態,來細細品味人生,在寧靜的狀態下進入思考,感知自身與世界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精髓能夠帶來的靜思狀態,從而更加細膩深刻的去重新審視自己、審視這個生活的世界。
4.3通過加強理論聯系實踐開展茶道實踐活動,增強學生與茶文化的感悟交流
素質教育理念中提出的“以生為本,因材施教”與“理論聯系實踐”教育目標,是深化傳統茶文化精髓在高中語文中的滲透,推動高中語文真正做到貫通銜接教育的重要措施。為此,語文專業教師應注重加強理論聯系實踐,積極開展多樣化的茶道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茶道實踐活動,與茶文化展開深刻的感悟交流,從而真正從茶道中獲得自我提高、精神充闊的寶貴文化傳承,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此過程中,可通過定期組織開展茶話會、茶文化寫作、撰寫茶文化文章、種茶、采茶、品茶等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實踐對茶道獲得更深一步的了解,明確以茶會友的禮儀、品茗的細節。并通過參與此類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茶文化積累,加深對茶文化的深刻理解與認識,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語文積累前后連貫起來,從而體現語文學習的貫通與銜接。另外,語文教師應發揮自身引導者作用,為學生傳授一些相關茶文化的內容,比如著名話劇《茶館》,讓學生通過觀看此話劇,對里面發生的故事進行模仿剖析,從而品味發現傳統茶文化同現實生活間的差異,共同探究中華茶文化內涵所在。
5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發展條件下,高中語文與茶文化內容的銜接,不但可充實語文教學內容,還促進茶文化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的傳播,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現代化發展。面對這種優勢,高中語文應突破以往應試教學的限制,認識到教育銜接的必要性。在課堂中挖掘茶文化存在的人文價值,并將其與語文閱讀內容融合,使學生多角度了解我國文化的先進性,減低學生理解和記憶的難度。同時,激發學生文化傳承的意識,在后續的學習中能夠保持主動,承擔文化傳承的重任,為達成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夏陽陽.注入傳統茶文化精髓優化高中語文貫通銜接教育的探析[J].福建茶葉,2021(05):243-244.
[2]靳峽.研究導向型教學的“中國茶文化”課程教學創新實踐[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發現》雜志社.第十八屆中國科學家論壇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發現》雜志社: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2021:423-428.
[3]朱宇博.茶文化翻譯中的文化缺省與補償策略研究——以《飲茶史話》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11):29-30+132.
[4]董晨燕.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C].香港東南冶金礦產有限公司.2017冶金企業管理創新論壇論文集.香港東南冶金礦產有限公司:香港新世紀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500.
作者:鄧小會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職業教育中心
- 上一篇: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及啟示
- 下一篇: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在行政管理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