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看六步識字寫字教學法探討

時間:2022-09-22 10:24:00

導語:四看六步識字寫字教學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四看六步識字寫字教學法探討

【摘要】本文論述“四看六步識字寫字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字形為切入點,讓學生充分觀察達到對漢字“知形”;師生根據字形相互交流,讓學生“悟形”;不同形式的范寫,讓學生跟著書空進而“仿形”;加強練習,讓學生對漢字進行鞏固達到“入形”;展示學生寫字練習成果,讓漢字得以“顯形”;利用師生相互評價,相互借鑒,找出優缺點,讓漢字得以“整形”。

【關鍵詞】“四看六步”教學法;識字寫字教學;觀察;字形

語文課標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對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要貫徹多認少寫的識字教學原則,講究教學方法,以減輕學生負擔。”因此,識字寫字的方法應用十分重要。在識字寫字教學中,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只是要求學生簡單地讀、記生字,就直接叫學生書寫。學生無法深入了解、掌握字形和書寫方法,導致識字寫字水平低下,大大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在每次考試評卷中,教師也因部分學生書寫潦草而感到頭疼。“四看六步”識字寫字教學法是通過讓學生充分觀察漢字的結構、大小、重點筆畫和書寫位置,集識字和書法為一體,是比較系統、完整且操作性較強的一套教學法。它無論對提高識字寫字教學的課堂效率,還是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四看六步”法概述

“四看六步”識字寫字教學法(簡稱“四看六步”法)是以字形為切入點,以語文寫字教學為主,結合書法中漢字書寫的特點和方法,分“看、說、范、練、展、評”六步進行識字寫字教學的方法。因“看”有四個方面,即“一看結構,二看大小,三看筆畫,四看位置”,因而稱之為“四看六步”識字寫字教學法。(如圖1)

(一)看——“知形”

看,即觀察,相當于書法中的“臨”。讓學生觀察漢字的結構、大小、重點筆畫和書寫位置,感受和了解漢字的外形,這是寫字的第一步,也是書寫漢字的關鍵。看得準,則心中有數,胸有成竹,下筆自如,為正確書寫打下基礎。這也可以稱之為“知形”。(如圖2)一看結構。也就是讓學生觀察漢字,弄清楚漢字是什么結構,如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包圍結構、獨體結構等,使學生通過觀察,對漢字間架結構能夠了然于心。二看大小。即讓學生對漢字偏旁部首組成部分逐一進行觀察,了解漢字各部分的大小特征: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均勻、上大下小、上小下大、上下平分、左中右均勻、中間窄兩邊寬,等等。在觀察階段,如果學生對漢字各個組成部分大小了如指掌,就有利于書寫的把控。三看筆畫。即引導學生看漢字的重點筆畫。重點筆畫一般指主筆,就是在一個字中起平衡左右、穩定重心、體現態勢等作用的關鍵筆畫,是一個字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或一組筆畫。“看筆畫”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提到:“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余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余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在漢字當中,豎畫和捺畫占主筆居多,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筆畫的寫法、重點筆畫的變化和重點筆畫的特點進行觀察。比如,重點筆畫的寫法中“豎心旁”“左雙耳旁”的豎運用的是垂露豎,“右雙耳旁”“單耳旁”的豎卻是懸針豎;在重點筆畫的變化中,要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特點,即注意橫平豎直,撇如刀劍,捺如掃把等。例如,“火字旁”“木字旁”“禾字旁”等在書寫時,要把后面的捺變成點。四看位置。“位置”主要是指在漢字中,筆畫和這個字在格中所在的位置。在“看位置”這一環節中,主要是讓學生針對重點筆畫的位置,如起筆和末筆的位置,部首和字的占位來進行觀察。比如:(1)在看重點筆畫的位置時,“重、中、申”等字的豎畫必定在格的中間。(2)在觀察起筆和末筆的位置時,“江、汪、泊”末筆位置不能低于提的位置,形成“左低右高”之勢;“千、垂”等字的起筆為短撇,位于格的上半中間部分,“六、文”的起筆在豎中線上半部分,末筆在右下格的斜線上。(3)在看部首的占位時,從“江、掛、柱、沐、校”等字中看出,末筆為橫畫時,部首的位置都在豎中線左邊,而且偏低,反之則高;“因、國、固”等字的部首位于格的中間位置;“左中窄右寬”等字的左中部分都位于左邊,“左中右相等”的字中間部分就在豎中線上;上中下結構的,以橫中線為主。(4)在觀察整個字的占位時,主要注意字在格中間以及距離四邊框線的距離。

(二)說——“悟形”

說,即交流。師生根據“四看”觀察到的情況,進行相互交流,使“觀察度”更大、更廣、更深,以便加深對筆畫特征、筆畫位置和漢字構成的印象,促進學生了解漢字的寫法和掌握書寫的規則及要領,從而讓學生充分了解字形,達到“悟形”。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中國美食》一文中的“燒”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認真觀察該生字,然后圍繞“四看”的情況進行同桌或小組討論:“漢字是什么結構?字的各部分大小怎樣?書寫時哪個筆畫最值得注意?筆畫或部首的位置如何?”最后進行小組匯報。這樣一來,學生很快就了解“燒”字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書寫時“火字旁”的“捺”變成“點”,撇畫是“豎撇”,右邊的“戈”和“兀”部分別在右上格和右下格位置,從而對字形了如指掌。

(三)范——“仿形”

范,即范寫。就是在學生了解字形后,通過例字進行范寫。可以是教師范寫、寫字好的學生范寫、專家媒體范寫等。在范寫的過程中,讓學生模仿例字字形進行書空,即“仿形”演練,相當于書法中的“臨”和“摹”,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字形的印象和了解寫法。仍以“燒”字為例,在學生通過“四看”并交流之后,教師利用田字格進行范寫,對關鍵的筆畫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明。教師每寫一筆,學生就跟著筆畫的形態進行書空,進一步加深對字形的印象。同時,為了更具體、形象地展示字形,教師再運用媒體進行范寫,大大提高了“仿形”的效果。

(四)練——“入形”

練,即練習。這是寫字的實踐過程。通過“看、說、范”后,學生已經掌握了生字的字形,但真正要掌握字的書寫方法,必須對漢字進行書寫練習,通過練習達到對漢字字形鞏固“入形”的目的。例如,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燒”字的字形,在范寫結束后,教師應趁熱打鐵要求學生對“燒”字進行描紅,并當堂在田字格中書寫兩遍,從而使字形訓練得到很好的鞏固。

(五)展——“顯形”

展,就是展示。學生練完后,教師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書寫成果,可進行個別展、小組展、同桌互展、優劣作品展,讓學生相互欣賞、借鑒,讓學習書寫的字充分“顯形”,使正確的字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例如,在學生書寫“燒”字時,教師通過巡堂發現,學生的書寫還是比較端正,但有少部分學生把“火”的“點”寫成了“捺”,甚至有學生把“燒”字寫成了上下結構。于是,教師有針對性地把出現這種情況的學生的字進行展示,讓學生對比這些不同的字形,以便為點評創造良好的機會。

(六)評——“整形”

評,即評價。就是在展示當中,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進行點評,找出自己書寫和別人書寫的異同點,找出大家寫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讓漢字得以“整形”,使漢字達到書寫正確、端正、整潔的效果。例如,在教師展示學生所寫的“燒”字后,學生一看,紛紛舉手,爭著要點評。教師順勢而導,讓學生以“四看”的標準對展示的字進行點評,說一說書寫得好的地方與存在的問題。在點評中,學生根據同伴提出的存在問題與自己的字進行一一對照。在點評中,把“火字旁”的“點”寫成了“捺”或把左右結構寫成上下結構的學生恍然大悟,并及時對自己的字進行“整形”。這個點評的過程不僅使所展示的有問題的字得到更好的修正,而且讓學生在評價中不斷地對字形有更深刻的認識,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四看六步”法的特點和意義

(一)“四看六步”法的特點

“四看六步”法主要是讓學生充分觀察漢字的結構、大小、重點筆畫和書寫位置。它集識字和書法為一體,從點到面,從易到難,從局部到整體,是比較系統、比較科學、比較完整的一套教學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固定性和規律性的統一“四看六步”法按照“看、說、范、練、展、評”六步進行,模式是固定的,這樣便于操作,而從“看—說—范—練—展—評”的順序中,顯而易見,這是循序漸進的,十分有規律,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又符合書法的書寫規律。2.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在“四看六步”法中,“四看”主要是漢字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眼睛,使字形在大腦中產生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覺、知覺和表象等認識的初級階段。通過“說、范、練、展、評”,學生對字形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種認識不僅僅停留于表面的、簡單的“形”上,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了“形”是如何得來、如何把握、如何重現,也就是對字本質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3.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在“四看六步”法中,“看、說”都是根據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的特點和書寫規則等有序進行,科學嚴謹,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說、范、練、展、評”是通過師生親眼看見、親口闡述、親自嘗試,用實踐來檢驗理論的結果。通過實踐,學生對書寫知識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理論知識的引導下,經過不斷地實踐,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書寫水平都有所提高。4.從主觀性到客觀性的轉移學生在“四看”中,對字形必定有了自己的認識,但由于觀察的個體、觀察的角度和觀察的面不同,所看到的結果肯定有差異或不夠全面。而“說、范、展、評”恰恰是給了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在合作、探究中,學生發現書寫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個人見解,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由主觀認識向客觀認識轉移,對字形認識就更全面了,更有利于提高書寫的準確率。5.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齊驅并進在“四看六步”法中,“看、說”都是通過觀察來感知字形;“范”不僅僅需要觀察,還需要通過書空來鞏固字形;“練”的操作性更強,這是學生對字形能否鞏固的關鍵;“展、評”中不僅僅是學生觀察和講述的重復,也是字形的再現,更是書寫知識與技能的深化。在“四看六步”法的實踐中,學生對字的書寫已經由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感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得以齊驅并進。

(二)意義

1.教有法,練有序“四看六步”法中的“看—說—范—練—展—評”是循序漸進、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無論對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有法可依、有序可循,對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率,以及提高書法課堂的教學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使語文教學和書法教育有機整合語文識字寫字即書法,書法亦是識字寫字。“四看六步”法主要是把書法的習字方法“臨”“摹”貫穿于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既讓識字寫字有序有法可循,又促進學生對書法的學習,使語文教學和書法教育得到有機整合。3.為鄉村識字寫字教學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模式識字寫字教學形式多樣,方法不一,但“四看六步”法更規范、更科學、更有效、更有特色,而且通俗易懂、操作性強,十分適合鄉村小學的語文教學和書法教育。

三、“四看六步”法的應用原則

(一)多看少寫

語文課標指出:“對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要貫徹多認少寫的識字教學原則,講究教學方法,以減輕學生負擔。”“四看”就是貫徹課標理念的體現。在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以看為主,多觀察,仔細觀察;在練習中,做到少而精。對于當堂寫字練習,小學低年級一次不超過5個字,一字不超過3遍;中年級一次不超過7個字,一字不超過3遍;高年級一次不超過10個字,一字不超過3遍。比如,五年級下冊《景陽岡》一文,要求會寫的生字有15個,教師便可以分成兩次進行練習,每個字只寫3遍。若要全部寫完,課堂時間不允許,練習便會流于形式,導致課堂枯燥無味,書寫任務不能很好地落實。在寫的過程中,筆者還采取“一寫三看”的原則,即看三遍例字寫一遍,每寫完一遍再回頭看三遍,以此類推。同時,為了讓學生看得仔細,筆者還編了順口溜輔助教學,如“看位置”可以編成順口溜“上不頂天,下不著地,兩邊不碰壁”來識記。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寫字興趣,又便于學生認記;既縮短練習的時間,又確保寫字的準確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交流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說、展、評”環節就是合作探究的平臺。比如,“說”除了指名說,還可以讓學生同桌對說、小組討論相互說;“展”可以小組展、全體展;“評”可以采取小組評、同桌評等形式。執教《中國美食》一文的識字寫字環節中,筆者先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接著以問題“你是怎樣把這些生字記住的?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好”為導向,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后進行小組展示。在合作探究中,學生對生字得以認記、熟練,識字能力和書寫水平不斷提高。

(三)優劣結合

在“展”“評”環節,教師要善于發現,既要捕捉學生書寫的閃光點,又要捕捉學生學習的易錯點。例如,在教學“天”字的書寫時,筆者發現有學生把“天”字寫成了“夫”字,于是就把寫得好的“天”字和寫成“夫”字的學生作品同時展示出來,讓學生找出寫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這樣,有利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解決問題,有效地揚長避短,從而達到“整形”的目的。

(四)多樣范寫

在“范”的環節,多數教師都采取教師范寫的方式,這固然很好,既能提高教師的個人魅力,又加深了學生對字形的印象。但筆者認為,教師適時地讓書寫優秀的學生范寫,既能減輕教師的負擔,又能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增強的學生的自信心,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書寫興趣。此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中的寫字視頻資源進行范寫,這樣能使寫字更直觀、形象、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五)教學有度,練習有效

“四看六步”法步驟、系統完整,但由于學段目標要求不同,在教學中也要因學情而教。在低年級應側重于識字寫字的教學重點,“四看六步”要按步進行,走完流程,這樣有利于學生整體系統地學習;在“練”中采取先描紅再臨摹的方式進行。中年級,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生字的難易度進行教學,難度大的,可以按步驟進行;難度小的,可以省略“范”“評”等環節。高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識字寫字的能力,主要采取自主識字的方式,可以只要“看”“練”即可。總之,使用“四看六步”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種靈活、易操作、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結合教情和學情而定。

作者:李西恩 單位:貴港市港南區新塘鎮新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