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的意義
時間:2022-09-27 08:46:23
導語:群文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把握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出了新要求。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且針對學生作文中的問題,不斷創新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鼓勵學生用靈動的語言抒發真情實感。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式,教師要指導學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以讀促寫,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還要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鼓勵學生閱讀,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
群文閱讀,是一種創新的閱讀教學方式,強調在議題的統領下,選擇一組文本,通過集體構建,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群文閱讀是語文閱讀的實踐方式,現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已經通過單元整合、教材整合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這些閱讀教學方法不系統,導致學生存在盲目閱讀的問題。群文閱讀不是為了擴大閱讀量而進行的閱讀,它更加注重文本的質量以及學生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的發展相較于其他教學理念相對較晚,由重慶樹人教育研究院根據國際發展形勢,率先在全國舉起了研究與推廣“群文閱讀”的大旗。為什么要進行群文閱讀,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高階思維在多文本閱讀中的提高。“群文閱讀”的“群文”是相對于“單個”文本的,但是“群文”不是針對閱讀的數量,而是構建閱讀的結構。
群文閱讀有兩個關鍵理念,即結構化閱讀與集體建構。結構化閱讀是指根據同一個主題,全方位地拓展文章,提取相應的信息以及整合信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意識。集體建構,是指在集體閱讀中,以教師為主要領導者,師生共同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引入閱讀教學,可見閱讀和寫作是息息相關的,在閱讀中學生可以積累素材,以便在寫作中運用。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轉變教學觀念,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首先,推動學生創新思維、高階思維、批判思維等思維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群文知識的滋養中,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能在閱讀的過程中運用多文閱讀思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進而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其次,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習慣于一篇一篇地講解課文中的文章,平均用力,忽略了文本的規律和學生的認識規律,導致課時浪費,不利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作文教學現狀
(一)學生作文內容空洞,缺少情感
據心理學研究顯示,小學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特別是在思想情感方面,學生還沒有掌握情感表達的方法,導致作文內容空洞,雷同問題嚴重,缺少真情實感。很多學生為了完成任務而寫作,作文內容與生活脫節,學生的寫作材料基本上都是從教材或教師那里得來的,很容易撞車。教師沒有認識到生活對寫作的重要性,學生很少認真觀察生活,缺少生活經驗以及素材的積累,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寫作效果。
(二)學生寫作基礎薄弱
小學語文學習主要是識字、寫句子和分析文章。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認字還存在困難,更遑論寫作了。閱讀和寫作息息相關,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方便在寫作時運用。教師要加強指導,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雖然高年級的學生寫錯別字的概率降低了,但是學生的寫作基礎薄弱,句子表達口語化問題嚴重,邏輯也存在問題。另外,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為了提高成績,很多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很容易失去寫作興趣,這對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非常不利。
(三)學生寫作態度不積極
學生寫作態度差,不積極,認為寫作是為了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沒有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很多學生排斥寫作,不愿意花時間在寫作上,主要是他們沒有對作文形成正確的認識。教師沒有創新教學手段,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導致學生寫作態度不端正,看到文題就頭疼。
四、群文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素材基本上來源于課文,教師要注重挖掘課文的內涵,積極拓展教材內容,讓學生拓展閱讀,以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小學語文教材是按照單元主題設計的,有很多經典的篇目,教師可以整理同一單元的同一內容,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和感受。在閱讀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法,教師讓學生根據同一個主題閱讀同一類型的文章,然后仿寫,這樣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例如,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觀潮》《走月亮》《秋晚的江上》這些文章都是重點的描繪某個地方的某種景色,單元寫作提供的題目是“推薦一個好地方”,教師就可以詳細解讀這幾篇文章中描寫景物的段落。
(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的興趣,教師要從選材入手,保證選擇的閱讀材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等,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通過視頻、音樂、圖片等,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例如,四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指導他們閱讀《鋼鐵是怎么煉成的》《海底兩萬里》等長篇小說,享受閱讀樂趣,體會如何描寫人物、景物等。教師要做學生的閱讀表率,經常拋磚引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師生共同閱讀,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會更高。在語文教材中,學生發現很多文章表達的情感是一樣的,但是描寫方式千變萬化。同樣是送別詩,但是詩中描寫的景物、作者送別友人的心情是不同的,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不同?例如,教師可以選取《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3首典型的送別詩,指導學生分析送別詩的共性,一起探討詩中出現的“送別”詞眼,感受詩人運用不同的描寫方式帶來的不同感受。總之,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法對于學生的作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密不可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綜合素養的核心內容。教師在教學時要運用科學的方法,正確指導學生,明確學生寫作和閱讀的目的,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作者:楊澤慧 單位:甘肅省卓尼縣藏族小學
- 上一篇:小學作文教學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拓展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