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對策論文

時間:2022-09-09 04:00:00

導語:當代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對策論文

一、關于語文教育的主要弊端

1.語文教育的泛政治化。一是教材編寫上,潛意識深處還是受"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的慣性操縱。這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里都有典型反映,尤以議論文為甚。二是對教學內容的闡釋和評價體系,完全受機械、保守的《教學參考書》的制約。諸如用"通過……揭露和批判了……"一類的固定模式,從外圍去包裝課文甚至異化其深沉豐富的內涵。三是作文教學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飾社會現實與精神現實的真相。比如:寫青松,必須聯想先烈;寫石子,必須聯想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寫太陽、寫春雨必須聯想黨的溫暖。翻閱天南海北、城市鄉村的學生作文,就會發現,千萬個不同的大腦,卻有著大體一樣的精神套路、言語方式。

2.語文教育的標準化。語文考試中的標準化試題,使學生的想象、語言表達、情感消失殆盡,只有進行"肢解式"的選擇,抽去了語文教育的人文主義內核和藝術韻味,從而在本質上戕害了語文教育的個性。這表現在多方面;第一,在課堂教學方面,注重知識點,肢解和割裂美文,破壞了審美意境的渾然統一。第二,從考試的題型設計到評估標準,完全摒棄了審美內核和育心原則。標準化數字選擇答案,使語言表達的許多形式差異簡單地異化為正誤和是非的不同,從而斫損了語言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導致青少年學生片面發展理性思維而妨礙審美情感和想象力的健全發育。

二、關于語文教育改革對策

第一,關于語文學科性質的再認識。這是實施語文教育改革的起點,語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審美性諸特征的和諧統一。第二,關于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取向,首先,在閱讀教學方面,要辯證處理"讀"與"講"、"背"與"練"關系,倡導多讀少講,多背精練。

其次,在寫作教學方面,要革除舊觀念,拓展新思維。對作文要求應該是"真情實感,隨心所欲".只要真實、健康,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而且想怎能么寫就怎么寫。由北京大學等七所著名高校與上海《萌芽》雜志社聯合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提倡新思維、新表達和真體驗,可謂重開作文教學新風氣,可以說,這是建國50年來作文教學觀念的一次大解放和大革命。

第三,關于語文教材及課程的改革。首先應追求語文教材內在序列的科學化。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心理特證出發,以充分發展其語文思維品質為鮮明主線。這就要求在教材中安排好語文知識線、語文能力線和智力開發線,使其有理有序,螺旋上升,并將思維方式和思維形態的訓練有機穿插于母語的運用過程。其次,應追求語文教材內容的全優化。要從新、真、精的三字原則出發,重新選材。所謂新,就是力求語文教材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能有60%以上的現代文。所謂真,即力求語文教材貼近生活的原生態,充滿不加掩飾的原真氣息。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言,少一點狹隘的功利,多一點生動活潑的趣味,確實是功德無量的美事;所謂精,即力求語文教材人文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和諧統一。另外,為了保證"求新、求真、求精"三原則的切實貫徹,應調整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的基本結構,語文課程也要進行新的建構。建構由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組成的多元開放的語文課程新結構,保證語文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第四,關于語文考試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首先是考試,包括考試內容和評價形式。考試內容重點在于測試學生掌握和運用母語的能力及其熟練程度,即語言思維能力的發展水平,其中包括識記、閱讀、寫作三大板塊。考試的評估形式、題型的設計、評分的尺度,還有待于向如何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向邁進,其基本精神應如同志所主張的那樣:對盡管題題答對、但照抄書本、無甚新意者,充其量只能給予及格。而富有創意別出心裁者,即使尚有不完善處也應給予高分,以示鼓勵。因此,應多設計富有思維能力的主觀型題目,教學手段也要不斷更新。多媒體技術進入語文課堂、將推進語文課在觀念、方法、內容、結構和評價等方面的變革。第五,關于語文教師的素質結構。語文教育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關鍵也是教師。針對目前語文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嚴峻現狀,更新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全方位優化其素質,是關系語文教育發展遠景的戰略任務。

當代語文教育的主要弊端及其對策學習繼續教育叢書<<提高教育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體會

一、關于語文教育的主要弊端

1.語文教育的泛政治化。一是教材編寫上,潛意識深處還是受"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的慣性操縱。這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里都有典型反映,尤以議論文為甚。二是對教學內容的闡釋和評價體系,完全受機械、保守的《教學參考書》的制約。諸如用"通過……揭露和批判了……"一類的固定模式,從外圍去包裝課文甚至異化其深沉豐富的內涵。三是作文教學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飾社會現實與精神現實的真相。比如:寫青松,必須聯想先烈;寫石子,必須聯想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寫太陽、寫春雨必須聯想黨的溫暖。翻閱天南海北、城市鄉村的學生作文,就會發現,千萬個不同的大腦,卻有著大體一樣的精神套路、言語方式。公務員之家

2.語文教育的標準化。語文考試中的標準化試題,使學生的想象、語言表達、情感消失殆盡,只有進行"肢解式"的選擇,抽去了語文教育的人文主義內核和藝術韻味,從而在本質上戕害了語文教育的個性。這表現在多方面;第一,在課堂教學方面,注重知識點,肢解和割裂美文,破壞了審美意境的渾然統一。第二,從考試的題型設計到評估標準,完全摒棄了審美內核和育心原則。標準化數字選擇答案,使語言表達的許多形式差異簡單地異化為正誤和是非的不同,從而斫損了語言的豐富性和靈活性,導致青少年學生片面發展理性思維而妨礙審美情感和想象力的健全發育。

二、關于語文教育改革的對策

第一,關于語文學科性質的再認識。這是實施語文教育改革的起點,語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審美性諸特征的和諧統一。

第二,關于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取向,首先,在閱讀教學方面,要辯證處理"讀"與"講"、"背"與"練"關系,倡導多讀少講,多背精練。

第三,在寫作教學方面,要革除舊觀念,拓展新思維。對作文要求應該是"真情實感,隨心所欲".只要真實、健康,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而且想怎能么寫就怎么寫。由北京大學等七所著名高校與上海《萌芽》雜志社聯合舉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提倡新思維、新表達和真體驗,可謂重開作文教學新風氣,可以說,這是建國50年來作文教學觀念的一次大解放和大革命。

第四,關于語文教材及課程的改革。首先應追求語文教材內在序列的科學化。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心理特證出發,以充分發展其語文思維品質為鮮明主線。這就要求在教材中安排好語文知識線、語文能力線和智力開發線,使其有理有序,螺旋上升,并將思維方式和思維形態的訓練有機穿插于母語的運用過程。其次,應追求語文教材內容的全優化。要從新、真、精的三字原則出發,重新選材。所謂新,就是力求語文教材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能有60%以上的現代文。所謂真,即力求語文教材貼近生活的原生態,充滿不加掩飾的原真氣息。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言,少一點狹隘的功利,多一點生動活潑的趣味,確實是功德無量的美事;所謂精,即力求語文教材人文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和諧統一。另外,為了保證"求新、求真、求精"三原則的切實貫徹,應調整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的基本結構,語文課程也要進行新的建構。建構由必修課、選修課和活動課組成的多元開放的語文課程新結構,保證語文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第四,關于語文考試和教學手段的改革。首先是考試,包括考試內容和評價形式。考試內容重點在于測試學生掌握和運用母語的能力及其熟練程度,即語言思維能力的發展水平,其中包括識記、閱讀、寫作三大板塊。考試的評估形式、題型的設計、評分的尺度,還有待于向如何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向邁進,其基本精神應如同志所主張的那樣:對盡管題題答對、但照抄書本、無甚新意者,充其量只能給予及格。而富有創意別出心裁者,即使尚有不完善處也應給予高分,以示鼓勵。因此,應多設計富有思維能力的主觀型題目,教學手段也要不斷更新。多媒體技術進入語文課堂、將推進語文課在觀念、方法、內容、結構和評價等方面的變革。第五,關于語文教師的素質結構。語文教育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關鍵也是教師。針對目前語文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嚴峻現狀,更新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全方位優化其素質,是關系語文教育發展遠景的戰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