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時間:2022-04-03 08:28:38

導語:淺析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使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然而仍面臨著一些問題,如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沒有明確教學目標,沒有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沒有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這些都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阻礙了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從而影響了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在培養低年級學生語文基礎的同時,也促進了低年級學生的創造力和邏輯思維發展。而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發展,因為核心素養可以促進小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為小學生成長為全面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要語文教師把教與學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有效教學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進而培養小學生健全人格。但是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面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導致學生發展緩慢,阻礙了學生的進步。要想讓學生在學習之中取得長足進步,語文教師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小學生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要從課堂入手,轉變語文課堂的教學方法,創建情境教學或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促進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升,以此推動小學生的快速發展。本文就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深刻分析與研究,從中找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當下的語文教學活動之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因為語文教師不僅是語文活動的組織者,同時還是語文活動的執行者。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上向小學生傳授多種多樣的語文知識,例如二十三個聲母,二十四個韻母等,但是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語文字母知識,不能主動地獲取,久而久之,語文教師就容易忽略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主體地位,學生自然也不會去追求自己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授課時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釋問題、傳授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從而阻礙了低年級學生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在課上占據著主體地位,自己和小學生的位置互換,小學生占據著次要的位置,導致小學生獨立思考和參與活動的機會變少,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情緒,降低了低年級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也就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學生不能充當課堂中的主體,就不能發揮其的主體作用,同時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影響了小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二)教學觀念不合理,沒有明確的目標。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不合理,沒有創新型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相對老舊、古板、單一,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如果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且在上課開始之前,沒有做好相應的教學體系和教學任務的規劃,那么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就不容易把握課堂節奏。有的教師會直接進入教學主題,讓小學生應接不暇,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識,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學生年紀小,學習與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如果教師沒有在課前做好教學準備,不能針對小學生心理及年齡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就會出現教師認為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實際學生并不能充分接受的情況,甚至一些較難的知識點不能得到很好地滲透,降低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成績,阻礙了小學生的發展。

二、核心素養下語文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首先,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小學教師需要引導小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語言體系,使小學生的語言使用能力得到培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小學生進行語言構建的訓練,讓小學生盡量多地閱讀課外書籍,從而培養小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讓小學生有一定的語言基礎,這樣就可以使小學生在不同的場景中使用不同的語言,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從而不斷提高。其次,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待提高。在語文教學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讓學生閱讀文本,一方面為小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提升小學生的鑒賞水平,以此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小學生感受語文之中的美,讓學生喜歡上語文。

三、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策略

(一)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之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就需要使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設立一個高效的語文小課堂。因為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與小學生交流的場所,通過課上的交流,學生可以把自己在學習之中遇到的疑問轉達給教師,教師再答疑解惑,幫助學生解決,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的效率,促使小學生快速發展。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計算機技術的出現為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使用創新手段,使用多媒體教學,提升了課堂學習的效率,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小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讓低年級的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語文知識,愛上語文學習,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進步。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簡單來說也就是語文教師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向小學生傳送語文教學知識,引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在每一堂上課之前,語文教師把自己做的語文教學資源包交給班級的語文課代表,讓課代表在課前的十幾分鐘,通過多媒體展現給小學生,讓小學生知道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增加語文教學的效率,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在提升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出來,讓小學生可以主動汲取語文知識,從語文的學習中感受到歡樂,從此促使小學生的進步。與此同時,語文教師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解決傳統教學無法解決的問題,能夠把相對籠統、抽象的語文知識變得具體,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造力,引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提高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提升了班級成績,讓小學生能全面發展。(二)與實際生活結合的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活動當中,語文教師采用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將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小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小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還可以激發小學生的思維,讓小學生不再把自己的思維固定在語文課本之上。例如,在語文《電腦住宅》這篇文章中,語文教師首先要對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有所了解,也就是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現代技術給人們帶來的舒適與方便。教師在對文章進行綜合分析以后,指引學生開始從生活入手,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認為現在生活得怎么樣,生活得方便嗎?這和信息技術有著什么樣的關系?”在學生回答后再拋出問題:“在你們的心目之中,理想的住宅擁有什么樣的生活環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你希望未來的住宅變成什么樣?”通過這些問題,讓小學生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住宅,理想的生活方式等,去激發小學生的思維模式,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以此讓小學生把生活和教學的內容聯系起來,從而促進小學生的飛速發展。(三)使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在語文教學之中,使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增加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從而推進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讓小學生融入到情境教學之中,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使用情境教學的方法可以增強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心理上還不完全成熟,對很多事物都具有好奇和探索的心理,所以使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增加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進而推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語文《亡羊補牢》一課時,可以采用讓低年級學生扮演角色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分別給每一個小組成員分配相應的角色。在表演之前,教師要求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文章,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人物。比如說,學生扮演補牢這個人物的時候,首先就要對這個人物有個充分的了解,知道這個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人物的形象,還要知道這個人物在整篇文章中所占有的位置,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表演。這樣的語文教學活動能夠讓小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自身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要語文教師把教與學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教學中的教與學,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進而培養小學生的健全人格。但是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面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導致部分學生發展緩慢,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利用核心素養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之中,仍存在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沒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不利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從而影響了小學生的綜合發展。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太過原始,沒有創新的教學方式,影響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降低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限制了語文學習的效果。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要轉變教學的觀念,使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和情境教學,從而增強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提升語文課堂的效率,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繼而推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萍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7(32).

[2]姚克芝.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苑教育,2017(7).

[3]時琪.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針對核心素養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6(7).

[4]劉世輝,賀勇芬.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7(4).

作者:常愛元 單位:甘肅省寧縣焦村鎮森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