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四大名著指導策略

時間:2022-12-14 10:02:52

導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四大名著指導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四大名著指導策略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文章的細細品讀不僅能夠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內容,還能夠更好地提高語文的綜合能力,不過僅僅進行課內閱讀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地進行課外文章的閱讀,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也可以幫助小學生積累更多的文學素材,使小學生的語文能力能夠更加全面地得到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四大名著;閱讀策略

當前小學階段的學生除了要學會更多的文化課知識外,還要讓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更多的培養。而對于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課外閱讀無疑是給教師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師可以將四大名著作為課外閱讀教學的讀物。四大名著是我國最為經典的作品,其中包含了無數的精華內容,并且無論是寫作的手法還是表達的意境,都是其他書籍難以超越的存在,因此讓小學生對四大名著進行閱讀,可以讓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1.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小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能夠有效地培養閱讀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重,對于首次接觸的課外文章,學生會比較好奇,從而對它們產生更多的興趣,而且課外讀物絕大部分都是完整的文章,有詳細的開頭和結尾,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充分了解文章中的故事脈絡,當閱讀之后會給學生帶來意猶未盡的感受,激發了學生再次進行閱讀的興趣,而且課外文章的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領略各種各樣的內容,以開闊視野,從而對閱讀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其次通過讓學生不斷地進行課外閱讀,從而使他們積累更多的文學素材,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隨著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寫作能力對學生高效地學習語文課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不過小學生在進行作文創作的時候經常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這是由于他們積累的文學素材較少,為了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創作素材,語文教師要積極地讓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書籍當中的內容各式各樣,學生可以接觸到非常豐富的內容,使得素材的積累變得更加高效,不過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幫助學生對課外讀物中的優秀內容進行歸納和講解,以便小學生能夠盡快地理解課外讀物中的內容,讓這些內容能夠成為學生學以致用的素材,當學生進行作文創作的時候,才能夠寫出更加優秀的作文,使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效提高。

2.“四大名著”閱讀教學的策略

(1)利用觀看的方式,輔助學生閱讀“四大名著”是非常經典的作品,它們都是由文字組成的,這樣的組成形式會給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帶來一定的難度。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基礎的階段,他們所掌握的語文知識還比較少,所以閱讀的時候不理解的地方會比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往往是明白一部分,糊涂一部分,從而使課外閱讀的意義大打折扣。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課外閱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四大名著的時候,可以將每一部分都能了解清楚,從而讓他們能夠在四大名著當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用“看”的方式來讓學生了解四大名著當中的內容,因為四大名著基本上都有其對應的影視作品,因此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利用互聯網方式找到與本堂課有關的視頻,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先進行觀看,之后在讓學生回到書中進行閱讀。通過“看”的方式,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書中的具體情節,從而幫助他們更高效地進行閱讀,提高學生們讀文章的能力。比如《紅樓夢》當中有一處非常有意思的橋段——劉姥姥進大觀園,當學生閱讀到這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觀看的形式來進行課堂教學,在授課前,預先在網上找到影視劇中演繹的這一部分的內容,上課的時候運用多媒體的方式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利用“看”的形式就可以進行直觀的了解,從而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理解更加高效。(2)利用表演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內容雖然在閱讀四大名著的時候,學生能夠從中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但是由于閱讀的過程是比較枯燥的,因此學生在進行長時間的閱讀后,容易導致其思維停滯,無法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更多的思考,而且小學生正是處于一個愛玩的年齡段,單調的閱讀過程容易使學生產生抗拒的心理,從而逐漸對課外閱讀失去興趣。因此教師應當積極地去活躍課外閱讀課堂,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四大名著的閱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表演的新形式來進行教學。在過去的課外閱讀的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讓學生坐在課桌前進行閱讀,然后對學生不理解的部分進行解釋,這樣不僅不能讓學生有效理解文章內容,而且學生的閱讀環境依然無法改變。當前教師開始將表演環節和學生的閱讀相融合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在表演的時候,學生需要記住各自的臺詞,而學生記住的這些臺詞就是書籍當中的文字,這其實就相當于學生換了一種方式在閱讀書籍,而在親自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和語言表達出文章中具體事件的情節,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深意,從而能夠有效地體會書籍中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閱讀書籍的效率。而且通過表演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完全改善課堂的氣氛,使學生能夠對課外閱讀更感興趣,積極地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帶來更大的提高。比如在《西游記》這本書中,有非常多的部分可以用表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表演活動的形式來讓學生閱讀《西游記》。在上課的時候安排好角色的分配,然后讓學生按照教師事先編好的劇本進行背誦,之后讓學生進行片段的演繹。這樣可以讓閱讀課堂的活躍性實現最大化,使學生對閱讀更加地感興趣,而且在表演的過程中,每名同學都能夠親身體驗《西游記》中的場景,使學生的理解能夠更加地深刻。(3)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有效理解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經常都是獨自一人來完成,其中也包括了課外閱讀的過程。不過這樣的閱讀方式并不能給小學生帶來太多積極的作用。學生在獨自閱讀的時候,由于書籍當中存在大量的人物以及故事情節,要想全部將它們記住并理解,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而且小學生在一個人閱讀的時候往往會感到孤獨,對于書中的一些問題和理解,他們沒有更多能夠傾訴的對象,這樣容易使小學生閱讀的進程大大減慢,從而使課外閱讀的效果大大降低。為了能讓學生提高閱讀的效率,同時降低學生在閱讀時候的孤獨感,教師們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開展閱讀教學。在小組合作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小組內的每一名學生專門讀其中的一部分,閱讀之后在小組內進行分享,這樣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在閱讀時候的難度,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另外,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一同進行閱讀,然后讓學生自行進行小組內的討論,這樣在討論的過程中,小組內的同學可以將自己對文章的見解表達出來,以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其他同學對文章的閱讀思路,拓寬自己的視野,使思維能力得到更多的鍛煉,對理解文章內容更有幫助。比如在閱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因為這本書中有很多具有一定深度的內容,如果僅靠小學生獨自來完成閱讀,恐怕無法有效地理解這本書中所要表達的內涵,因此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通過不斷的溝通與討論,利用小組成員的力量,使每名學生都能夠更好地了解書中所描寫的內容,從而使閱讀的效率大大提高。(4)利用積極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提高閱讀效果評價過程對于小學生閱讀四大名著來說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在每堂閱讀課之后,都會對課堂上自己閱讀的內容有一個總結性的理解,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比較有限,因此可能理解的角度和意思與書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有所偏差,如果沒有教師的評價,會讓學生在日后的閱讀過程中繼續按照原有的思路來理解文章,這樣不利于小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同時會使閱讀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教師在每堂閱讀課之后,應當主動了解學生在本堂課的閱讀情況,并積極給出評價和引導,使小學生對四大名著的閱讀效果能夠有效提高。在評價的時候,教師要先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理解的內容,然后對他們的回答進行點評,對于學生理解比較深刻和優秀的部分,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夸獎,讓學生產生成就感,而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告訴學生為什么不能這樣理解,并且給出改正的方案,從而使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通過積極的評價,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閱讀四大名著時的情況,同時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改善,從而能夠在閱讀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使自己的閱讀能力越來越高。比如在閱讀《水滸傳》的時候,每堂閱讀課程結束前,教師就可以利用積極的評價來指導幫助學生。由于書中所描寫的內容,并不是全都適合小學生來閱讀,因此如果沒有有效的指導,學生會被其中的內容所影響。因此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在閱讀之后的理解情況,對理解較好的學生給出積極的評價,并對出現理解問題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引,使這部分學生能夠將思考模式和角度回歸到正確的方向上。通過積極的評價和引導,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讓他們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結束語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四大名著”,教師要改變以往課外閱讀課堂的教學模式,從而讓小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書籍的閱讀。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多讓學生進行閱讀,但是閱讀的形式教師要進行掌握,可以利用觀看和表演的形式,讓學生直觀地進行了解,并且在表演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書中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知識,讓自身的閱讀能力高效提高,為以后的閱讀帶來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曉霞.課外閱讀:名著如何占領陣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之“四大名著”指導策略[J].閱讀,2017(47).

[2]羅擎.淺談“四大名著”課外指導閱讀[J].師道·教研,2018(06).

作者:徐麗云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楓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