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剖析
時間:2022-11-07 09:32:45
導語: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材料作文對話題、角度、題目沒有限制,作為一種題意作文,它對培養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有重要的價值。從分析學生審題立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具體策略和注意事項。
從近年來的高考作文資料來看,高考作文一般都是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進行考查,對學生的審題和立意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新材料作文訓練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作文質量。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問題,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提升新材料作文的審題和立意能力,從而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實施新材料作文訓練的積極意義
新材料作文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已經廣泛運用,它對于提升高中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具有積極作用,符合新課改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心要求,對于深化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具有重大意義。(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學習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高中生經過多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而新材料作文訓練可以有效檢測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從而推動他們在寫作實踐中不斷彌補不足,持續提升閱讀能力。(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寫作是一種綜合訓練,其不單是指書面表達,更多的是對學生思維的鍛煉。新材料作文的審題要求學生進行精讀,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表達,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寫作有著重要的幫助。當完成審題立意后,學生通過思考,把寫作內容按照既定思路清晰地表達出來,這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極好鍛練。(三)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新材料作文最大的特點就是題目范圍廣,涉及的內容多,學生需要通過閱讀,從繁雜的材料之中提煉出中心思想,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材料分析能力,而長期堅持新材料作文訓練,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動腦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著很大的作用。
二、學生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中存在的問題
(一)慣性思維,導致立意偏差。慣性思維是指心理上的定向狀態及思維方式,在日常生活之中,人們經常以積累的思維經驗及現有的規律反復思考問題,具有很強的傾向性。慣性思維會導致人們經常重復做著同一件事,并在短時間內按照思維的定勢作出反應。比如在教學課文《十八歲和其他》時,學生對這種父子之間朋友般的溝通方式非常認可。其實這篇文章還有深一層的含義:父母正是出于愛才會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同樣的,作為孩子,也需要在平等的交流中學會感恩。但由于慣性思維的影響,學生普遍沒有體會到這層含義,只片面地認為自己需要被尊重,卻忘記尊重是相互的。由此可見,慣性思維會直接讓作文審題立意產生偏差。(二)一葉障目,導致觀點片面。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內容十分繁雜,學生在審題立意的時候很容易只抓一點而不及其余,從而導致審題立意產生偏差。比如課文《獲得教養的途徑》,文中有兩種觀點,一是“真正的修養不追求任何具體的目的”,另外一種是“教養就是對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會讓學生感到迷惑,因為這兩句話的談論對象是不同的,如果學生不從具體對象上著手分析,就會因一葉障目而影響思路。(三)中心把握不準,導致理解偏差。學生在分析作文材料的過程中,很容易以偏概全,因而無法準確把握中心思想。比如:《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從表象來看,課文講的是一位老藝術家的故事。其實這篇課文的中心并不在于老藝術家本身,而在藝術家與藝術兩者之間的關系上,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呈現老藝術家的優秀品質,更好地培養青年人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但學生在分析課文過程中,往往會把精力集中于老藝術家本身,因而偏離中心。(四)題目擬定單一,缺乏創新意識。一般來看,學生寫作命題作文的質量低于自命題作文,這就證明,命題作文的難度比自命題作文更高。而新材料作文需要學生在具體分析材料的基礎上自行擬題,然后再根據擬定的題目進行寫作,這樣的難度遠遠高于命題作文。在寫作中,擬定作文題目經常會困擾學生,學生往往會因擬題單一、缺乏創新意識而失分。
三、高中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策略分析
(一)抓住關鍵字詞句,提升材料閱讀能力。在新材料作文訓練過程中,學生首先要讀懂材料的主旨及中心思想,而只有認真分析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句,才能更好地抓住重點進行立意。具體來說,在開展新材料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要以梯度式教學為主,從易到難,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材料的核心意思,從而更好地找到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句。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式教學,為學生全面講解及分析,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相應的審題方法。例如,材料是記者與著名足球明星貝利的對話。首先是記者問貝利:“你認為自己踢得最好的是哪一個球呢?”貝利馬上說:“下一個。”當貝利踢進的球數已經有1000多個的時候,記者還是問同一個問題,而貝利也同樣回答說“下一個”。這則材料的關鍵詞是“下一個”,表達了貝利對球技永無止境的追求,認為自己能夠做得更好,材料的核心意思,也就可以從此延伸到“超越自我”“奮斗不止”等。因此,教師首先應與學生一同根據材料提取關鍵字詞句,深挖材料的深層含義,從而提高學生對材料的感觸及體會,這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二)選取正確的寫作角度,增強立意準確性。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決定了作文的最終質量,在新材料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強化學生的審題立意能力,使之真正把材料讀懂吃透,在此基礎上尋找立意的新思路和創新點。每個學生對作文材料都有不同的理解角度,教師應該盡量引導學生選取一些貼近實際生活、學生容易著筆的角度,盡量避免出現無從下手或無題可寫的尷尬局面。例如,在一次新材料作文訓練中,材料的內容是:“有一天,有幾個人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花園中,他們看著眼前一片廢墟的樣子心里酸酸的,曾經美麗的花園卻變成現在這樣。于是,他們決定要對花園進行改造。在討論過程中,他們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方法,他們互相爭辯甚至因意見不合還大打出手,最后花園還是和以前一樣荒涼著。”這種敘述類的新材料作文,可寫角度和范圍是很廣的,教師要帶領學生全面分析材料,找準花園荒廢的主要原因及根本解決方法,從而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深層含義,走出審題立意的誤區。其實,真正的立意方向應該是“行動勝于空談”“討論中求同存異的重要性”等,所以教師要做好相關的因果關系分析,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新材料作文的立意點。(三)激發合理寫作聯想,實現多向性審題立意。創新是新材料作文考查的重點,也是每個學生需要掌握的思維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對材料的多角度構想及分析,提高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寫作的源動力來自于對生活的觀察及感受,教師在激發學生思考的同時,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提高審題立意的實效和價值,從而更好地開展新材料作文訓練。例如,在一次寫作訓練中,材料是這樣的:“美國有一位教授作了一個關于蜜蜂和蒼蠅的實驗。教授首先把幾只蜜蜂放在一個空瓶子里,由于瓶底有亮光,蜜蜂便一直往瓶底碰撞,在嘗試無數次后,蜜蜂終于奄奄一息。隨后,教授把蜜蜂換成蒼蠅,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蒼蠅卻找到了瓶口。”這則材料雖然簡單,但其意義卻很深,蒼蠅因為一次碰壁后而選擇別的方向去嘗試,而蜜蜂卻是往一個本就不通的方向上反復撞擊,這就是蜜蜂不會變通的結局。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例子進行延伸,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材料的實際含義,了解其實人生也是一樣,到處都有選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正因為我們作出了明智的選擇,最后才能解決問題,走向成功。
四、新材料作文教學注意事項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但要注重提升學生在審題立意方面的基本素養,也要幫助學生掌握審題立意的技巧與方法。(一)結合時代主流熱點。新材料作文寫作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學生在審題立意訓練中,要注重與時代主流發展方向相結合,做好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分析。(二)展示審題立意的亮點。展示審題立意的亮點,簡單來說就是創新,實際上這是學生寫作的最高境界,這也是學生需要突破的重難點。學生在審題立意過程中,必須牢記立意亮點的呈現及觀點展示,探尋不尋常的思路,這樣才能有效地實現審題立意創新。(三)新材料作文寫作訓練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能只注重學生審題立意能力的訓練,也要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強化。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作文材料進行多方向、多角度、深層次的分析研究,確定自己的寫作觀點,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新材料作文是當前高中語文作文考查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考必考的作文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新材料作文的特點著手,針對學生在新材料作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采取針對性措施,促進學生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浦培根.高考新材料作文立意的多向性和適切性[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3).
[2]孫典利.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四步法[J].學語文,2016(5).
[3]王美.高中語文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
[4]趙小越.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思維習慣模式探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4).
[5]趙秀艷.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策略分析[J].漢字文化,2018(19).
[6]何文.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方法探析[J].文學教育(下),2013(2).
作者:黃靜 單位:棗莊市棗莊三中
- 上一篇: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審題探究
- 下一篇:中職語文教育如何融入情感和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