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說話能力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4 11:47:00

導語:語文說話能力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說話能力教學論文

語文首先是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它從訓練學生的“聽、說”開始,又以現實生活中的“聽、說”為歸宿。切實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基礎。在三十年的低年級語文教學生涯中,我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以下的探索:

首先,消除低年級學生膽怯的心理,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這是提高低年級學生說話能力的先決條件。低年級學生多數膽子小,說話聲音輕,怕說錯話,怕老師批評,怕別人笑;少數人雖能積極舉手,想說又說不清。針對這種情況,我努力消除他們膽怯的心理,鼓勵其大膽說話。在課堂上,我盡量采取正面激勵的方法。學生發言時,抓住其閃光點,少一點批評,多一些表揚,逐漸地消除學生膽怯的心理。

其次,要多提供學生說話的機會。學以致用,在運用中學習語言則事半功倍。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我盡可能多地舉行內容豐富的活動,如口頭造句、看圖說話、復述課文,舉行講故事比賽等,通過表演和競爭來更多地提供學生說話機會,誘導他們說話的興趣。

再次,我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到繁,營造說話的氣氛。低年級學生要先從一句話、幾句話到一段話,特別注意由說好一句完整的話開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簡到繁,逐步提高。小學語文教材有計劃地編排許多看圖回答問題,看多幅圖和單幅圖說話的內容,系統地培養了學生聽話和說話的能力。在教學中,我經常根據圖畫內容設計一些連貫的小問題,來引導學生認真看圖,通過思維,有層次有步驟地依次回答問題,逐漸由說一句話到連貫地說幾句話。如在教學《誠實的孩子》一課時,我首先讓學生看圖,然后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列寧和表兄表妹一起在干什么?誰碰到了桌子?桌子上的什么東西掉到地上,摔破了?姑媽來時,為什么列寧低著頭?……這些問題如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一下子在學生中討論開來,把學生引入了思維的軌道,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準確地說出圖意,并很快地將幾個問題連起來說成一段話,說話氣氛濃烈。

第四,要重視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創設說話的情境。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說”的訓練。讀書瑯瑯上口,熟讀成誦,是大量積累語言材料的最有效方法,運用時就能脫口而出。我們要發揮小學生記憶力好的優勢,把閱讀課上成真正的讀書指導課。

在課余作業中加強“說”的訓練。課余作業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說話空間。一直以來,我要求學生在課后“多看一本書,多聽一回收音機”,并把好的詞語、句子認真摘錄下來,然后定期地進行交流。利用這些“好詞佳句”穿針引線,加強對學生“說”的訓練,既增強了說話訓練的密度,提高學生說話表達能力,又為學生今后書面語言的運用——作文積累了豐富的詞匯。

實踐證明,只有扎扎實實地打好低年級學生“聽、說”的基礎,我們才能在以后的“讀、寫”教學中更進一步。總之,正如教育家徐特立所說:“教學最好是從實地實物的觀察入手。”低年級語文“聽、說”訓練,要緊貼現實生活,這樣才能在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實踐中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