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學詞學句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2 11:01:00
導語:看圖學詞學句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
九年制義務教育統編小語第二冊第一單元,編者安排的是五篇“看圖學詞學句”。縱觀這一單元教材,編者都是從發展學生語言入手,先安排圖畫和短文,再從短文中提出要學的詞,從詞中提出要求掌握的生字,課后安排了體現教學要求和教學重點的作業,最后用田字格標明要掌握的生字。因此,我們在教學這一單元時,除了堅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外,還要從教材特點出發,遵循“看圖學詞學句”的規律,堅持在看圖中讀句、學詞,在讀句、學詞中看圖,同時,加強學法指導,堅持由“扶”到“放”,“扶”、“放”結合。現結合本單元教材,具體談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從看圖入手,感知畫面內容,培養觀察能力畫面是文字內容形象的反映。引導學生首先觀察畫面內容,不僅符合兒童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而且有利于學生概括了解畫面上的事物,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看圖學詞學句時,在揭題后,首先就要引導學生觀察畫面。
如教學《春天》時,在出示“春天”彩色掛圖后,就可設問:1.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季節出現的景色?2.(指春姑娘)這是誰?你覺得她怎樣?從哪里看出她很美?3.春天來了,春姑娘會說些什么呢?對照彩圖,說說小河、小草、花兒、樹木、遠處的山都起了什么變化?4.用幾句話連起來把圖意說一遍。又如教學《熱愛中國共產黨》時,我們可指導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圖畫。可設問:1.請小朋友看圖,先看看上邊,再看看下邊,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2.窗外的花兒開得怎樣?為什么開得這么美麗、鮮艷?3.小鳥在哪里飛?它們飛得怎樣?小鳥在天空中為什么這么高興?4.從桌子上擺著的書、本子等文具上,可以看出小朋友們生活得怎樣?5.用完整的幾句話把圖意說一遍。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對畫面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概括的了解,為指導學生讀注音句群、理解句群內容創造了條件,而且培養了學生觀察圖畫的能力。
二、借助拼音,讀準課文,培養朗讀能力朗讀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通過朗讀,可以了解句群的內容,弄清內容間的前后聯系,感知作者表達的感情。對此,在學生觀察圖畫,粗知圖意的基礎上,我們可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特別注意讀準字音。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輔以必要的指導。
如《春天》中的“花兒”要讀成兩個音節——huāér,不要讀成huār;“冰”是后鼻音;“會、說”都是翹舌音。
又如《祖國多么廣大》中的“岸、安”是前鼻音;“興、嶺、廣”都是后鼻音。再如《熱愛中國共產黨》中的“熱、產、成、藍”分別不要讀成yè、cǎn、céngnán等等。同時,在指導朗讀時,我們除了注意正音外,還要指導學生讀準重音,把握好停頓和感情。如《花園果園》共三段,第一段要讀出贊美的語氣,且在“村”和“了”后兩處停頓,同時“許多”要讀得重一些。第二段和第三段則要分別讀出贊美、自豪和喜悅的語氣。
又如《泉水小溪》共6句話,3句是疑問句,3句是陳述句,作者是用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寫的。因此,問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答話不僅要讀準重音和停頓,還要讀出肯定的語氣。同時,泉水、溪水、江水在文中都重復出現兩次,讀得時候氣流不能中斷,要能表示出急切的心情。
三、圖文對照,進行詞句訓練,培養理解能力教材安排看圖學詞學句內容,其意圖不只是讓學生懂幾個詞、幾個句子,認識幾個生字,而是在學習這些知識的同時,要把圖畫的內容和語言文字聯系起來,使學生獲得詞和句的具體概念。因此,教學中對于一些詞,我們可通過看圖幫助學生理解詞的意思。至于句子,每課教學中都可以讓學生根據內容和標點符號,分析本課有幾個句子,并選擇一些典型句子,分別讓學生分析這些句子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
如教學《花園果園》時,可按下列步驟,指導學生理解詞句。1.學習第一段。①指名讀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主要講什么?②“我們村”指誰的家鄉?③什么是果樹?從圖上看看有哪些果樹?你還知道哪些果樹?
- 上一篇:憲法與憲政建設論文
- 下一篇:工會班組建設專責競聘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