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聯想創新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2 03:14:00
導語:作文聯想創新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聯想是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關事物的心理過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種思維活動。作文離不開聯想。有了聯想,就可以把世間萬物聯系起來,從而使思維更活躍,眼界更開闊,文章的內容更充實,構思更精巧,語言更生動。
一、聯想能引發思想情感
思想情感是文章的靈魂,思想情感來源于生活與作者心靈的碰撞,而使生活與作者心靈連通的橋梁正是聯想。所以,缺乏聯想,就很難產生思想情感;聯想豐富,思想情感就豐富。聯想是思想情感的引發器。
小小露珠自生自滅,實在不起眼,但田曉菲同學卻由它聯想到平凡、純潔、默默奉獻的人們,于是產生了崇敬贊美的情感,寫下了《露》這首清新優美的詩歌。(見高中四冊)黃土高原上的白楊樹,的確是平凡的,然而聯想使作家茅盾的內心產生了震動:它那筆直的樹干,一律向上的丫枝,對抗西北風的特征,不正象征了北方農民那種樸實、團結、堅強不屈的精神嗎?于是散文名篇《白楊禮贊》誕生了。由滴水穿石聯想到人們的學習、工作,就會產生“持之以恒方能成功”的思想;由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現象聯想到人的成長,便會產生“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觀點;由落山的太陽聯想到人的暮年,就會產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傷感。著名作家郁達夫的名言“一粒沙礫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形象地說明了聯想對引發思想情感的作用。
二、聯想能拓展作文思路
缺乏聯想,作文的思路就會拘泥于眼前的生活,沖不破時空的限制,反映生活的天地必然狹小。有了聯想,作文的思路就像長上了翅膀,可跨越時間限制,沖破空間的阻隔,反映無限廣闊的生活天地。
朱自清先生的《綠》是借助聯想拓展思路的典范。作者先著眼于梅雨潭的整體特征,展開相似聯想,用“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寫梅雨潭的顏色、質地及綠色潭面的形狀特征。在此基礎上,作者把思路拓展一步,著眼于波紋、波光與波色,通過相似聯想,具體形象地表現梅雨潭的綠之美。作者又通過對比聯想,使思路拓展到一個新的層次。他聯想到了北京什剎海的綠楊,杭州虎跑寺的“綠壁”,西湖的碧波,秦淮河的綠水。通過對比,說明只有梅雨潭的綠濃淡相宜,明暗適中,恰到好處。到這里,似乎把梅雨潭的綠寫夠了,寫盡了,“無路可走了”,但聯想又使作者的思路拓展到更新的層次:聯想到“輕盈的舞女”和“善歌的盲妹”,把綠的自身美與女子的形象美相融合。最后作者再聯想到更為可愛的十二三歲的小姑娘的整體形象,此時綠在作者心目中已經被完全人格化了,眼前的綠和想象中小姑娘的形象完全融為一體,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完全的升華。
議論文寫作可以縱向和橫向展開聯想,拓展思路,充實內容,增強論說的力量。比如《談“開卷有益”》,如果只簡單地肯定“開卷有益”,再舉幾個事例證明它,就未免膚淺。首先要聯想到“開卷有益”的出處,提出這個觀點的背景,闡明它本身的意義。再聯想到文化知識對人類的推動作用,想到今天知識爆炸、社會發展迅速的時代特征,論述“開卷”的益處。再聯想到一些人讀迷信、色情、反動的書而受害的實事,指出“卷”需選擇,否則百害無益。再聯想到一些死讀書,只貪多,不消化的“書呆子”,于是指出“開卷”要善于思考,注意方法。在此基礎上還可聯想到那些見書就讀,讀書就是目的的人,指出“開卷”要有計劃,要目的明確。這里的聯想,很好地拓展了思路,對“開卷有益”這個不全面、不科學的論題進行了全面科學的分析,論證充分,說服力強。
三、聯想能匯集作文材料
提起作文,同學們常感到“沒什么可寫”,“無話可說”。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確實沒積蓄多少材料,一是有材料而不善于調動和檢索。其實,一個中學生有十幾年的生活經歷,讀了成百上千的文章,不應該無話可說,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聯想,不能及時調動貯存在腦中的材料。如果掌握了聯想這個武器,真正做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就會有說不完的話,用不完的材料。
比如寫《雨中》這篇作文,先展開相關聯想:
①雨中的校園,雨中的田野,雨中的人們;
②教室外,爸爸(或媽媽)打著傘在雨中等我放學;
③全組同學輪流背腿殘的××同學回家;
④××同學追上雨中的×老師,把傘送給她(或他)。
由③④展開相似聯想,想到與此相似的助人為樂的事情;
⑤大街上,一個紅領巾把傘遮到一位不相識的正在淋著雨的老奶奶頭上;
⑥某同學扶起摔在地上的小同學,用傘遮住她,把她送回家。
還可由③④⑤⑥展開相反聯想,想到與“助人為樂”相反的事情:
⑦某同學用雨帽遮住臉,與雙手緊抱一疊作業本,又沒帶雨傘的某老師擦身而過;
⑧幾位大同學看到一位小同學滑倒在泥水中卻哈哈大笑。
經過這樣的聯想,不就得到很多可供選擇的材料了嗎?
再如寫《勤能補拙》的議論文,首先從時間上展開聯想,就會想到呂蒙篤志就學而令人刮目相看;閻若璩“愚”而苦鉆經史,終成學者;章學成“愚”而好學,終有所成;童第周刻苦鉆研,獲得第一個百分等。再從地域上展開聯想,就會想到外國的威特、愛迪生、達爾文等,少小反應遲頓,而后勤奮學習,終成大家的事例。另外,展開相反聯想,還可想到自恃聰明,不勤奮學習,結果變得平庸無能的方仲永等。這樣從時空上、正反方向上展開聯想,貯存在腦中的材料就會連綿不斷地涌現出來,供你選擇,聽你調遣,從而寫出內容充實,論據充分,有說服力的文章來。
四、聯想能為借鑒寫法架起橋梁
學生作文常困于謀篇布局,困于開頭結尾,難于尋求到恰當的表現手法。這里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聯想。如果展開聯想,就架起了所作題目與范文之間的橋梁,尋找到恰當的寫作方法。
比如布局謀篇。寫記人敘事的文章,我們可聯想到《一件珍貴的襯衫》,采用“引聯式”結構:睹物思人→聯想回憶→睹物議人,總結全篇。聯想到《荔枝蜜》,就可借鑒“轉情式”結構:恨的產生→恨的淡化→愛的萌生→愛的發展→愛的深化。寫景抒情,可聯想到《春》,采用“情索式”結構:情的緣起→情的積蓄→由情至人→情的歸結。寫議論文,可聯想到《義理、考據和辭章》,借鑒并列式結構:引論→本論(分論點一‖分論點二‖分論點三)→結論。也可聯想到《當說必說》,采用層進式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分論點一→分論點二→分論點三)→解決問題。
寫景狀物,我們可聯想到朱自清《綠》中寫梅雨潭多層次展開的手法:整體描寫→具體描寫→聯想映襯→想象升華。同時學習多角度多側面描寫和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寫人物的內心活動,可聯想到《母親》,借鑒刻畫心理活動的種種手段:動作描寫、感覺描寫、幻覺描寫、內心獨白和景物烘托等。
總之,作文時展開聯想,各種典范文章就會浮現于腦際,各種表現手法會不斷涌現出來,供挑選,供借鑒。
五、聯想能使作文語言豐富生動
語言的貧乏,表現為思想的貧乏;語言的呆板,表現為思想的呆板。聯想能活躍思維、豐富思想,從而使文章語言豐富多采、生動活潑。
聯想能充分調動貯存于大腦中的語匯,使文章語言豐富多采。同志的《反對黨八股》,使用了“對牛彈琴”、“得勝回朝”等成語;使用了“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等俗語;使用了“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等歇后語,使文章語言幽默風趣,令人百讀不厭。
聯想能使語言形象生動。宋人宋祁《玉樓春》中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有人認為“一鬧字卓絕千古”。作者正是從眼前的盎然春意,蓬勃生機聯想到人們“鬧元宵”等節日的熱烈氣氛和動人情景,覺得非用“鬧”字不能表達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可見“鬧”字正是聯想的結晶。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由“到”、“過”、“滿”等十幾字修改而來,也正是作者由春風聯想到春天中百草萌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象而篩選確定的,從而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使詩的境界頓出。
修辭格是使語言生動形象的重要手段,而聯想則是修辭格形成的基本思維方式。朱自清先生由淡淡的細細的時斷時續的荷花香展開相似聯想,想到了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從而形成貼切生動的比喻。“有的松樹望穿秋水,不見你來,獨自上到高處,斜著身子張望。”作者由高處傾斜的樹的形態展開相似聯想,想到多情人的盼望等待,從而形成擬人,形象地展示了泰山松的多情與自然情趣。“許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者也是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作者展開相關聯想,由西方文化想到希臘文化,由我國歷史想到我們祖宗,形成了借代,生動幽默,形象地批判了不重視研究本國歷史和現狀的教條主義傾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作者由“逶迤”的五嶺,“磅礴”的烏蒙展開相反聯想,想到了極小的“細浪”與“泥丸”,形成了夸張,很好地表現出紅軍的高大形象。
可見,聯想豐富,語言就豐富,就生動,就富于表現力。
作文離不開聯想,但聯想是建立在豐富積累的基礎上的。所以,我們必須重視積累,積累生活,積累情感,積累認識,積累知識,積累語言,這樣聯想的翅膀才能飛得高,飛得遠,才能寫出動人的文章。
- 上一篇:現代營銷管理者分析論文
- 下一篇:語文訓練重點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