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口語交際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4:51:00

導語:閱讀口語交際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閱讀口語交際教學管理論文

新大綱把“聽話說話”改為“口語交際”,特別強調指出:小學階段應“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依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充分利用教材的優勢,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設計出面向全體學生,能激發全員參與熱情的訓練方法,扎扎實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觀察課文插圖練習說話

各年級教材中都有許多插圖,直觀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觀察、聯想和說話的興趣。這些插圖不僅濃縮了課文內容,而且將觀察方法、思維訓練隱含其中??烧垖W生先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插圖,再進行說話練習。說話時要按一定的順序,突出重點,語言表達要明確、流暢。然后對照課文,看課文是如何描寫的。學了課文后,還可通過插圖來幫助學生有條理地具體地復述課文。也可憑借課文內容,觀察插圖,展開想象,說說插圖上課文中所沒有寫到的內容。如《好伙伴》一文,課文寫了小熊因病住院,小猴子、蜜蜂、百靈鳥都去探望,并送上最好的禮物。課文沒有寫小松鼠、小白兔是如何探望小熊的,可讓學生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觀看課文插圖上的小松鼠和小白兔,想象他們會怎樣去探望小熊,會帶些什么禮物,會如何進門,會說些什么話等。在組織學生進行表演的同時,引導其余學生進行評議,以加深對課文的感悟。最后可仿照課文的句式,將小松鼠、小白兔看望小熊的經過寫下來。

二、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

1.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復述。

復述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課文中學過的主要語句,將課文的內容有條理、有重點地表述出來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一種重要方法和途徑。通過復述訓練,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積累語言,培養他們正確、熟練地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提高語文整體素質的目的。復述要在學生理解和記憶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讓他們把所讀課文的內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條理、有感情地復述出來。應做到盡量引用課文中所學的生動優美的詞語、典型的句式。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體裁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復述的要求、內容和形式??蓮褪龆温?、復述片斷、復述全文,可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要利用形象的圖畫、直觀的板書、有聲的語言、生動的細節,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回憶故事內容和情節,從而降低復述的難度,促使學生形成復述的能力。如《我的戰友》,在學習嚴守潛伏紀律、壯烈犧牲這一部分時,可要求學生對這一片斷進行有感情的詳細復述,并用上“為了……為了……為了……”“一息”“一寸”“聲”、“紋絲不動”等詞語和句式。這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加深理解嚴守紀律這一高尚品質的內涵,使他們較好地掌握詞匯,熟悉一般的語句結構,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語言。

2.讓學生充分想象后說話。

(1)抓住課文有關詞句,啟發學生擴想后說。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文字簡練,文中常有一些概括性的詞句,雖然比較抽象,但有豐富的內涵。可讓學生通過想象,化“簡”為“繁”,對抽象的、概括性的語句進行擴展加工,變成自己的話說出,使其具體化、形象化。如《一定要爭氣》一課,敘述童第周成功地完成剝除青蛙卵外膜的實驗經過時,只有一句話:“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他不怕失敗,做了一遍又一遍,終于成功了。”可抓住“不聲不響”、“刻苦鉆研”這兩個詞,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用形象、具體的語言來表達童第周是怎樣“不聲不響”、“刻苦鉆研”的。學生結合生活感受,運用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都能想象出各種具體的情節。有的說:“每逢星期日、節假日,同學們都去看電影、逛街購物了,可童第周卻獨自在實驗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做實驗?!庇械恼f:“童第周一進實驗室就入了迷,常常忘了吃飯和睡覺?!庇械恼f:“童第周一有空就到圖書室看書,查閱資料,直到圖書館關門,管理人員再三催促,他才離開。”學生想象豐富,合乎情理。

(2)抓住課文“空白”點,啟發學生補想后說。

記敘文在構思過程中,總是對有關的內容作選擇與剪接。因此,課文對有些情節有時會有省略和跳躍,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這些“空白”處,展開合理的豐富的想象,對課文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如《窮人》一課,桑娜把鄰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訴剛從海上打魚歸來的丈夫,但桑娜的話還沒有說完,就“沉默”了。桑娜為什么欲言又止?她心里想到些什么?課文對人物的內心活動作了省略。這正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教師于此可因勢利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說話訓練。有學生說:“西蒙死了,兩個孤兒怎么活下去?桑娜想,這些都是明擺著的,自己不說,丈夫也能料想到,沒有必要多說,所以就沉默了?!庇械恼f:“桑娜想到自己的丈夫在正刮著風暴的海面上打魚,深更半夜才回來,勞累了一天,又什么都沒打到,他心里已經夠難受的了,自己怎么忍心再說下去!”有的說:“桑娜很有心計,她想,自己家里已經有五個孩子,夫妻倆天天從早到晚地忙,夠苦的了,現在又抱來西蒙的兩個孩子,要是丈夫知道了,他會怎么對待呢?不說吧,兩個孩子已經睡在自己家的床上,他一會兒準會發現。桑娜望著丈夫,簡直不敢往下想,所以只好不說了?!?/p>

(3)抓住課文結尾,啟發學生續想后說。

有些課文的結尾言雖盡而意未盡,余味無窮,可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思路進行合理的想象。如教學《草原》一課時,結尾寫道:“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可讓學生想象漢族客人和蒙古族主人在蒙古包前依依惜別的情景:客人中有哪些不同身份的人?分別來自哪些地方?他們各會講些什么?蒙古族人民會講些什么?在練習說話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再如《詹天佑》一課,結尾處寫外國游人望著在崇山峻嶺之間穿行的京張鐵路,站在詹天佑銅像前,贊嘆不已。可讓學生想象外國游人嘖嘖贊嘆的情景:什么叫贊嘆不已?他們會說些什么?在說的過程會有哪些表情和動作?

(4)抓住有關事物,啟發學生聯想后說。

聯想常常是促進新形象形成的媒介。在閱讀教學中,可經常有計劃、有選擇地啟發學生從教材內容出發,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地展開自由聯想,并模仿課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要說的內容。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之后,可安排這樣一個口頭練習:小壁虎還可能向誰去借尾巴?他看到了誰,對方在于什么?他會怎么說,對方又會怎么回答?然后,讓學生仿照課文的表達形式,連起來說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