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讀寫能力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6:13:00
導語:聽說讀寫能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筆者認為: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一些學生已懂的知識,不要因放心不下而再三重復,盡量節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另外,也可利用一些電教手段,增強直觀教學,減少費力的解釋說明,把更多的“時空”留給學生,講求實效。為更好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在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里,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在課堂40分鐘合理分配閱讀、質疑、討論、練習四個環節的時間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讀。筆者認為,每節語文閱讀課要保證學生有10分鐘以上的閱讀時間,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的方式方法很多,如朗讀、默讀、泛讀或者領讀、齊讀、自由讀、分角色讀等等。它們既互相聯系,又各有側重、各有特色,教學時要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根據教學目的選擇讀的方式方法。比如,在教學《豐碑》一課時,我安排閱讀過程是:首先自由通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然后要求一邊默讀,一邊動筆圈畫,理清文章脈絡;接著抓重點段落精讀,圍繞思考問題研讀重點段;最后再指導感情朗讀全文。當然對一些重點語句或重點段落要及時指導,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有的段落則要求熟讀直至背誦。
疑。質疑問難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學習方法。任何教學過程都離不開問題,教學過程的重要項目之一便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安排質疑問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大膽質疑,主動探究。
質疑,實際上從問“是什么”到問“為什么”,體現了由淺入深的探究過程。在課堂教學時,首先要恰當地把握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充分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其次要做到相機誘導、有的放矢,要注意培養學生學會從解題、抓關鍵詞句,或從文章結構、寫作等方面質疑。比如教學《豐碑》一課,緊扣課題質疑,學生提出:豐碑是什么為什么稱為豐碑在學習最后一段時,學生提出了:“那聲音”指的是什么腳步聲為什么沉重而堅定為什么說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這是怎樣的一支隊伍我再根據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探討。
議。學生一旦自己提出問題,便已經處于學習的主動位置,他們嗷嗷待哺地渴望教師解答。教師不應急于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而立即予以回答,應留出時間,鼓勵并引導學生思考的火花繼續閃爍,在親自動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理解知識。這時,采用“互助小組”組織學生討論,則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互助小組”最大特點是人人參與,學生以自己的活動為中心,普遍動腦動口,廣泛交流信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但需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1)小組要優化組合。最佳方法是好中差各1~2人組成互助小組,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2)精心設計討論問題。設計討論問題要求緊扣教材,圍繞重難點,考慮學生認知的實際情況,既適中又準確,切忌追求形式上的熱鬧;(3)主持好討論。學生是討論的主人,最好讓學生自己主持,相信學生,促使學生深入討論。教師只做疏導、點撥,使討論氣氛熱烈,學生暢所欲言;(4)做好總結和講評工作。討論結束后,要充分肯定討論成果,并通過講評,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同時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合理意見。同樣以教學《豐碑》為例,我安排了兩次討論機會。一是在理解將軍神態、語言的變化時,我抓住將軍的兩次“愣”的不同,設置討論:將軍為什么又愣住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會想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了解將軍的內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二是在理解軍需處長被大雪覆蓋時,我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通過討論、品讀,學生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作者的情感融入學生的心靈,在學生的心中筑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練。葉圣陶先生說過:“大凡傳授技能技巧,講說一遍,指點一番,只是個開始而不是終結,所以講說和指點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人多多練習,硬是要按照規格練習。”可見講后練習是強化記憶、運用知識、培養語文技能的重要手段,筆者認為,每堂課都應及時對閱讀、質疑、討論三個過程進行檢驗、鞏固、反饋。當然,教學中的“練”不單是一堂課結束時的作業練習,而應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這樣既強化當堂所學的知識,也有利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給予指導,既減輕了雙方的負擔,又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同時也要注意形式變換,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時還可留一段時間讓學生互相出題檢驗,并要求學生當場互改,教師只做個別點評,課后才把“試卷”收齊批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 上一篇:優化導讀結構管理論文
- 下一篇:閱讀育人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