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讀背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5 10:56:00

導語:語文讀背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讀背教學論文

下午作文課后,幾個學習積極分子來到辦公室找我。我請他們坐下,問:“學習作文,遇到什么困難了嗎?”

──“我們幾個都是知道努力的,每次作文都能寫一大篇。老師的評語在‘內容具體’后面,常常加上‘語句平談’、‘語言表達力不強’什么的。”

──“為這個,我們的作文得‘優’難。”

──“老師,您給說說,怎樣才能提高語言表達力呢?”

我點點頭,初步明白了他們的來意。“《再見了,親人》一課學過了吧?請問文中寫了三個什么樣的故事?”幾個人分頭說,復述得不錯。“這篇課文表達了什么中心思想?”幾個人爭著說,人人說得準,“其中,‘小金花’的故事,曲折生動,誰能背給老師聽聽?”這一問,幾個人都卡殼了。

我又點點頭,進一步明白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你們是六年級的學生了,語文書已經讀過十本了。對課文的學習,了解故事情節容易,掌握精彩語句難。可不能像小狗熊掰棒子那樣,學一本扔一本,讀一篇丟一篇。到上中學時,老師問你們小學中十二冊語文課本,學會幾篇課文呀,你們張口結舌,那可不行啊!必須加強課內范文的讀背練習,才能提高作文的語言表達能力!”

“那么,怎么加強課文的讀背練習呢?是每天抱著語文書從頭至尾每課都背嗎?”

“不是的。學習課文中的精彩語言,必須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做法么,我今天向你們講三點,供你們參考。”

一、整課課讀背,掌握全篇

一本語文教材,除幾首詩歌得當堂人人會背外,還有七八篇記敘文,從頭至見每段每句都寫得流暢生動。這是一個學期內你們學習的重點目標,一定要瞄準它們。隨著課堂學習的進行,熟讀成誦,幾個人互相檢查,驗收通過。每天早讀時,要每課復習加溫。直至期末,達到熟記心底的程度。人的一生中,你們這個年齡段是記憶的最佳時期。小學十二冊語文書,每冊拿下七八篇范文,有了這百八十篇范文,保你們終生受用不盡。

這七八篇課文選什么樣的呢?一是繪景的記敘文。這類文章大都有優美的語句,讀著眼前會展現畫面,是一種美的享受。像《海濱小城》、《美麗的小興安嶺》、《桂林山水》等課文,有誰不喜歡呢?若小學畢業時,連這類課文都不會背,作文的語言怎么能好呢?

二是狀物的記敘文。這類課文大都小巧玲瓏,語句活潑,內容生動,讀著情趣盎然。像《燕子》、《松鼠》、《我家的貓》、《火燒云》等,你們也會喜歡的。

三是寫事寫人的記敘文。這類課文,由于記敘故事情節,篇幅難免長一些。但有些篇章格外激動人心,語句感情色彩濃烈,也應成為讀背的重點。像《再見了,親人》、《一個蘋果》、《我的戰友》、《小站》等,不可忽略。

二、摘取片斷,重點欣賞

不少課文有這種情況,雖然不便讀背全篇,但其中有的片斷十分精彩。把它們—一摘取下來,加上個小標題,認真抄錄在自己的本子里,時時吟誦,實在是一種語言上的享受。例如:

平靜的湖面──摘自《鸕鶿》

夕陽照在小湖上,沒有什么風,平靜的湖面像一面鏡子。岸邊幾棵垂柳,垂柳那邊是一望無垠的稻田。幾只又窄又長的漁船浮在湖面上。近處的那只船上,有個漁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著煙。十來只灰黑色的鸕鶿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隊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這里完全是靜態觀察與描寫。把這些鸕鶿比成一排士兵,比喻和擬人寫法,別有情趣。

隨著課文的學習讀背,這樣的片斷對你們來說不費什么氣力的。理解它們的意思后,工工整整地摘錄進自己的本子,課余飯后,翻開本子讀上幾則,欣賞過程中,書面語言的內在規律便可以學到手了。

三、關鍵語句,必須拿下

在一篇課文里,有兩種語句起著關鍵作用。一是與表達中心有關的句子,二是在記敘與描寫過程中十分精彩的句子。理解并牢記這類關鍵語句,那些課文才算是“學過了”。例如:

萬分緊急關頭,昂首挺胸,站在橋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藥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

──摘自《舍身炸暗堡》

多清楚,英雄的最后形象是這樣的!

不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摘自《給顏黎民的信》

這兩句話,教育了我們幾代人。

的確,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

──摘自《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這句話,放在結尾,直扣中心。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摘自《詹天佑》

這里的話,說得深刻,是座右銘。

“好了,今天我給你們就先講這些吧。怎么樣,聽了有什么感想嗎?”

──“這辦法好。”

──“這回,我們的語言能力該提上去了。”

“也別那么過早樂觀。”我叮囑他們,“要獲得扎實的語言表達能力,得長時間下功夫。一本教材,背它個七八篇,摘錄二三十個精彩片斷,牢記百八十個關鍵語句,這只是一個學期的任務。幾個學期堅持這樣做,持之以恒,才能有明顯效果呢。你們有這個毅力嗎?”

“我們不是偷懶的學生!”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