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質疑能力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5 11:05:00
導語:學生質疑能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最能調動學生讀書、思索、答問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質疑,也最能發現學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字、詞、句、段,以便教師給予有的放矢的輔導,從而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朱嘉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其有疑;有疑者,須教無疑,到這里才是長進。”那么,在教學中怎樣“須教其有疑”,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呢?
一、創設質疑的氛圍,讓學生敢問。
課堂上,教師必須放下架子,態度要和藹,語氣要親切,充分尊重學生,和學生建立一種朋友關系。鼓勵學生敢于發表意見,不懂就問,敢于對老師質疑.對學生質疑,對教材質疑。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師生平等、師生合作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這是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基礎。
二、培養質疑的興趣,讓學生愿問。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果問錯了,不指責,還要肯定其積極動腦的一面;如果問對了,問得好,要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其中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全班同學從文中找答案,一起解決;有爭議的問題,組織同學們開辯論會。如講《可愛的草塘》一課時,一個學生發問:小麗說北大荒好得哪兒都比不上,咱們國家有那么多名勝古跡,她這樣說不對。他的話音剛落,立刻遭到好多同學的反對。我趁機把同學們分成兩方,讓他們各抒己見,進行辯論。意見統一后,我說:“他提的問題很重要,他能提出這個問題真了不起!”再看那位同學,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小學生都喜歡表現自我,他們為了發現問題必定開動腦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問,這樣就激起他們質疑的興趣,愿意去問。
三、給予質疑的時間,讓學生能問。
一些專家認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個“牽”字,老師精心設計出一個又一個環節,牽著學生的鼻子按老師的思路亦步亦趨往前趕。老師問個不休,學生忙于應付,根本沒有質疑問題的機會。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老師首先必須給學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時間,讓他們細細地讀書,靜靜地思考,去發現問題;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去提出問題。“要改革教學方法,把質疑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全過程。(1)在預習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問題”等要求。引導學生認真預習課文,從中發現問題。如我教《苦柚》一課,通過預習,學生一個個舉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數十個問題:“鄭重其事”是什么意思?伯父說:“我們都得了思柚病。”可表妹從未見過柚子,更沒吃過,怎會得思柚病呢?對賣柚子的小姑娘的外貌描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柚子那么苦,伯父為什么把一筐柚子全買下了?小姑娘為什么不要伯父給她的100元錢?……學生思維多么活躍!(2)在講課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老師的講解,對同學的發言提出疑問,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從而引導學生的求異思維。③)在講讀分析課文后,要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再質疑,問問他們還有什么問題。
四、教給質疑的方法,讓學生善問。
學生樂于思考,敢于質疑,但有的學生質疑的質量不高,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那個詞語是什么意思,疑不到點子上。這里存在著一個善于思考、善于質疑的問題。從何疑起?怎樣疑?教師要教給學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質疑方法。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壯士》,出示課題后,引導學生質疑。學生問:五壯士指的都有誰?為什么稱他們是壯士?題目改為“狼牙山五戰士”行嗎?這些問題,直觸中心,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了鋪墊。
2.從課文遣詞造句的妙處質疑
引導學生在自讀課文時,找出文中精彩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從中去尋找問題。如《頤和園》一課有一句:“游船、畫肪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學生質疑:我們常說船在水面上“劃過”,這里為什么用“滑過”?老師指導學生通過聯系上文解答了這一疑問,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形象性,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從課文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文重點、難點句段質疑,既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線索進行教學。如教《跳水》一課,一個學生提到:“一頂小小的帽子,孩子回家后買一頂不就行了,何必冒著生命危險去追呢?”其他學生聽后哄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怎么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通過這個問題的解決,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間的聯系。
4.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作者匠心獨具所在。引導學生讀書前后聯系起來,找出矛盾的地方,從此處質疑,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給顏黎民的信》一課。信的開頭稱呼是“顏黎民君”,可見這封信是寫給黎民的,在結尾魯迅先生卻寫道:“祝你們好”,這是為什么?這個問題正揭示了課文中心,表現了魯迅先生對青年一代的真誠關懷。
5.從標點符號上質疑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不一樣,它能幫助我們識別句子,辨明語氣,理解課文內容,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從標點處質疑。如《跳水》一課,可引導學生質疑:“四十秒鐘一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這里的破折號起什么作用?
6.從寫作手法上質疑
課文是學生寫作的最好范文。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上質疑,找出課文的寫法和自己作文的寫法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課,初讀后學生發現,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為什么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定題呢?通過讀、思、議,學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來表達自己對葉老的無限懷念之情,課題點明了文章中心,這樣就學到了一種含蓄的、新穎的定題方法。
總之,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就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學生各抒己見,聽、說、讀、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覺得學習語文更有趣了。
- 上一篇:我國旅游市場營銷問題論文
- 下一篇:成語聽說訓練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