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單元學習指導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5 04:26:00
導語:語文單元學習指導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雄偉的山峰,廣袤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深思;朝暉夕陰,寒來暑往,花開花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既美麗又神秘,還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一組課文都是以探索自然世界為主要內容的文章,相信大家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一定會激發起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濃厚興趣,一定會更加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讀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作者先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然后具體書寫遐思的內容: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贊美了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詩歌節奏鮮明,語調和諧,富有音樂美。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接下來就是寫飛揚的思緒了。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是明證嗎?這些有機物的殘余不就是生命的信息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不就是破譯這些密碼嗎?“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一句,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起人。皺紋和化石是什么關系?作者為什么要寫皺紋呢?假如化石是人的臉,那么刻在這張臉上的皺紋不就是地球古生物的檔案嗎?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并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顯得自然親切。閱讀時要注意詩的韻律,通過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音樂美。
《看云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作者在說明的過程中,選取了恰當的說明角度和說明順序,顯得層次清晰,條理分明。作者運用大量的比喻和生動的描寫,勾畫出千姿百態的云,使讀者從中得到識別天氣的陰晴雨雪的知識。如“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薄罢信啤奔瓷痰甑臉酥?,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比喻準確、形象。又如“卷云和卷積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薄耙话恪敝竿ǔG闆r,并不排除特殊情況。用語準確,很有分寸。本文還引用了許多天氣諺語,如“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等。這些諺語都是群眾通過長期觀察和實踐總結經驗的結晶,它簡短通俗,鮮明生動,讀起來瑯瑯上口,用諺語來說明知識不僅給文章增添了情趣,而且也顯得準確、生動、簡潔。
《綠色蟈蟈》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學小品文,同時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對蟈蟈充滿了喜愛之情,因此在語言的使用上盡量生動感人。比如,“它們對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它毫不猶豫地都接受”“嗉囊裝滿后,它用喙尖抓抓腳底,用沾著唾液的爪擦擦臉和眼睛,然后閉著雙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這些語言都很傳神。像“蟈蟈在竊竊自語”“蟈蟈酷愛甜食”“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處在一起的”等都運用了擬人手法。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自然、親切,增強了可讀性。文章還通過比較來寫蟈蟈。比如在寫蟈蟈的叫聲時,拿蟬的叫聲來作比較;寫它喜歡吃肉食時,拿螽斯來作比較;寫它追捕蟬時,拿鷹來作比較;寫它同類相食時,拿螳螂來作比較。這些比較,既突出了蟈蟈的習性,又說明了作者對各種昆蟲的習性了如指掌。
《月亮上的足跡》一文是一篇紀實報道。作者用平實的語言,真實地記錄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全過程。通過閱讀,我們能從中體會到那登月全過程的驚心動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悅以及作者對人類聰明才智的贊美。恰當的描述,用數字說話,敘述中有議論。這些寫法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寫作要點。
《山市》中的“山市”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作者以目擊者的口吻,運用了比喻(“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夸張(“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排比(“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等修辭方法和描寫性的語言,使文章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給讀者留下了極大的聯想和想像的空間,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賞。
- 上一篇:卵巢畸胎瘤圍術期護理論文
- 下一篇: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