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修訂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5 06:43:00

導語:作文修訂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文修訂版管理論文

一、運用興趣的“遷移”,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在修訂版大綱中,對低年級的作文明確提出:“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應該注意到,大綱中回避了“作文”二字,而把它在低年級稱之為“寫話”,意在明確小學生的寫作就是練筆,就是要傾吐所聞、所思和所想,而興趣則是這一目標實現的“催化劑”!

對作文感到頭痛的同學,往往在寫作中無話可說,語言干癟,內容空洞。其實,他們對作文的恐懼心理和抵觸情緒,源于他們對寫作缺乏參與的興趣和動力。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調動孩子們對寫作的興趣,這種興趣從何而來呢?

世界著名詩人歌德曾說:“世界是那樣的廣闊豐富,生活是那樣的豐富多彩……我的全部詩都是應景即興詩,來自現實生活中……在這段話中,歌德明確指出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絢麗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所在嗎?“養小貓、下象棋、學武術、踢足球……”哪一件不充滿了無限的情趣?小學生年齡小,對他們而言,只有感興趣的活動才會積極地、自覺地去參與,才會有更為鮮明、深刻的情緒體驗。因此,為了調動學生作文的自覺能動性,在訓練過程中我嘗試著運用興趣的“遷移”規律,努力把學生對生活的濃厚興趣逐步遷移到觀察、寫作上來。為此,我注意創造條件使作文教學的內容更貼近于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讓作文訓練回到生活中去,讓孩子們寫他們感興趣,樂于寫的作文。

1、圍繞著豐富多彩的生活選題;

我在作文訓練時,首先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題材中選題(如:下象棋,養小貓,學武術,踢足球……)只要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寫作素材。

2、創設情趣盎然的寫作環境;

訓練時,我們不妨把富有兒童情趣的生活畫面、活動場景搬入課堂。精彩的課本劇表演、激烈的小競賽、活生生的小動物……,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獲得寫作素材,激發了他們的寫作欲望。

以上做法都是圍繞著孩子們的興趣點展開的。由于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與事物,因此在老師地指導下,他們會有目的地細心觀察,認真思考。在老師地引導下,孩子們把興趣的焦點逐步由“樂于做”轉向“樂于寫”,進而激發強烈的寫作動機。

二、利用“知識”的遷移,從會想、會讀,到會寫。

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是相互聯系,融會貫通的。在指導作文訓練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利用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已經形成、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去影響和解決寫作問題。

(1)想像與寫作相結合,以想促寫。

如學習《鯨》一課時,學生通過幻燈片的具體演示,觀察理解了鯨的外形、生活習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自始至終地處在濃厚的觀察興趣和積極的思維王國里。這樣,在作文課上,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把周圍觀察到的小花貓、小白兔、小金魚、小蜜蜂等,通過豐富的想像生動活潑、準確得當地表達出來。

通過學習和觀察,學生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多層次、多角度地使想像在作文過程中開拓思路、強化情感,促進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2)讀寫結合,以讀助寫。

閱讀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輕聲讀和默讀領會理解課文內容,或者通過教材中的“讀寫例話”、“基本訓練”等內容,學習其中的寫作知識,在學習的基礎上將教材中零散的、片斷的寫作知識系統化成整體知識,這樣有利于在作文過程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實踐表明:無論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和學習活動入手,想方設法促使興趣“遷移”的做法,還是利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去影響新知識學習的“知識”遷移的做法,都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規律的,有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巧用“遷移”規律,指導作文訓練——讀試用修訂版《大綱》的作文教學要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