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課競賽述評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7 06:50:00
導語:優質課競賽述評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首屆中年教師優質課競賽,共有37節課參賽(語文19節、數學13節、思品3節、社會2節、體育1節、信息技術1節),參賽教師至少有十五年的教學磨煉,大都顯得較為成熟。少數卻表現為對新大綱新教材接受不多。37節課,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以下特點。]一、體現新的教學理念1.民主平等的師生觀新的師生觀,是平等民主的師生觀,老師與學生,是學習伙伴,老師是幫助學生學習。老師尊重學生,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怎樣指導學生學習,和學生商量應該怎樣學習,是參賽課的共同特點,如語文課中的教學語言:你們讀懂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老師也來讀一讀,好嗎?誰有勇氣第一個上來說一說?數學課的教學語言,在指導觀察時問:你們看出了什么?有什么特點?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問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習什么?等等。2.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觀《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學生是否自主學習,是教學改革成效的主要指標。而衡量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大量標是,教學時空的占有量。學生學習活動時間、空間占整個教學活動時間之比愈大,愈能說明學生趨于自主學習,是把自學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學生有教之前的自學,也有教之中的自學,教之后的自學。做到學中有教,教中有學,學生學得生動、主動,是參賽課的共同特點。3.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教育觀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是指對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的引導。教學中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指課堂上學生既讀書思考,又動腦動口,自己探究,自己去得出結論,大部分語文課,都不僅指導學生讀,還指導學生悟,把文字轉換成畫面,讀出言外之意,說出自己的見解,大部分數學課,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通過探究解決問題,在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培養創新意識。二、展示新技能新大綱的貫徹實施是否到位,就看在多大程度上有新的教學技能。新大綱頒布后,中年老師也都在探索、實踐新的教學技能,并在參賽課中有了較充分的展示。以下以語文、數學科為例加以說明。1.語文一是指導朗讀。新大綱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指導朗讀,是重要的技能。在參賽課中,讀的形式有:老師的范讀,以及和學生的對讀;學生的讀有自由讀、齊讀、認讀,分角度讀、小組讀,還有同桌的對讀,走出座位找好朋友讀等,什么時候用什么形式的讀,也大都運用得宜。二是指導悟的技能。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讀,還有引導學生悟,發表獨立的見解,對讀與悟,大部分老師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有通過指導朗讀,在感情朗讀中悟,又通過語言文字和多媒體展示的音像的結合,指導學生在想象中悟,有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不斷思考和思維的碰撞中悟。2.數學(1)導入的技能課始的導入,是數學課很重要的教學環節,它既能起導向,又能起激發學習欲望的作用。在參賽課中,有從復習舊知為遷移做準備的導入,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中發現要學習的問題的導入,有從生活經驗的導入。每種方法,都收到較好的效果。(2)引導探究的技能新大綱指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機會。多數老師能引導學生聯系舊知,選用遷移進行探究;從現象入手,在觀察、比較、歸納、概括中探究;聯系生活、動手操作,從感性→理性進行探究等。此外,值的一年的是各科老師都展示了組織討論的技能,從討論題目的提出,討論形式的應用,表達欲望的激發到討論的深入的引導,都有所體現;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技能,盡管多數單位還是沒有多媒體教室,沒機會接觸也不會使用多媒體,但多數的參賽課,都運用了多媒體,顯示了老師急就章的本領。當然,運用是否得宜,還是有高下之分的。從參賽課中,也暴露了平時教學管理上的不足,一是對中年教師的關注不夠,這次有的參賽老師是自個兒來的,課前準備也很不充分,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對中年教師的關注不夠;二是平時對中年教師的激勵機制不力,據反映,有幾個學區的參賽老師不是自愿而來,而是學區指定要來的。以上兩點,也導致了有些中年教師的自我激勵不夠,在學習新大綱、改進教學方法主動性不夠,因循守舊的成份多。應引起有關單位的重視。
- 上一篇:閱讀教學特點管理論文
- 下一篇:語文教改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