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7 07:00:00
導語:語文課本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九年義務教育教材語文課本從第六冊起,除了在基礎訓練中安排作文外,還在課文后面安排了“練筆”,如第六冊就安排了五次練筆。由于它是一種新的作文訓練形式,為了提高訓練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點、作用乃至教學方法。現以第六冊中的“練筆”為例,初步探討如下:一、“練筆”的特點和作用“練筆”,安排在課文之后,體現了讀與寫的直接結合。在寫法上,以仿寫為主。既仿內容,也仿寫法,可以把課文中學到的寫作方法直接遷移到“練筆”的實踐上來。如我愛故鄉的楊梅》,“練筆”安排的是寫一種水果,和課文內容相對應;在寫法上,要求寫出它的樣子、顏色、味道,同課文的寫法也相對應。根據心理學遷移原理,相似點越多,越容易實現遷移。因此,這類“練筆”,較容易使學生把從課文中學到的寫作方法應用到練習上來。“練筆”的作用有四:(1)彌補基礎訓練中作文訓練量的不足。統編教材中每學期安排8次作文,實踐證明是不夠的;“練筆”的設置,使作文訓練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對課文寫作方法的理解。“練筆”安排在課文后面,在讓學生理解了課文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內容之后,通過仿寫實踐,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寫作方法的理解,從而提高閱讀能力。(3)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練筆”次數的增加,使觀察的對象多樣化,這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4)多進行片斷練習,為基礎訓練中的作文做好鋪墊。“練筆”同基礎訓練中的作文比較,從要求來看,兩者的要求一致。如第四組課文中的兩次習作(一是“練筆”寫水果,二是作文寫校園活動),都要求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從寫作范圍來看,一是狀物,二是記事。從與課文的聯系來看,“練筆”內容、寫法、與課文內容、寫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寫,因而難度小些,而基礎訓練中的作文則和課文直接聯系較少。如第二組基礎訓練中的作文是記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組課文沒有內容上的直接聯系,習作時只能間接模仿,因此難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盡相似,仿作較難。先易后難,能促進遷移能力的初步形式。二、“練筆”的教學方法1.從讀悟寫閱讀教學要不折不扣地貫徹教學大綱指出的“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教育,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特別是安排“練筆”的課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從思想內容回到語言文字,做到從讀悟寫,把練筆建立在理解、吸收、積累上。如教學《我愛故鄉的楊梅》,在逐段理解課文內容后,要指導學生回頭看作者是怎樣寫楊梅果的樣子、顏色、味道等特點的,并注意通過板書揭示寫作方法:樣子圓遍身生刺幾乎是黑的(先……隨后……最后……,品嘗所見)味道未熟透又酸又甜熟透甜津津甜中帶酸(品嘗感覺)回頭看表達,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學習表達上,而不是放在對內容的理解上,這有利于把讀中學到的寫作知識遷移到“練筆”上來。2.從扶到放(1)扶。先擺出一種水果,讓學生當場觀察、練筆。老師當堂巡視,發現典型,然后講評。采用對比講評法,先講評一個好的片斷,評好在哪里?是怎樣寫出樣子、顏色、味道方面的特點的?再講評一個差的片斷:差在哪里?要怎樣幫助修改?以上的扶,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在一起。(2)放。課后練筆,讓學生在課后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來寫,然后帶到班上在小組中交流,把寫得好的作文貼在學習園地上。必須指出的是,基礎訓練中的作文安排有專門的訓練時間,而“練筆”則沒有,一般是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因此,要提高“練筆”的效率,必須科學安排閱讀教學過程,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保證騰出時間安排練筆。否則,“練筆”會由于沒有時間保證走過場。
- 上一篇:造句訓練管理論文
- 下一篇:語文語感訓練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