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情趣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8 10:14:00

導語:審美情趣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美情趣教學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薛有慶在《新課程呼喚美的語文》一文中所說:“語文是美神維納斯斷臂的浮想聯翩……”《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想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必須創設美的課堂。[關鍵詞]朗讀表演思辯描繪[參考文獻]1、薛有慶《新課程呼喚美的語文》2、[課程標準讀本(1-6)]語文,因它的文字鮮活而美,因它的生活化而美,因它的創造性而美……正如薛有慶在《新課程呼喚美的語文》一文中所說:“語文是美神維納斯斷臂的浮想聯翩……”多么精練美妙的概括,這就注定語文是一門充滿美的學科。因此,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語文課堂亦是充滿了美的旋律。《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而要想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創設美的語文課堂勢在必行。現在我就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創設美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談談我幾點做法。一、讀中放飛情新的《課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在蘇教版所載入的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美文,可讀性強,瑯瑯上口,篇篇寄予深深的情和意: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邁,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灑脫,有“生死考驗”悲壯……在教學中,只要引導學生充分地,不同形式地讀,在讀中融真情,在品讀中悟人生。如,教學《船長》一課,在災難面臨時,是那樣的沉著、鎮靜,顧個人安危于度外,與船同亡。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與主人公換位,親身體驗。學生在換位中,對哈爾威船長油然而升一種崇敬的心情,此時在現朗讀課文,學生帶著崇敬的心情朗讀,就能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學生內心的情感就會被激發,被感染,生與生,生與師,生與作者就會產生情感共振,學生就會在共振中迸發情感,放飛情感,情中誦讀,讀中理解,讀中悟出人生的道理。二、演中體驗情表演是兒童最喜歡的表現形式。在閱讀教學中,也是對課文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教學中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現”課文的情境,把抽象的文字變為形象的身姿運動,學生在真切的角色中內心獲得體驗,急切想迸發內心的情感。如,《小露珠》的教學,在讀小露珠與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互相問好的話時,在學生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就可以引導學生自找伙伴表演。在表演中,學生不知不覺進入課文意境中。與文相融,喜歡上美麗可愛的小露珠。接下去演在露珠的滋潤小的各種動植物是那么充滿生機。此時的學生一個個滿臉通紅,興奮極了。太陽出來了,小露珠向動植物們一一話別。學生此時更是依依不舍,拉著“小露珠”的手怎么也不肯放。課文再現課堂,學生入情入境,美的生活再現學生的心中。三、思辯中感悟情在閱讀教學中,“思考”“辯析”中感悟也是一種形之有效的方法。如,我在教學寓言故事《鷸蚌相爭》時,學生通過讀故事,講故事,已經明白了“鷸蚌相爭,魚翁得利”這個道理。這時,有一學生急切地邊舉手邊站起來:“老師,我有一問題:這場‘戰爭’,魚翁不一定能得利。”話剛說完,其他同學“哄”的一聲笑開了。我接著問:“說說理由?”“書上說,不管是什么動物,都有一種求生的本能,我認為它們會意識到危險而一方‘謙讓’,魚翁得不到利!”不管他說的理由站不站得住腳,就憑他說的“謙讓”二字,就不應該否定他,再說,他所說也不無道理。其他同學對于他急切的發言,有的點頭,有的搖頭。我立馬順水推舟,把學生分為兩撥,開展一個辯論會:甲方,魚翁得利;乙方,魚翁不得利。要求用生活中的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辯論中,學生的智慧火花被點燃,享受到了語文的樂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四、描繪中釋放情在教學中,根據具體的內容,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手中的筆描繪一幅幅優美的圖畫,也是激發審美情趣的一種有效的切入點。如,教《小稻秧脫險記》,在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通過圖畫描繪課文的情節。有些學生是這樣畫的:把害蟲畫成一個“青面獠牙”的惡魔,把小稻秧畫成一個弱小的惹人憐的小女孩,把“噴霧器大夫”畫成了一個比害蟲大得多的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白衣天使。這就是兒童的內心,愛憎一目了然。總之,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根據具體內容,切實做到在朗讀中放飛情感,在表演中體驗真情,在思索中感悟,描繪中寄情,那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就不會是“紙上談兵”了。當然,這幾種做法,還僅僅是“滄海一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