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材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9 03:16:00

導語:義務教材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義務教材教育管理論文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十冊供實施義務教育的五年制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使用。這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第十冊教材既按照整套教材的總體設計繼續安排新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又注意對前幾年學到的知識和能力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復習,力求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本冊安排的新的訓練內容和要求

1.本冊有22篇課文,其中看圖學文2篇,講讀課文15篇,閱讀課文5篇。有17篇是現行教材中的保留篇目,新選的5篇課文是《馬踏飛燕》、《菩薩蠻·大柏地》、《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梅花魂》和《延安,我把你追尋》。這些新選的課文內容豐富,富有教育意義,體裁也多樣?!恶R踏飛燕》介紹了東漢時期的一匹銅制駿馬,配有這一珍貴出土文物的照片;《梅花魂》通過梅花的秉性,表達了海外華人眷戀祖國的心情;《菩薩蠻·大柏地》是主席寫的一首古體詩詞,“菩薩蠻”是詞牌的名字;《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七言律詩;《延安,我把你追尋》是一首贊頌延安精神的新詩。

2.本冊課文編排以重點訓練項目為核心,兼顧內容上的聯系,分成6組,每組有3—4篇課文和1個“基礎訓練”。新安排的讀寫訓練項目有4個:“分辨事物和聯想”、“展開合理的想象”、“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前后照應,首尾連貫”,“分辨事物和聯想”、“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側重于讀的訓練,“展開合理的想象”、“前后照應,首尾連貫”側重于寫的訓練,讀的訓練和寫的訓練互相對應、穿插安排。這些訓練項目都是在前幾年讀寫訓練基礎上的深化和提高。

上述4個重點訓練項目分別安排在第二、三、四、五組。這幾組的課文都按照訓練項目的要求編排,每篇課文后面的練習注意落實訓練項目的訓練,每組課文后面有一篇“讀寫例話”,對該組的重點訓練項目作概括說明和歸納小結,然后再通過“基礎訓練”中的閱讀和作文練習對重點訓練項目進行復習,使學生逐步形成能力。

3.本冊教材繼續重視預習能力和預習習慣的培養。每篇課文前面都有預習提示,預習要求比前幾冊略有提高,重點要求是通過預習能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并在預習中練習圈圈畫畫、作簡單的批注。全冊要求圈畫、批注的有16篇,其中要求畫出重點內容的7篇、要求簡單寫寫預習后的初步感受的2篇。這樣的安排,旨在教給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4.學習寫會議記錄,這是教學大綱規定的五年級的教學要求。學寫會議記錄安排在“基礎訓練3”,先通過實例和簡單的說明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會議記錄和怎樣寫會議記錄,再讓學生練習寫一次會議記錄。會議記錄有簡單記錄和詳細記錄兩種,簡單記錄只要記下討論的問題和通過討論形成的決議,詳細記錄要把發言人的發言內容全部記錄下來。要求小學生學習的是寫簡單記錄。

5.本冊要求掌握生字100個,分散安排在2篇看圖學文和15篇講讀課文中。這樣,小學階段的10冊語文教材共計安排生字2,500個。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所學的生字應該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大部分會運用。

二、進行全面、系統復習的具體安排

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學期應該對小學五年所學的內容進行比較系統的復習,教材從以下四個方面對復習作了具體安排,為教師指導學生復習提供憑借。

1.結合課文的學習進行復習。

每一篇新課文的學習,既可以獲得新的知識、訓練新的語文基本功,又必須運用過去所學到的知識和能力,所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進行復習是語文復習的最重要的途徑。為了便于教師利用課文指導學生系統復習,編寫教材時,根據各篇課文的不同特點在思考練習題中有計劃地作了如下安排。

(1)閱讀理解能力和復習方面,安排了較多的理解詞句、劃分段落、歸納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的練習。

(2)說的能力的復習方面,安排了練習詳細復述(復述“負荊請罪”、“武松打虎”的故事)、簡要復述《齊天大圣》、創造性復述《黃河象》。

(3)寫的能力的復習方面,安排了縮寫《燈光》、續寫《窮人》。

(4)常用字的復習方面,每篇看圖學文和講讀課文的“讀讀寫寫”練習都適當增加了分量,使較多的常用字得到復習鞏固。

2.通過“基礎訓練”安排系統復習。

全冊教材共有6個“基礎訓練”,每個“基礎訓練”分“字·詞·句”、“聽話·說話”、“閱讀”和“作文”四個部分。這幾部分的具體內容,既注意體現本組的新的訓練項目,又對小學階段所學的主要的語文知識和能力安排了系統復習。

(1)漢語拼音方面,復習了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的書寫規則、整體認讀音節,練習讀準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輕聲,練習熟練認讀音節。

(2)字、詞方面,復習了辨析多音字、形近字、近義詞和一詞多義,復習了按音序、按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和從字典中選擇恰當的解釋,復習了反義詞和成語。

(3)句子方面,練習了縮寫句子和擴寫句子,用變換句式的方法復習了“把”字句、“被”字句、反問句和感嘆句,用舉例體會的方法復習了對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的認識,用填寫關聯詞語的方法復習了幾種常見的簡單復句,還復習了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修改用錯的標點、修改表達不清楚的一段話。

(4)聽話方面,安排的3次聽說訓練分別是:介紹自己喜愛的圖畫或郵票,講自己最看不慣的現象,練習主持討論會。這幾次聽話訓練都是讓學生練習即席發言,訓練學生能當眾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能把大家的意見作簡單的歸納小結。這是一個小學畢業生的聽說能力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

(5)閱讀方面,在6個“基礎訓練”中安排了6次閱讀練習,系統復習了各項閱讀基本功,主要有:查字典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理解結構復雜或含義深刻的句子、給自然段分層、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概括課文中心思想等。

(6)作文方面,復習了寫簡單記敘文和寫常用應用文。6個“基礎訓練”中安排了3次寫記敘文,分別是寫喜愛的物、印象深的人和難忘的事;3次寫應用文,分別是寫建議書、讀后感和寫信。

3.在6組課文之后附了4篇供綜合復習用的材料。

這4篇閱讀材料是:冰心奶奶給小朋友寫的信《三寄小讀者》,歌頌孔繁森無私奉獻精神的散文《高原紅柳》,講述亂砍樹木就要受到大自然懲罰的寓言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介紹風向袋制作和實驗過程的說明文《風向袋的制作和實驗》。附這4篇材料,是為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復習提供方便,減輕教師選擇和印刷材料的負擔。所附的4篇材料都編有練習題,練習的形式多樣、復習的面比較廣,既有側重閱讀理解能力和讀懂詞句、讀懂自然段、理清課文條理、歸納主要內容、概括中心思想等,又有側重表達能力的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寫感想。如《三寄小讀者》有一題“讀了冰心奶奶信,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寫下來”;還有要求學生按照課文內容動手進行制作和實驗的,如《風向袋的制作和實驗》有一題“按照文章介紹的方法做一個風向袋,再實際觀察一下”。

4.在教師教學用書中,提供了2套綜合練習題。

為了便于教師進行質量檢測、通過檢測了解學生的實際再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習,我們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安排了2套綜合練習題,也就是2套質量檢測題。第一套與上半學期的教學內容有較多的聯系,可供期中復習檢測用;第二套綜合性更強一些,可供期末復習檢測用。這兩套練習題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檢測比較全面,有的是對課本上所學內容的檢查復習,如聽寫詞語、默寫課文等;大部分是檢測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和能力能否靈活運用。在“綜合練”中還安排了一項聽話練習:先認真聽老師讀文章,聽完后回答問題。通過聽后回答問題,檢測學生聽讀文章是否認真、仔細,是否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綜合練習中安排這樣一道題,目的是引起師生對聽說能力復習檢查的重視。

三、對使用第十冊教材的幾點建議

五年制小學五年級的第二學期已經臨近畢業,搞好這一學期教學的關鍵是排除“應試教育”的干擾、切實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使用第十冊語文教材,希望注意以下幾點:

1.堅持正常的教育秩序,憑借教材進行教學和復習。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畢業班的老師為了幫助學生復習迎考,匆匆忙忙地把課文教完,留出大量的時間進行復習,讓學生做各種各樣的練習。這樣做,不僅影響了畢業年級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且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感到語文學習枯燥無味。我們編寫五年制第十冊教材的一個想法,就是希望改變這種違反教學規律的狀況,使畢業年級和其他年級一樣正常地進行教學。根據這樣的思想,這冊教材把新課的學習和系統的復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所規定的一個小學畢業生在語文能力方面應該達到的各項基本要求,課本中幾乎都安排了復習。所以,教師只要扎扎實實地按課本進行教學、認認真真地完成第十冊的教學任務,也就帶領學生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復習。希望老師不要為了趕進度而提前結束課程,不要丟開課本另加許多其他的練習材料。

2.依據教學大綱,全面、準確地把握語文教學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對聽、說、讀、寫這四個方面都要加以重視,不可有所偏廢。第十冊語文教材中對聽、說、讀、寫諸方面的教學和復習都作了具體安排,希望在老師的指導下一一得到落實。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對小學語文教學各項要求的把握,必須也只能以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決不能跟著測試卷和各種練習冊走。在我們所見到的測試卷和練習冊中,偏離大綱要求的題目為數不少,例如讓學生給漢字注音,這就超出了大綱的要求,大綱只要求“能夠準確、熟練地拼讀音節”;再如讓學生區分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甚至要學生寫出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這些也都超出了大綱的要求。對小學生,不要求掌握語法、修辭方面的名詞術語和有關知識,只要求通過具體的實例從感性上認識這些語言現象。所以,第十冊教材對于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的復習,采取的都是引導學生具體感受的方式。在許多測試卷和練習冊中,也有一些題目低于大綱規定的要求。例如,教學大綱中對小學畢業生查字典的要求是“能熟練地查字典,養成使用字典的習慣”,而一般對查字典的考查,只是要求學生填出查哪個部、查哪個音序,這僅僅是考查了查字典的知識,并沒有考查出學生查字典的實際能力。第十冊教材對查字典的復習,采取的是實際操作的方法,要求學生動手查字典,查到要查的字以后再填寫這個字在字典的哪一頁、該選字典中的哪一條解釋,而且還讓學生比一比誰查得快。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準確地體現大綱提出的“能熟練地查字典”這一具體要求。這類例子還很多。希望教師在鉆研和使用第十冊教材時注意對照大綱、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準確把握各項訓練要求。

3.注重指導學生自學自練,使學生在自學自練中提高語文能力。

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才能得到發展,因此,語文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學自練的過程。從當前語文教學的現狀看,教師分析講解多、繁瑣提問多、學生自學自練少的現象還較為普遍,這是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各個年級都應注意克服這種弊端,在使用第十冊教材時更應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因為在這一冊中,新的訓練點不多,主要是已有知識和能力的復習。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學自練,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前幾年學到的語文知識來閱讀新的課文、完成新的作業。通過反復運用,使學生的語文能力更加鞏固和熟練。

教學第十冊的課文,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布置學生按照預習要求進行預習,在學生預習以后認真地進行檢查;二是參照課后的“思考·練習”題布置學生自學理解,在學生自學理解的基礎上組織討論交流,酌情加以指導;三是多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主要是各人自由朗讀。教學第十冊的“基礎訓練”,也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布置學生看清題目要求,試著獨立完成;二是檢查交流,并針對發現的問題酌情指導;三是督促學生認真訂正、修改。

在指導學生自學自練時一定要講求實效,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走過場。為此,要注意三點:一是教師提出的每一項任務都應明確、具體,使學生知道該怎么做;二是要讓學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讀書、思考、做題目,能夠從容地把課文讀完、把題目做完,真正經歷自學自練的過程;三是討論交流時要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利于同學之間的互相啟發,同時也保護學生自學自練、獨立思考的積極性。

4.做好查漏補缺工作,盡力使每一個學生的每一項能力都達到標準。

小學階段所要培養的各項語文能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學生進入初中繼續學習的必備基礎。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把這個基礎打扎實。在第十冊教材中,許多重要的訓練點只復習了一次,而且是通過一兩個題目來復習的,所以教師要重視每一道題的練習,使每道題都訓練到位,以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

五年的語文教學,應該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各年段的任務,但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缺漏。使用第十冊教材時,教師要做有心人,要善于通過對學生自學自練情況的分析發現前幾年教學中的薄弱環節,酌情采取補救措施。補救的主要方式是有針對性地加強某些方面的練習。教師一定要做到情況明確,薄弱環節抓得準,針對薄弱環節設計的練習要少而精,不能盲目地拿到題目就讓學生練。一個班級的幾十個學生,其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對于語文能力較低的學生,教師要更多地給予關照,多給他們提供鍛煉的機會。這樣,經過最后這一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全班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