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電化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20 10:12:00

導語:語文閱讀電化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閱讀電化教學論文

一、運用電教媒體,加深字詞句的理解

詞語和句子是構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中心必須通曉字詞、理解句段。這一教學任務的完成是建立在讀的基礎上的。借助電教手段提供的具體形象的視聽材料,可以提高讀的效果,將抽象的語句和具體事物相聯系,使學生耳聞其音、目觀其形、心領其義。

如教學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一詞時,同學覺得“極目楚天舒”的“舒”字不好理解。許多同學則理解為放眼望楚地的天空心里非常舒服,而寫詞的本意卻是放眼望去楚地的天空十分開闊。為此我制作了一幅主席橫渡萬里長江的彩色投影片,湛藍的天空,藍藍的江水,海天一色,主席邊暢游邊仰視蒼穹。有時還給學生播放配樂朗讀,使學生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激發情趣,掌握了字詞含義,讀懂句子,為本課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運用電教媒體,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讀固然是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但怎樣讀才能使學生真正把握作品所表現出的情感,特別是那些帶有濃烈感情色彩的詩歌,如能運用電教手段,閱讀后學生理解的效果是很理想的。

比如,的詞《沁園春·長沙》描述站在橘子洲頭所看到的景物。

為加深學生的理解,我又制作了一幅圖畫,面面有紅楓盡染的群山,有江上行駛的大小船只,有翱翔于長空的雄鷹,有自由自在在水中游泳的魚兒,好一幅生機盎然的秋景圖。再讓學生反復朗讀其中的句子“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主席發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感嘆是多么自然、精當,為了闕的“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又作了鋪墊。

再如對寓意深刻的文意,單純地讀課文,學生很難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如《稻草人》一文,一般學生讀此文只是注意其中熱鬧的故事,不能很好領會作者的深刻用意。于是在教授此文時,我繪制了四幅投影片:一幅“稻草人”,二幅“可憐的老婦人”,三幅“拉魚網邊上躺個病孩子的漁婦”,四幅“投江自盡的青年女子”。參看畫面,邊教學生反復讀課文,邊播放一首曲調低沉、緩慢,表現悲傷憎愛分明感的樂曲。許多同學產生仿佛身臨其境之感,以為自己就是劇中的人物,老婦人、漁婦、年青女子,課文讀得感情異常逼真。許多同學被文中情節感動得流下了眼淚。他們除對文中人物悲慘命運表示深刻的同情外,并能指出人物的悲慘命運是當時的黑暗社會制度造成的。可見通過錄音和投影手段已幫助學生深刻領悟了葉圣陶先生作品中所揭示的思想感情。

三、運用電教媒體,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一般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是通過對課文中故事情節的掌握。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情節,不僅是理解課文內容的前提,而且也是劃分段落、概括段意、歸納中心思想的基矗如在教方紀的《三峽之秋》一文時,我繪制了秋日的早晨的三峽情景片、中午的三峽情景片及晚間的三峽情景片。三幅投影片配合教學,并讓學生認真觀察,仔細閱讀,認真朗讀課文。通過對三幅投影片的觀察和對課文的領會,很快就掌握了課文的主要情節,再通過分組討論集中交流,教師稍加點撥學生便掌握了該課的主要內容及寫作知識。課堂上充分發揮了教師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他們學得積極主動、扎實深刻,課堂教學效果極佳,這樣就逐漸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