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電化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20 11:30:00

導語:語文閱讀電化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閱讀電化教學管理論文

一、理論依據

“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活動中所形成的閱讀能力,集中表現在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四種思維品質中。由于思維深刻性品質在培養上存在突變期,又是思維品質的基礎,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抓住學生思維品質深刻性的培養,是提高閱讀能力的突破口,也是“四、四式”模式構建的理論前提。

二、目標

該模式旨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小學生獨立的閱讀過程來發展思維能力,尤其是思維深刻性品質,掌握自能閱讀的方法。

三、結構序列

1、表意理解階段:粗讀感知→模仿訓練。強調教師范讀與學生仿讀及有要求的默讀。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激發情感,調動思維。

2、內涵理解階段:細讀生疑→變式訓練。要求學生在默讀或朗讀中不斷生疑,開展討論。用電教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

3、整體理解階段:評讀概括→綜合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議,邊議邊聽,邊聽邊評。概括全文中心。用電教媒體培養思維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4、創新理解階段:點讀拓思→引申訓練。挖掘可發散思維點或在有爭議處引導學生拓寬思路,產生新意。用電教媒體引導學生定向思維、逆向思維、求異思維,把握文章整體,深入理解內容。

“四讀”和“四練”構成了閱讀教學課程,故稱“四、四式”閱讀電化教學模式。

四、實現條件

1、該模式適用于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閱讀學習。2、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3、教師需事先設計有一定深度和指導意義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質疑。4借助電教媒體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5、師生處于協作關系。

五、特點

1、該模式對學生的閱讀明確提出了內涵、整體、創新三種較高的理解水平作為學習和教學目標,教師指向明確,學生的學習構成梯度。

2、該模式強調電教媒體對學生思維培養的作用。

第一,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感染學生。第二,運用電教媒體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解決教學重難點。第三,運用電教媒體引導學生思維的發散與集中,促進學生拓思、深思,培養抽象思維能力。

3、該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