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課后開拓促進讀寫能力的提升
時間:2022-03-28 09:34:00
導語:有效課后開拓促進讀寫能力的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語文讀寫能力的培養亦非一日之功,它靠的是日積月累,是廣泛閱讀后的頓悟,是長期練筆后的升華。因此,緊扣教材的課堂讀寫訓練只能起到方法指導的作用,有效的課后拓展才是提高語文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語文讀寫;課后拓展;能力提高;重要途徑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理論,從四個方面具體談談有效課后拓展行動策略:
一、落實個性化小練筆,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論語》說“學而不思則罔”,所以,教師要千方百計引導學生學會思考。不僅要在有效課堂教學中安排一定的思考時間、思考空間,還要在課后安排一定的思考時間、思考空間,給學生思考的機會,積極培養學生的思考意識,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的結果以小練筆的形式呈現,小練筆的內容可以是課堂問題對話中未能施展自己的個性,或者對問題解決的結果感到不滿意的自己已經構建的、獨到見解的完整陳述;也可以是對本次課堂對話問題沒有完全理解的疑點的詳細闡述;還可以是對課文精彩段落的賞析或仿寫。
二、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為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使閱讀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并將課后閱讀與語文教材以及學生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主動閱讀,樂于閱讀,既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首先,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訂閱一些優秀的報刊雜志如《語文周報》、《參考消息》、《讀者》、《青年文摘》、《中學生天地》等,讓他們在廣泛的涉獵中拓寬知識面。其次,開展關聯性閱讀。可以向“原著”延伸,如學了《在烈日和暴雨下》,讀一讀《駱駝祥子》;也可以向“作者”延伸,如學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再讀一讀他的《項鏈》等;還可以向“主人公”延伸,如閱讀課內推薦的名著《格列佛游記》之后,再讓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然后分析兩位主人公形象的異同點,從而深刻體會作品的主題和風格。課外閱讀還應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聯系,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愛看的書來閱讀。當然,對所選書籍的內容要做到嚴格把關,方法的指導做到因人而異,效果的檢測做到客觀公正,激勵先進,從而真正做到讓每位學生每學期都閱讀幾本好書。
三、以必讀名著為依托,具體指導學生進行讀寫訓練
每一部經過時間的檢驗和沉淀而流傳下來的書籍都是一片海——一片由知識、智慧和思想匯聚而成的綠色的海。教師自身不僅要做一尾遨游深海的魚,還應把學生也訓練成一群能在深海中生活的魚。不但要教給他們游泳的技巧,還要訓練他們捕食的方法。
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采用“四讀”法進行訓練效果較好。初讀整體感知:如閱讀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可提出這樣的初讀要求:(1)用半個月時間(趕上寒暑假可縮為一星期)讀完原著;(2)用100個左右的文字概述你印象最深的一個人物形象(主人公);(3)用300個左右的文字概括出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再讀分章節整理筆記:經過初讀,學生已經掃清閱讀障礙,大體了解全書內容,因此第二次閱讀的重點就落在梳理主要情節上。主要情節的梳理需要教師進行方法指導,否則學生會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隨處摘抄。因此要求要明確:(1)抓住主要人物的典型事件進行梳理,最好把記敘的六要素考慮地周全一點,并注意分條歸納。(2)語言要簡練,概括性強。必要時,教師可提供范例。方法指導和范例展示之后,便放手讓學生利用每周一節的閱讀課和課外時間進行整理。三讀賞析精彩篇章:如《水滸傳》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有武松、林沖、魯智深、李逵、宋江等等。單就魯智深來說,就可以通過研讀《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嶺》等幾個精彩片段來逐步完善對這個性格豐富的人物的認識。交流時,盡可能讓學生可抒己見,在充分發言的基礎上讓他們明確要點。四讀探究、評論、分析、鑒賞作品:學生從仰視作品到透視作品還不夠,教師還應引導他們俯視作品,從全局出發,從小處著眼,探究作品的藝術特征,寫出屬于自己的文學評論。
四、閱讀自然和社會,為讀寫訓練提供廣闊的生活背景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同。課內打好語文基礎,目的是在課外求得發展。把主動學語文輻射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增強語文學習的活力。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團體舉辦的各種活動,進行一系列的采訪和社會調查,增強感性認識,激發情感;可以帶領學生到廣闊的大自然中去,觀察四季美景的變化,欣賞花鳥蟲魚的可愛,主動寫觀察日記、隨筆來練習語言表達;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各種節日進行訓練的嘗試,如母親節到了,“我”給媽媽一個驚喜,講一個故事,作一首詩,做一張賀卡,寫一封信等;元旦時圍繞“我在新年里想到了...”這一主題,可以做想象作文,也可作即興演講。也可以要求學生跟著爸爸媽媽主動地參與到社會現實生活中去,觸及社會焦點,追蹤時事話題,表達個人觀點,在訓練讀寫能力的同時學會做人。
總之,《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和社會性,力圖改變多年形成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脫離社會、脫離現實、脫離生活的封閉教學模式,而有效課后拓展教學正是對語文教學的新的探索與改革,它符合語文教學的宗旨,并展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進行課后拓展式教學,就像一雙“隱形的翅膀”,既能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讀寫創新能力,又能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真正“飛”起來!
- 上一篇:職業中學中層領導竟職演講
- 下一篇:新黨員座談會的黨會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