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培育識字能力體會樂趣

時間:2022-11-04 04:22:00

導語:小議培育識字能力體會樂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培育識字能力體會樂趣

1、游戲激發識字興趣

一年級學生喜歡游戲,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興趣。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闭n堂上創設豐富多彩的游戲,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活動,一邊學,一邊玩,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例如,猜字謎:教師根據字形特點創編謎面,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于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深刻。逐漸教師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觀察字謎,展開聯想,和同學合作或者獨自創編字謎,讓大家來猜,學生看到同學猜出或者猜不出自己的字謎都會開心地大笑,因為他感受到了一種成功的喜悅。

另外還有編兒歌,編故事,送生字回家,給生字找朋友,做拼字游戲等,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在愉快地玩中不知不覺認識了生字。經常開展一些游戲,學生識字的興趣越來越濃。

2、培養學生自主識字

一學期認識漢字是個繁重而艱巨的任務,除了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外,還必須大力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在識字教學當中,如果讓學生被動地記,機械地抄,學生會馬上厭倦。教師只有調動學生的識字愿望,在識字過程當中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形成獨立識字的本領,去主動識字,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讓單純的興趣變成學生的一種心理滿足,形成學習的內驅力。

(1)教給學生方法。

漢字本身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教學中,教師授之以“漁”,抓住漢字音、形、義的聯系,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及規律,使學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識字的能力。

漢語拼音是打開字音大門的鑰匙,是幫助學生讀準字音的法寶。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漢語拼音加快識字速度。有些形聲字,聲旁讀音和字音相同;有些形聲字聲旁和讀音相近,教學時可充分利用這些特點。對聲旁讀音和字音相同的字,可以用聲旁給形聲字標音,這樣可起到滾雪球的作用;相近的字,可利用聲旁聯想記憶字音。如“惹”和聲旁“若”字的讀音,聲母都是r,韻母不一樣,可利用聲字形教學。識字第4課,《操場上》有很多形聲字,球、拍、跑、等,告訴學生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就能記住許多字,逐漸就能根據形旁去推測字義。再次,初入學兒童對客觀事物的大體輪廓的知覺占優勢,但是精細的辨別能力差,空間方位知覺能力強,通過筆畫分析一個字由哪些筆畫組成,通過部首分析,讓學生牢固掌握字的偏旁部首。另外,還有會意法、聯想法、比較法等等,結合課文,教師自然滲透這些方法,學生通過自主的識字逐漸領悟,老師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地用這些方法學習,學生識字的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興趣也越來越濃,感受到了創造的快樂。

(2)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孩子在學前教育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已經認識了一些字,有的孩子卻是一張白紙,因此我們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有的孩子學前有基礎,表現欲強,就讓他當小老師,教大家識字,小老師,小學生都興趣盎然;有的孩子喜歡找小伙伴一起識字,在交流中提高能力;有的喜歡讀兒歌、故事就在語言環境中鞏固,只要學生能夠盡快地記住漢字,方法不求統一。學生干自己喜歡干的是就不會覺得厭倦,而是一種樂趣,一種心里需求的滿足。小學生記憶的特點是無意識記強于有意識記,記得快,忘得也快。教材中的兒歌、韻文,學生很快就能背下來,從小培養了學生愛讀書的習慣,學生在閱讀中嘗到了樂趣,會更加主動地識字,也會在無意中識更多的字。一年級的學生記得快、忘得快,如何將暫時記憶有效化,變成長期記憶。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送信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

3、創設情境,有意識字

把一些詞語配上音樂讀成一首小詩讓孩子們聽,然后讓孩子們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也把這些詞讀成一首詩,孩子們讀得津津有味,老師再給學生配上音樂讀。隨著輕松歡快的音樂,孩子們真像讀詩一樣,陶醉其中。這樣有創意的設計把一個個孤立的詞語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變成了一首可愛的小詩。學生們讀得興起,和老師一起邊讀邊配上了動作,枯燥的讀詞語竟然變得這么有趣味。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識了字。又如《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出示一幅美麗的簡筆畫:綠油油的禾苗,飛來飛去的小鳥,游來游去的小魚……好一派江南風光。孩子們被深深吸引,學生說:小河很美。老師接過話來:江南風景優美,土地肥沃,適合莊稼生長,被人們稱為“魚米之鄉”。今天我們就坐上竹排一起去欣賞江南的美麗風景。這樣一些情境創設使得識字教學變得趣味盎然,調動學生識字的欲望。利用兒歌的趣味性和瑯瑯上口的特點,讓學生多讀多拼少寫,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易接受且喜聞樂見的形式。有的兒歌只有短短的四句,我就采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

4、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教材中的兒歌、韻文朗朗上口,學生很快就能背下來,但那些字并不是都認得。因此,教學中我把識字和學詞、學句、口語表達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給生字組新詞,再說句子,學生通過把識字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也就是把熟悉的語言環境和生字建立了聯系。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學過的字反復出現,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初讀、練讀、展示。有的小組四人一人一句,有的則是齊讀加表演……同學們很熟悉的兒歌,我就事先將每個音節制成一張卡片,發給學生。課堂上邊讀兒歌邊按順序排隊。經常和這些字打照面,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而且培養了學生愛讀書的習慣。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不僅識字興趣濃、識字能力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