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語文教學動態完形應用
時間:2022-04-24 09:45:00
導語:職高語文教學動態完形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職高語文教學中運用“動態完形”的訓練,就是讓學生在已有的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觀察、理解和想象進行“二次創作”,喚起大腦皮層中的“場效應”,使得原本只是單一的、靜態的視覺文字,創新成為聲像結合、且富于動態的多感官綜合體,并大量豐富相關的內容,達到入情入境的藝術境界。具體做法如下:
一、聲像同步,化靜為動
多媒體的綜合應用,構建起有聲有色、有血有肉的“立體”的藝術形象。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事語文教學其最大的優點在于為有限的文字提供了無限豐富的聲像結合的畫面。許多文學作品中沒能包客進去的物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精彩的動作、神態將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原本“靜”的文字變成“動”的畫面,增加了課堂容量。
二、虛擬時空,想象完形
文學作品所留給讀者的想象空間是十分豐富的。如何能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在想象空間中填入最大量的創新的內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關鍵?!段男牡颀?#8226;知音》中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探源,雖幽必顯?!边@就要求教師首先必須善于在教材中找到可“沿”之以“探源”的“渡”,找到這些想象空間。其次,更要指導學生抓住這些空間去展開豐富的想象,去在“沿波探源”過程中領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佳境。
三、適度夸張,表演完形
語文教材中情節生動曲折作品能給學生以表演余地和想象空間,為學生展現表演天資、展開創新想象的翅膀,以及發展和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創設了很好的條件。面對這樣的文學作品,如果授課者還只是單純要求學生去逐段逐句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然后再依照這些來概括人物的語言,揭示作品的主題,那無異于焚琴煮鶴,是大煞風景的,其效果自然是事倍而工半。但學生所感知的。僅只是課本上的一個個“部分”,而這些“部分”的;合,遠比不上作品整體內涵的豐富。在講授這一類型的作品時,教師要結合中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表現欲強的特點,讓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發展其創新精神,讓他們自編自導課文的內容。只要教師在要點處給予適當指點,學生們從中學到的知識將可能更多。此外,因為表演“完形”的形式活潑有趣,體現了學中玩、玩中學,所以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好勝心。為了表演得更加出色,學生就會去不斷地研究課文,去挖掘課文中的每一個細節,去在忠實于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最大限度地創新,學生深入學習課文的興趣便會被充分激發起來。
四、展現個性,討論完形
文學作品表現手法的豐富多樣,使得同一種主題、同一種體裁的作品,在塑造典型形象的技法上呈現出多姿多彩的特色。在欣賞這些文學作品時,教師要組織學生廣泛討論、通過討論、爭議,促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加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領會把握作者個性化的精妙寫法。討論完形,使得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知識把握也就較為牢固。討論也便于展示學生的個性、便于知識的相互連接,便于培養創新精神、培養多向思維的能力。
- 上一篇:街道財政工作總結及工作要點
- 下一篇:經濟科工作總結和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