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語文課程改革的思考
時間:2022-11-05 09:19:36
導語:職高語文課程改革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現代教學中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職業高中語文教育中各個學校要結合自身的特點來自主的進行課程改革,讓更多具有各自學校特色的教學主題和教學方法在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在不斷的教學創新中更好的保證職業高中語文課程的活力,讓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從講授教材轉變到應用教材,最后到對教材的拓展,從引領課堂到提升課堂。語文課是職業高中基礎的文化課程,在教學中除了要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向學生傳授以外,還要將語文這門學科在學生今后的技術人才和全面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1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中要合理實用教材
新的課程標準對職業高中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需要對教材的實用上要有一定的創造性,而且還要做好對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關系的處理,讓語文學科可以更好的聯系生活實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使用,要建立起教師自己的新的教學觀和教材觀。眾所周知的,職業高中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是特別突出,而且職業高中的教學目標是重“技”輕“道”、重“理”輕“情”,這就導致職業高中學生雖然在一些專業領域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和技能,但是在基礎學習中并不占優勢。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也不能例外,所以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可以更多的對基礎知識的進行積累和運用,培養職業高中的學生在聽說讀寫等能力上的提高。對于職業高中的學生,要讓他們先從基礎的字詞章句開始掌握和運用,然后在向更高的語文教學層次的專業培養。在這個基礎之上,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進行重點教學才具備教學策略上的可行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教學的本質就是對“人”的培養活動的延申,基于這個宗旨,在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中要將其人文性做重點教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它的工具性相比,是學科的點睛,是一種境界的升華,如果語文學科缺少了人文性,也就不會達到它現在的高度和力度。語文學科的本身也是中國文化的學習載體。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良好的掌握,不只是可以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效提高,也可以對職業高中的學生的人格健全塑造起到推動作用,也可以對于職業高中的其他學科的教學和引導起到一個良好平臺的作用。語文學科作為全國的母語教學,它在學科內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2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專業意識
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把教師自己所會的都教給學生,是每一個教師的最高愿望,但是如果不注意教學主體的現實實際情況,沒有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教師的愿望就沒有辦法得到實現,并且也將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不利,最終影響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比起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制定一些不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而沒有辦法實現,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制定學生可以達到的教學標準。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更多的是要切合學生未來的生活,那么,就要求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內容要以學生未來的職業崗位需求為教學內容的最終核心,“注重基礎,強化能力,突出重點,學以致用”,要在教學中將職教的特色做到最大的體現,這樣更有利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合格職業高中生。職業高中的語文課程教學同樣也肩負著對學生這也綜合素質培養的任務,那么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師要時刻注重對“職”的教導,要從始至終用職業教育的規范去講授職業高中的語文課程。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要加強教學內容和學生專業知識的結合,讓職業高中語文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起到推動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專業知識內容更好好的豐富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內容。
3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口語訓練
在職業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口語加強訓練,這對于職業高中學生的專業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加強口語的訓練不但可以讓學生可以培養出敢想、敢說、會聽、會說的意識,也可以對他們今后的升學和就業做好必要的鋪墊。從近些年職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可以看到,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畢業生就業比例明顯高于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學生。職業高中的畢業生畢業以后基本都是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來找工作的,這其中語言的表達能力就對求職的成功與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語言表達不流暢,態度不自然,往往沒有辦法將自身的特長向用人單位完全的表達出來,甚至好多平時成績很好的同學因為口語的表達問題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現在社會的生活節奏較快,語言的表達也就越來越簡化和迅捷,口耳相傳的方式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的最主要途徑,所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清晰簡潔的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準確的傳達給對方,是職業高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中所要提升的能力。所以職業高中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多的給學生創造出表達自己的機會和情景,要更加系統的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提升培養。
4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表述不難發現,與普通高中比較來看,職業高中的語文教學無論從內容和教學主體還有教學的目標上都與普通高中有著很大的區別,再加上職業高中的學生沒有升學的壓力,這就為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環境優勢。所以,在職業高中的教學模式上,語文學科的教學不必要也不能照抄普通高中的模式,實施教學要針對學生的素質特點、心理特點;根據學生將來的職業需要、社會需要,注重基礎、突出重點,培養適應實際需要的職業素養、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結合專業,增強對學生進行文化和情感的熏陶,為未來學生的就業作好準備,為今后的終生學習作鋪墊。如果說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有方舟可乘的話,那么這艘船搭載的對象無疑就是我們的學生,而決定這艘船方向的船長就是我們每一位職業高中語文教師,目的地永遠都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吳宏,徐斌艷.基于有效教學理論的教師專業化發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02).
[2]王君玲.多元智能理論與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J].新課程研究,2011(1):72-74.
[3]石文艷.高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東北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2016(5).
作者:何艷麗 單位:呼和浩特商貿旅游職業學校
- 上一篇:高職語文教學人文精神培養策略
- 下一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觀察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