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動力教育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研究

時間:2022-04-27 11:28:45

導語:全動力教育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動力教育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研究

摘要:全動力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而教師將其運用于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中,有助于全面發展和提升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鑒于此,本文以全動力教育理念為出發點,對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做了如下探究。

關鍵詞:全動力教育;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

在語文核心素養要求下,學生不僅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懂得運用知識去與人交流和分享,從而實現自我能力的發展和提升;而全動力教育給予了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并從自我管理、自主學習、合作分享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這符合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所以在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中,全動力教育發展理念的應用具有一定價值和意義。那么,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全動力教育發展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希望相關的研究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樂動”和“能動”的心態

以往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多數來自課本,教師只是按照大綱要求去完成教學工作。但是初中生的心理狀態和接受能力是不斷變化的,如果教師所采用的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和枯燥,將無法對學生展開有效的核心素養培養,同時也無法調動學生的能動性[1]。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學會應用全動力教育的發展理念,從學生“能動”“樂動”方面去優化課程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可以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和激發其學習樂趣。比如,教師在挖掘現有語文教材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對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促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而學生則會被豐富的教學內容所吸引,進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并從教學內容的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我們以《觀滄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及《天凈沙•秋思》這幾首古代詩歌教學內容為例。在進行古詩教學時,教師需要站在核心素養的角度,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古詩教學內容,從而增加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古詩的基本內容,還能夠拓寬自己的學習眼界,從而積累更多的古詩詞內容。比如,在學習《觀滄海》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加入詩人曹操的背景資料以及歷史人物評價等內容,同時也讓學生談談對曹操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地揭示古詩的主題內容[2]。此外,教師也可以針對古詩所描述的內容,增加一些圖片或者音樂等素材,以增強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體驗,促使學生產生“樂動”和“能動”的學習心態。當學生完全被教學內容所吸引時,教師的教學才具有意義,教師才更易開展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

二、組織課堂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會動”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需要懂得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設計學習任務和目標,展開有效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而學生學會自主感悟、自主思考,可以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最終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但是回顧以往語文課程教學,教師仍然居于主體地位,大部分課堂時間都是教師講解課文內容,而學生只能聽取教師的指導意見來開展學習,這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都不愿意動腦筋,也不愿意參與課堂的討論,課堂顯得十分沉悶,這嚴重違背了全動力教育發展的理念,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針對這個教學問題,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都“會動”,這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其中,合作學習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有利于學生自主開展學習和探究。以《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等文言文內容為例。對于初中生來說,文言文屬于重點及難點的學習內容,因為課文的時代背景離學生比較遠,許多學生過于依賴教師,教師要求學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習顯得十分被動。與此同時,文言文內容本身比較枯燥無味,學生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那么在進行文言文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都能“動”起來,從而培養學生“會動”的學習心態。比如,在教學《桃花源記》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課文景物圖片及背景音樂等,營造一個優美的教學情境,同時,結合課文描述事件的先后順序,引導學生探討不同的課程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針對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展開相應的探討,如探討“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林的?在桃林盡頭漁人看到了什么?漁人離開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結果如何?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小組學習的情況,稍微放慢合作學習的腳步,讓小組成員可以有更多時間去學習,最終通過組織針對不同問題的小組合作探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產生“會動”的學習心態。

三、利用有趣的語言和活動感染學生,促使學生敢于表現自己

初中生自尊心比較強,害怕教師與家長的批評。如果教師只懂得指出學生的問題,沒有看到學生的學習優點,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在課堂上不敢發言。在全動力教育發展理念下,教師需要注意教學語言的合理運用,利用感染力極強的教學語言來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產生“敢動”的學習心態。“敢動”是全動力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發表自己想法的體現,而學生具備這一心態,有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此外,教師還應該采取一些激勵性措施,對學生好的一面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并產生學習的動力。以上述古詩為例,教師需要重視講課的邏輯性和趣味性,在保證課程教學的合理性和規范性后,還要注意課程語言的表述,如注意自身講課的語調、神情和動作等。比如,在講到詩歌情感內容時,教師需要注意自己的語音及語調,特別是講到一些涉及古詩人物的情緒等內容時,應該使用激昂的語言,有聲有情地表達詩人的情感。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古詩描述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并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詩歌的語境,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意境之美,從而感染學生,促使學生敢于抒發自己對古詩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古詩朗誦活動,它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另一方面能給予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促使學生具備“敢動”的學習勇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一場古詩朗誦活動,并建立相關的激勵評價機制,主要以激勵評價為主、糾正點撥為輔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和獲得成就感,進而促使學生敢于表現自己。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政策的實施,全動力教育模式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其中,全動力教育模式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教師要意識到全動力教育模式的意義和價值,并將其與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相結合,從而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周雪蓮.新形勢下培養初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7,36(21):564.

[2]徐儉翠.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0(29):84.

作者:陳燕玉 單位:福建省長泰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