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創造性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6 04:45:00
導語:閱讀創造性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毕胂罅褪莿撛焖季S的一種。在閱讀教學中,注意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不但可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而且能夠強化教學重點,幫助突破教學難點,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關鍵。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辯駁
一般說,學生聰明與否主要和能否常思、多思、速思有關。注意收集學生提出來的一些問題,在課外讓學生互相爭論,反駁,這對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思維密度大有裨益。如學習《草船借箭》時,學生甲:如果魯肅不幫諸葛亮的忙怎么辦?學生乙:諸葛亮就請別人幫忙;甲:如果魯肅到周瑜處泄密怎么辦?乙:諸葛亮早已安排好暗哨,跟蹤魯肅;甲:如果三天后沒有大霧,諸葛亮借不到箭怎么辦:乙:諸葛亮有三十六計,心中已有“走為上計”的打算。這些問題學生很感興趣,他們在辯駁中激發了思維,練就了口才。
二、探究
對學生所提的蕪雜的問題進行篩選,選擇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尋根問底。如教《渡船》一課,有個學生提出:“這課寫的是一件事,為什么用‘渡船’作題目?”不少學生據理陳述:這課是按渡船地點的轉移寫的,所以用‘渡船’作題目;這課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而這件事發生在船上;這課寫了渡船上各種人對孩子生急病的態度,“渡船”是“渡船上的人”的省略。第三個學生的理由接近作者的取題意圖??删蛣菀龑W生思考:你從小小的一只渡船上人們感情的變化看到了什么?學生略經思索,明白了:渡般上各種人助人為樂的品質就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而渡船則是中國社會的縮影。最后,“渡船”這一課題的深刻含義終于找到了。
三、續尾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在一些課文是懸念式的結尾,事物發展可能會出現各種結局。在結束課文時,要不失時機地接著課尾,引導學生考慮各種結局。如講《在炮兵陣地上》一課時,提問:團長接受了彭總的批評后,他會怎么做?后來彭總再次來炮兵陣地視察,會看到什么情形?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推測給課文續寫,這種方式也可用口述的形式。
四、朗讀
有表情的朗讀往往可以越過時空界限,把學生帶進獨特的意境,這時候學生便會情動而心維。如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師以低沉,緩慢的語調朗讀課文,啟發學生思考小女孩的悲慘命運的原因,然后指導學生用較高、較快的聲音朗讀小女孩凍死前的幾句話,表達哀求、害怕、急切的心情,不少同學竟流出了眼淚。這時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從小女孩的媽媽、爸爸、奶奶及小女孩聯想到富商直至當時社會制度,看清了產生小女孩悲慘命運的社會原因。
五、逆思
學生對教材或教師有異見,教師應加以鼓勵。教師要注意愛護學生那些不同凡響的智慧火花,相機鼓勵學生獨抒己見。如教《蠶和蜘蛛》時,有個學生反課意而行之,認為應該褒蜘蛛,并擺出了許多理由。他的發言得到了不少學生的贊同,大家紛紛爭論起來。教師首先肯定了這個學生的獨創精神,并鼓勵學生收集一些有關介紹蜘蛛的科學小品互相傳看,然后要求學生各自按照評價蜘蛛的角度,寫簡短的小品文,只要說得有理,任何觀點都可以。
六、設疑
在閱讀教學中,有不少環節都可以設置疑問,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去思索問題。如講《吃蟲的植物》一課時,先問你們見過植物會吃動物嗎?這一突然發問,弄得學生目瞪口呆,他們冥思苦思想,搜索記憶中各種植物的特征,競不曾見過如此現象,于是一雙雙期待的眼睛望著教師。這求知的欲望是開啟思維閘門的鑰匙,又是思維的指南針。
七、假想
人處在某種位置上,擔任某種職務,他就要考慮到應該做出哪些與職務相符的行為。學校進行春季田徑運動會,要求學生以“記一次運動會”為范圍寫一篇作文。在選材時,教師可用假想法幫助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素材。如:假如我是一名小記者該采訪什么?假如我是個裁判員該記下什么?假如我是運動員,我該說些什么?假如我是服務員我該做些什么?學生以一定的責任感為思維的尺度,寫的內容既不離題,又很充實。
八、賞樂
借助感覺手段可以連接有關的感官,參加思維,擴散人的想象力。用欣賞音樂的方法可將聽覺形象思維擴散到其他感官形象思維上去,使思維形式多樣化,產生豐富的想象。如教《十里長街送總理》,可在像框上披上挽紗,播放配著的課文錄音,學生被如泣如訴的音樂感動得潸然淚下。有的說:“我好像也戴著黑紗,佩著白花、等候總理的靈車”(觸覺)有的說:“我仿佛看見了長安街兩旁的人們灑淚告別總理的情景?!保ㄒ曈X)還有的說:“我總覺得總理還沒有離開我們。”(意覺)
九、繪圖
教有些空間位置比較分明的課文,可指導學生按課文內容繪制一幅地形圖。增強學生思維的立體概念。如教《小站》一課,先讓學生畫小站的背景,山巖和巨石,木柵欄、再叫學生以車站月臺中間的噴水池為中心,畫出月臺的正面、中間、兩頭的景物。畫完后,再參考課文揭示涂上顏色。(然后與文中插圖相比較,找出差異。)學生經過這兩道手續后,已將文字創造成圖畫,思維在其中得到很大的鍛煉。
十、操作
通過實驗操作,教師的演示流程與學生的思維流程同程同步,然后再培養學生將思維流程發展為眾多的演示流程。如教《烏鴉喝水》一課,我先做個替代性的烏鴉喝水的實驗,要求每個學生回家做個類似的實驗。學生的辦法五花八門,其中有個學生跳進一只齊腰深的小立缸,缸里的水溢出來了。用實驗操作方法,主要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使他們從小就具備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思維品質。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是引導學生學懂文章的關鍵。創造性思維是思維的最佳狀態。有了這種思維能力,學生對其它學科的學習或從事任何活動都有益處。而語文學科對學生思維的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我們定要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里有利于思維訓練的因素,通過語文課的教學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 上一篇:混凝土施工技術論文
- 下一篇:再生混凝土利用現狀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