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誤區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6 06:09:00
導語:語文誤區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深入,多媒體輔助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老師的重視。特別是長沙作為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學校多媒體軟、硬件設施配備較為先進,為多媒體教學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我校語文教研組多次舉辦了各級各類現代教育技術好課、多媒體軟體評比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發現和收集到一大批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輔助軟件,從中看到了我校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實力,但也發現了我校在多媒體軟件制作中存在的種種誤區。
一、為表現多媒體而濫用多媒體
多媒體可以通過聲音、色彩、圖象、動畫等各種手段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一點是被多數人認可的。但是一些軟件設計者和制作者據此認為一個多媒體軟件必須完整地包含多媒體各要素,才能達到全方位刺激學生感官的目的。所以就出現了不管內容是否需要,總要生搬硬湊些聲音、影象以體現多媒體的現象。一些讓學生自己閱讀的部分,硬是配以朗讀聲音;當一個選擇題做錯時,呈現一張哭喪的卡通臉并來上好大的一聲警告,嚇人一跳;講到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畫面中出現一段大火熊熊燃燒的錄像,是學生無法想象火燒的景象吧?
由此可見,我們在設計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的時候,不能為了展示多媒體而濫用多媒體。多媒體軟件是為教學服務的,其功能是輔助教學,目的是優化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制作多媒體軟件時,一定要注意心理策略,遵循教育原則,千萬不要弄巧成拙。
二、為表現技術水平而使用技術
有些教學軟件,畫面上充斥了復雜的三維動畫,讓人看了自嘆不如。還有一些軟件,內容平平,操作不便,但是表現的手段中卻含有相當高的技術含量,似有不吐不快的感覺。我認為,技術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展現內容,而不是展現技術,顯示實力。技術只有為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現,兩者才能相得益彰,創造出一流的教學效果。
三、盲目追求藝術美感,華而不實。
現代人審美觀的提升也在多媒體軟件的美工設計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是要分場合的。
我們發現很多教學軟件的首頁無一例外的是一張雄偉壯觀、氣勢磅礴或秀美柔和、浪漫絕倫的風景照,搭配著鮮明醒目的三維立體動態文字;一些畫面上簡單的文字說明,甚至是一個選擇答案卻要費盡心思地photoshop在中制作出帶陰影的浮雕效果,再生成高分辨率圖片導入到軟件中;一些線條柔和的畫面邊框搭配著一大排色彩絢爛的動態按扭,把教學內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
這種類型的多媒體軟件可能一上來確實能吸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但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會適得其反,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嚴重影響課堂效果。因此,把多媒體軟件設計得盡量美一些是必要的,但有一個尺度和場合問題。實際制作中,因從多媒體軟件的學科、內容、用途等多方面進行考慮,切忌華而不實。
四、根深蒂固的“課”件性
教學軟件課件化,是一直以來多媒體軟件的主要特點,因此,我們常常把它稱之為“多媒體課件”。我們發現,一般教師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有一個共性。就是幾乎所有的軟件主菜單上千篇一律的標注著“復習”——“導入”——“講授”——“鞏固練習”等步驟,內容密度也正好掐在45分鐘一堂課內。這類教學軟件屬于量身定做型,一旦制作完畢,只屬個人所有,也只有本人用起來效果最好。
有時同樣一個課題,不同教學方法的老師為了完善地講授一堂課,都非要按自己意愿再制作一個軟件,因而走入了課件通用性不強,制作人員重復開發的誤區。因此,我們應盡快擺脫這種窘狀,從多媒體軟件的課件化走向積件化、模塊化的道路上來。
以上羅列的一些現象,是目前小學語文課件制作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雖然,多媒體軟件擁有信息豐富、技術含量高、藝術特色濃郁的特點和優勢,但是,多媒體軟件設計和制作的出發點,必須落到更好地體現教學內容,活躍學習氣氛、優化學習過程和提高學習效果上。
- 上一篇:語文課堂優化教學管理論文
- 下一篇:語文課人機互動教學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