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4-27 03:25:31
導語: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做好名著導讀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教師通過名著導讀教學,引導學生接觸優秀文學作品,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文學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其文學素養。然而,目前各校的名著導讀教學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對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進行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策略
目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處于一個可有可無的尷尬處境,絕大多數學校與語文教師忽視了名著閱讀對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文學素養方面的重要性。名著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豐富其精神世界。
一、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現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導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完整、自由、自主閱讀,依托于名著導讀教材,引導學生耐心讀完名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然而,現行的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方式卻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學生閱讀量少,閱讀功利化。隨著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往往將大量的課余時間用于網絡游戲、綜藝節目中,大大壓縮了可供閱讀的時間。雖然學生對閱讀名著仍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少愿意花時間去讀書,很多學生會抓緊時間在學校完成教師當天布置的作業,從而將省下來的課余時間用來打游戲、看電視節目,而不是用于閱讀名著,這大大減少了學生的閱讀時間與閱讀量,導致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文學素養。在初中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閱讀名著的目的過于功利化。很多學生閱讀名著是為了應付語文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為了提高考試成績,只是粗略地將作品的大概內容看一遍,有些甚至僅僅將整理好的名著重點內容背下來,這就導致學生缺乏對作品內涵的感悟,少了對作品情節的體會,閱讀名著就成了一個“空殼”。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高,還會養成不良的閱讀習慣,無法真正地體會名著的內涵。閱讀本來就是一個學習與思考的過程,很多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僅僅一覽而過,未對作品所表達的思想進行深入的思考,這將使學生的閱讀低效化。此外,現在漫畫、網絡小說、青春文學等書刊的盛行,使很多學生都熱衷于閱讀這些簡單易懂的作品。然而,這些作品有的缺乏思想的深度,內容簡單且空洞,其中一些甚至充滿了暴力、低俗趣味等,這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偏差。而名著往往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需要學生去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具備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以至于學生在閱讀名著時常常會出現難以理解的情況。因此,學生應該多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二)教師缺乏理解,教學具有功利性。在現行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名著導讀教材缺乏理解,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名著閱讀的重要性,教學具有功利性。一直以來,名著導讀教材就被不斷地邊緣化,很多學校與教師都忽略了其作用。許多語文教師對教材缺乏理解,未進行深入的思考,就這導致教師無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F在許多語文教師的名著導讀教學具有功利性,且流于形式。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更看重考試成績,而名著閱讀在得分上所能體現出來的作用不是短期就能見效的。此外,現行的名著導讀教學往往流于形式,課堂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語文教師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去體會名著深邃的思想內涵,課后布置學生自己去閱讀又缺乏有效的評價手段,這就導致了名著導讀教學無法起到激勵學生閱讀名著的作用。(三)家庭缺乏閱讀氛圍。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然而,現在很多家長更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年級排名以及能夠上什么樣的大學,如此功利化的觀念如何能夠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很多家長因為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去輔導孩子的閱讀,有些則是不知道該怎么樣去教育孩子,最后把孩子送到課外的輔導班,希望通過更多的上課時間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還使學生沒有時間去閱讀名著。
二、名著導讀策略研究
(一)整體把握教材,做好課程設計。從整體上把握名著導讀教材是有效進行導讀課程教學的前提與基礎,語文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框架、內容以及教材的不足,這樣才能夠順利地實施名著導讀課程教學。比如,教材的每一欄目都有對作家作品相關情況的背景介紹,如對《駱駝祥子》這本名著的介紹,教材的編者在這部分內容中指出了《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簡要介紹了作品內容,并以此為契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自己閱讀完這部作品的基礎上,適當地引導學生去體會作品的內涵,不能直接將自己的讀后感傳達給學生,而要讓學生自己對該作品產生興趣,主動閱讀、親身去體會作品的豐富內涵與思想底蘊。針對教材中的不足,如作家簡介不詳,插畫過于單調等,教師應做好備課工作,利用PPT等多媒體工具,更加全面地介紹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作品的文化內涵。(二)更新閱讀理念,認識其重要性。名著閱讀在很大程度上受閱讀主體意識與理念的支配,同時也受周邊人的影響,所以說更新閱讀理念,關系到個人能否有效將名著轉化為自己內在的知識。下面筆者分別從學生、教師、家庭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學生是現代學校教學的主體。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提升其文化素養,是名著導讀教學的意義所在。然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極易受外界負面因素的干擾,如網絡游戲、網絡小說等,缺乏對名著閱讀的充分認識,閱讀理念落后,有些人甚至認為閱讀那些“枯燥的文字”沒有絲毫的作用,只會浪費他們的精力。所以只有改變學生的落后閱讀理念,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反復向學生強調名著閱讀的重要性,從各個方面向學生闡釋閱讀的好處,在這種熏陶下,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新閱讀理念。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與主導者,在名著導讀教學中,語文教師的指導極為重要。如果語文教師還保持著功利化的教學理念,那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無從談起。教師應充分地研究教材,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及閱讀時間,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通過了解作者的相關背景,體會作品文字韻味,感悟作品思想內涵,更新自身的閱讀理念與教育理念[1]。家長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對學生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F在很多家長都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他們眼中,考試成績是衡量孩子學習好壞的唯一指標,忽視了名著閱讀對孩子文化素養的培養。家長亟須更新自身的閱讀理念,認識到名著閱讀的重要性,有意識地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三)加強家校合作,暢通家校交流。對學生的閱讀教育僅僅依賴于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往往在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讓孩子更好地享受閱讀的快樂,那么就必須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通過建立合作保障機制,使家校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通過暢通家校交流,促進名著導讀教學更好地開展。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家校合作閱讀組織,分年級、班級建立合作小組,由家長、教師、學生共同組成,家長與教師參與到學生中來,一起去體會名著閱讀的樂趣,營造出良好的閱讀環境,從而讓學生更愉快、輕松地閱讀。
總之,在名著導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需要教師做好對教材的研究,還需要學生、教師及家長更新閱讀理念,此外還需要學校與家庭的積極合作與溝通,從而促進名著導讀教學更好地實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讓他們在經典名著中享受閱讀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李哥.統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名著“導”與“讀”策略初探[J].名師在線,2019(27):38-40.
作者:秦嶺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第三中學
- 上一篇:矛盾分析法在閱讀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論多媒體提升小學語文基礎教育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