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課堂語法結構探討
時間:2022-07-10 03:43:33
導語:初中英語課堂語法結構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標把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并在教學大綱、教材、課堂教學和考試中,體現語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由于學生缺乏豐富的語法知識,影響正確意思的表達、日常交際以及考試成績。因此,要充分遵循新課標的改革要求,注重加強對新教材的認識,積極改進語法教學,幫助學生掌握語法構成規律。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語法結構;語法教學
初中英語新教材注重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學習英語首要遵循和掌握的是英語語法的構成規律,語法教學對學生學習、應用英語具有重要作用。要突出講解英語的語法結構,適應教材的新改革,才能“穿新鞋走新路”。
一、走出語法教學的誤區
新教材大綱強調學生交際能力的應用,是否要取消教師對語法結構的講解而只教口語?在課堂上只教學生進行同伴活動或角色表演?只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能聽、會說或用簡單日常交際用語進行交流?現在的教學雖然不能回到以語法教學為中心的老路上,但語法結構不能不講,不能因為有語法結構的講解就認為是墨守成規。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就是培養這門語言的語用能力的過程。Hymes指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不僅僅指他是否能夠造出合乎語法規則的句子,而且還應包括他是否能恰當地、得體地使用語言的能力,即語用能力。[1]語用能力可以解釋為運用語言進行得體交際的能力。“得體”要求語言使用者在特定的語境下,能考慮到社會、文化因素,合理地、準確地使用語言。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要改變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講解和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并不是全盤否定英語課堂對語法的講解,而是要把握對語法講解的尺度。新課標所倡導的英語語法概念,是以語言運用為導向的“形—義—用”的三維動態語法概念。在語言運用中,音韻學、詞匯、語法、話語和語用知識總是相互交織,成為文本意義建構的重要基礎。因此,語法知識的運用不僅要準確、富有表現力,而且要具體、恰當。因此,語法結構必須講。
二、基于新教材認知的語法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教師應該“用教材教”,即把教材視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載體和資源。[2]教師如何使用教材,精準有效地傳授語法結構而不失課改的理念呢?首先,吃透教學大綱,認真研讀教材。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英語教材的容量卻很大。要把時間用在教材上,認真講、透徹講。教材以外的語言結構不講,讓學生通過做題、課外閱讀等其他的途徑學習。新教材是采用循環式編排方法,系統地安排教學內容,同個語法分層次、階段在教材中呈現[3],讓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不斷接觸語言由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逐步過渡加深的過程。因此,大綱要求掌握的內容要講透,但不能期望一蹴而就,針對首次出現的語言點,只要求學生了解、知道;知識點在教材大范圍出現或循環出現時,則要深入講解。大綱要求理解的內容,只要求學生了解明白,特別是大綱有而教材沒有的知識點,不做講解或少講解。其次,講難解之處。大多數學生已掌握的語言結構不在課堂講或由學生來講,學生不會的、易錯的、英漢差異的疑難點則要講解。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研讀大綱、備教材、吃透教材,還要備學情,清楚本班學生課堂課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只有熟悉教材,對學生了如指掌的情況下,明確教法,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學到大綱要求的知識點,達到教學目的。
三、應對新課標的語法教法
新課標強調語法功能,而不是語法形式,強調在語言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語法知識,而不是僅僅記憶語法知識。[4]首先,語法課怎么上才是實質有效的?以新課標為背景,采用多種教法,如情景法、游戲法、活動法、任務法等,依據大綱,從教材的實際出發,兼顧語言結構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靈活地創設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其次,課堂上用英語講還是用漢語講?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具課,要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到大綱規定的知識,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就要盡可能地使學生看到、聽到的都是英語。仁愛初中英語教材按照“話題—結構—功能—任務”的模式安排教學內容,每個單元的語法結構服務于該單元話題的表達,以“學以致用”為目的,著重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因此,教師要創設語境,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把英語交際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有機結合,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有效訓練的同時,輕松學習語法結構。例如,講解現在進行時時,教師一邊關門一邊講解:whatamIdoing?并幫助學生回答:Iamclosingthedoor.這樣反復幾次情景教學,學生就會掌握句型結構,會用同樣的句型操練,繼而明白現在進行時的用法。又如,在講解whatdoyouusuallyhaveforbreakfast?時,創設早午晚餐的就餐情節,反復操練句型。提倡教師英語授課,并不是完全排斥漢語。在用英語講解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發揮母語的優勢,降低學生英語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對語言點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英語音標時,采用英漢對照講解。教師告訴學生:“漢語聲母讀音對應英語的輔音發音,漢語的韻母讀音對應英語的元音發音”,然后把一些英語特殊發音的音標單獨列出講解,這樣教英語自然拼讀,學生更容易接受。又如,在講解英漢句子結構時,借助漢語對比講解。漢語句子結構講究先來后到,英語句子結構講究先說重點。例如,“昨天,我上學時在路上遇到我的好朋友。”漢語結構是按時間順序往前推進,而英語結構是:Imetmygoodfriendonmywayhome.又如,漢語表達某地有某物,英語結構卻是therebesth+地點短語。再次,課堂是由教師講還是學生講?高效的英語課堂,反對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倡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因此,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課堂上的引導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要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并有盡可能多的時間練習,真正實現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新型英語課堂。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與主動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發現學生學習的不足與教師教的缺陷,對癥下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最后,怎樣才不是滿堂灌,對癥下藥的課堂?一個語言點,一個兩分鐘就能講清的語言結構,如果講了三分鐘,就是講多了,就是滿堂灌;相反,若沒講到兩分鐘,就是講少了,就是不及。因此,教師要在不多花學生一分鐘的時間內,把知識點講清講透,為學生解憂排難,達到課堂教學效果。
四、結語
語法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只有系統地掌握了英語語法的基礎知識和相應的使用規則,才能在英語應用階段避免出現語法層面的錯誤語法知識。[5]英語課堂必須重視語法教學。教師要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創設情境,與聽說讀寫有機的結合,不斷探索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語法結構,有效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應明.多媒體與網絡教學背景下的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培養探索[J].云南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學園,2018(1):171.
[2]賈建玲.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教學[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245.
[3]高強.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思考[J].教育教學研究,2012(6):61.
[4]王秀娟.淺談滲透式英語語法教學[J].中學生導報,2014(1):56.
[5]路曉彤.淺析發現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交際,2018(3):214-216.
作者:歐艷穎 單位:莆田第九中學
- 上一篇:小學英語微課教學設計策略
- 下一篇: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設計探討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