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拼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時間:2022-08-26 10:53:02

導語:自然拼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然拼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摘要】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詞匯教學,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來提升詞匯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師的詞匯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方式單一,學生機械地誦讀、拼寫和背誦單詞,形成了機械性操練,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詞匯學習現狀不容樂觀。自然拼讀是一種有效的英語詞匯拼寫和記憶方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引入自然拼讀法。本文就基于自然拼讀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進行探析,旨在為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自然拼讀;初中;英語詞匯

自然拼讀是指讓學生掌握英語字母在單詞中的正確發音,這樣看到英語詞匯就能夠自然拼讀出來,同時也能夠根據單詞的發音來拼寫單詞,將英語詞匯的讀音和拼寫有效結合在一起,能夠讓學生掌握英語詞匯拼寫和背誦的技巧,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和記憶效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英語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規律等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輕輕松松學習和記憶詞匯。

一、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

當前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單一和僵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來開展詞匯教學,一般是先帶領學生讀單詞,然后依次講解英語單詞的含義、詞性,并結合詞匯講解相關的短語,讓學生掌握詞匯的含義和使用,課后讓學生自主背誦和記憶單詞,鼓勵學生通過抄寫和拼讀的方式來熟記單詞。這種單詞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枯燥,并且一般是要求學生在課后來記憶詞匯,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比較高,一些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課后往往很難取得理想的記憶單詞的效果。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將詞匯的音、形、義分開進行教學,學生在記憶單詞時經常會出現將詞匯和含義脫離的情況,記住了詞匯的讀法和寫法但是卻沒有記住它的含義,在閱讀理解中遇到詞匯雖認識但是卻想不起它的意思。另外,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求教師給學生創設真實和具體的語境,英語詞匯教學也是如此,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教師并沒有結合英語文化來講解詞匯,忽視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學生的英語水平發展非常不利。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音標來開展詞匯教學,音標可以讓學生掌握詞匯的準確發音,但是卻沒有將英語詞匯的讀音和字母聯系起來,這就導致學生要通過硬性記憶的方法來識記單詞,學習和掌握單詞的效率整體較低。面對新的單詞,若沒有國際音標的輔助,學生就無法將單詞準確讀出來,這容易導致學生出現讀單詞的障礙。傳統的音標教學沒有幫助學生記住單詞的拼寫,學生只能依靠機械背誦的方式記住單詞,學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記憶單詞,整體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形成畏難的心理,認為英語學習的難度非常大,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二、自然拼讀法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優勢

自然拼讀法能夠讓學生掌握英文字母和讀音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看到英語詞匯就能夠準確讀出來,聽到英語詞匯的讀音就能夠將英語詞匯準確寫出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詞匯學習效率。1.自然拼讀法整體上比較簡單易學,入門非常快。教師通過系統性的教學和訓練就能夠讓學生基本掌握自然拼讀的規則,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當學生看到單詞就能讀、聽到單詞就能寫時,會產生學習成就感,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2.英文字母的發音以及拼讀規則和漢語拼音的讀音和拼讀規律非常相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漢語拼音的拼讀規則遷移過來,借助漢語拼音的經驗來掌握自然拼讀法,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生利用字母和讀音的關系和規律就可以快速掌握英語詞匯的拼讀和拼寫,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3.巧妙應用自然拼讀法幫助學生形成語感。教師可以分階段來開設自然拼讀法的課程,從字母教學開始,讓學生先掌握26個英文字母的讀音,并引導學生學習26個字母各種組合的拼讀規律,常見的字母組合有ea、ee、ou、oy、ay、our等,將各種常見的字母組合的讀音教給學生,讓學生掌握字母組合的讀音。比如ea常發[i:]音,學生掌握這一字母組合的發音之后就能夠正確讀出heat、meat、leaf等單詞的發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編一些朗朗上口的字母操來引導學生學習自然拼讀法。比如Aa、[æ]、apple,通過字母操的形式讓學生將自然拼讀應用到詞匯學習中,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語感。4.自然拼讀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境,學生從小接觸英語的機會比較少,因此在進入初中之后,部分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都很難得到提升。而將自然拼讀法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將字母的讀音以及字母組合的拼讀教給學生,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有效的語言輸入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的口語水平和聽力水平就可以得到提升。

三、自然拼讀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策略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順序。將自然拼讀法教給學生時,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順序,先從簡單的拼讀法則和規律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元音字母相比,輔音字母的發音相對來說更簡單,和漢語拼音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所以教師可以從輔音字母的發音出發來引入自然拼讀法。在學生充分掌握輔音字母的拼讀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入輔音字母組合和輔音連綴的內容。學習完輔音的發音規律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入比較復雜的元音字母的自然拼讀規律,包括常見的元音字母的組合。學生學完輔音和元音字母的拼讀之后,教師就可以開展拼寫教學,讓學生進行拼寫訓練,指導學生將聽到的讀音轉化為字母,或者看到一個單詞來進行自然拼讀。2.循序漸進開展訓練。自然拼讀法的實踐性非常強,教師在教給學生元音、輔音以及字母組合的發音時應該適當結合一些訓練,讓學生能夠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教師還應該組織針對性的訓練,訓練注意要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幫助學生逐漸掌握。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兩個音的組合拼讀,熟練掌握了兩個音的拼讀之后就可以引入三個音的拼讀訓練,然后再慢慢升級,最后對多個音的拼讀進行訓練。要讓學生熟悉掌握自然拼讀法,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拼讀訓練,還應該進行拼寫訓練,教師讀出單詞引導學生寫出單詞,反復操作,最終使學生掌握自然拼讀的技巧和方法。3.掌握教學技巧。為了提高自然拼讀法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教師還應該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比如教師要提高自然拼讀法的復現率,也就是系統講解完自然拼讀法的規則之后,還應該定期進行復習鞏固,讓學生能夠始終接觸自然拼讀法,將自然拼讀法滲透到詞匯教學中,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加大對自然拼讀法的熟悉程度,并熟練掌握相關的知識。其次,教師還應該將自然拼讀法融入豐富的教學活動中,不能直接單純來進行講解,直接灌輸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自然拼讀法來設計各種有趣的教學活動,常見的有競賽活動、繞口令、歌曲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輕松、活躍的活動中輕松掌握相關知識。另外,教師需要化整為零,將自然拼讀法和教材相結合來開展教學,可以將自然拼讀法滲透到不同的詞匯教學中。對自然拼讀法進行系統教學往往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如果集中在一起教學不僅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對于學生來說可能一下子難以吸收這么多知識,經常會出現上次的知識還沒有吸收又學習新的拼讀內容的情況,最終導致學生混淆知識,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在詞匯教學中每次講解一部分知識,然后在詞匯教學、聽力和閱讀教學中滲透相關的知識,直到學生熟悉掌握再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慢慢掌握自然拼讀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自然拼讀法和音標教學結合在一起,雖然自然拼讀法具有多種優勢,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并不是萬能的,所以教師要結合音標教學來進一步完善。

四、自然拼讀法應用于詞匯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將自然拼讀法應用到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然拼讀法并不是萬能的,不能完全取代音標學習,因為自然拼讀法并不能將所有單詞覆蓋,在實際的詞匯學習中依然會有一些英語詞匯不能采用自然拼讀法來讀。自然拼讀法的覆蓋率只有80%左右,并且自然拼讀的規律和法則比較復雜,所以教師要將自然拼讀和音標學習有效結合,讓學生掌握音標。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字母發音以及字母組合的發音非常相似,學生在學習自然拼讀法時可以根據漢語拼音的學習經驗來學習,更快地掌握自然拼讀法,讓漢語拼音成為自然拼讀法學習的良好輔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英語字母組合都和漢語拼音的字母組合發音相同,稍有粗心便會導致學生在學習自然拼讀法時受到漢語拼音的負面影響,出現發音出錯的情況,比如將英文字母J和漢語拼音中的j混淆,在學習Jeep這個單詞時就會出現讀錯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指導和引導,讓學生正確區分自然拼讀法和漢語拼音。結語自然拼讀法是一種能夠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和記憶英語詞匯的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滲透自然拼讀法的內容,借助自然拼讀法來降低詞匯學習難度,提升學生學習和記憶英語詞匯的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不能用自然拼讀法完全取代音標,而是要將兩者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潘莉莉.核心素養下利用“自然拼讀法”助力初中英語詞匯教學[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28-29.

[2]李東蘭.探究自然拼讀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師版),2018(5):53.

[3]孫小燕.自然拼讀法在初二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8(16):78.

[4]蔡碧玲.基于自然拼讀法的詞匯有效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24-25.

[5]羅碧芳.自然拼讀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苑教育,2019(18):70.

作者:賀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