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繪本教學提問藝術探討

時間:2022-09-22 09:54:00

導語:英語繪本教學提問藝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繪本教學提問藝術探討

【摘要】本文通過對英語本教學中課堂提問的研究,探索實現英語繪本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以開放性問題,促進學生思考,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以生成性問題,驅動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思維的獨創性;以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從而,實現英語繪本教學中,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雙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思維品質;課堂提問

英語繪本借助圖片和文字共同表述故事,具有趣味性和圖文合一性,近年來被廣泛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價值,也逐漸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資源,成為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載體。它具有發展兒童語言能力、促進心智、提升思維品質的功能。然而,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踐中,教師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關注度仍然不夠。目前,部分教師只關注詞匯和語法的反復操練和記憶,或者只關注繪本故事中信息的理解和閱讀技巧的運用,而忽略了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本文從課堂提問藝術錘煉出發,探索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策略。

一、以“放”促思,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靈活性指的是思維活動的靈活程度,反映思維的“遷移”能力,靈活性表現優秀的人,不僅智力方面反應靈敏,而且善于舉一反三地分析問題、綜合問題,能較為全面并且靈活地解決問題。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出開放性問題,減少封閉式問題。所謂開放性問題,就是那些不能輕易只用一個簡單的“是”或“不是”或者一個簡單的詞或數字來回答的問題。它需要回答者對有關事情做進一步的描述,并把注意力轉向所描述事件比較具體的某個方面,用具體的措施來解決當前的問題。因此,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利用開放性問題來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分析和綜合,尋找更多的可能性答案,提出自己不同角度的見解,從而提升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外研社(一年級起點)英語第十二冊“ReadingforPleasure”中的“TheLeaf”一課講述了:一位楚國窮書生看到螳螂可以借助樹葉“隱身”的故事后,搜集了各式各樣的樹葉,想讓自己也具備同樣的能力。他千辛萬苦地找到了各式各樣的樹葉,詢問妻子哪片葉子可以讓自己隱身,在妻子不耐煩地敷衍之下,窮書生信以為真地認為自己找到了這樣的樹葉,于是帶著該樹葉到集市上偷食物而被當場揭穿。在閱讀到故事第三部分,窮書生被揭穿時,教師設計了開放性問題:“Ifyouwerethepoorman,whatwouldyoudotogetridofpoverty?”讓學生獨立思考,盡可能多地幫助窮書生提出合理合法的擺脫貧困之道。學生的生成也是出人意料的精彩,其中,一位學生用“三明治”英語給出了兩條建議(圖1):其一,窮書生應該花更多時間讀圣賢書,終有一日,能夠考取功名,讓自己衣食無憂;其二,窮書生可以利用之前搜集到的樹葉,創造商業價值。例如,他可以挑出形狀獨特的樹葉制作成葉脈書簽,或者利用不同顏色、形狀的樹葉制作成樹葉貼畫,將書簽和貼畫推銷給達官貴人們;或者找出可以染色的樹葉,制成染料賣給布商以上案例中,教師巧妙地利用“Ifyouwerethepoorman,whatwouldyoudotogetridofpoverty?”這一開放性問題,而課堂上該學生提出的脫貧之道建議,不禁讓人眼前一亮——這些合理而又有趣的建議,是其思維活躍和解放的最佳佐證。因此,在英語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繪本文本,深入解讀繪本內涵,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在開放的氛圍中思考問題,在開放的情境中分析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遷移”的能力,使其最終能夠運用自己的英語語言知識提出更多合理而又獨特的觀點,在舉一反三的變通中,尋找出解決問題之道,提升其思維的靈活性。

二、以“生”驅思,激發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獨創性即思維活動的創造性。它指的是學生能發揮想象,結合已有的知識,自己組織語言,創造出獨特而新穎的內容。在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之外,還應該激發學生思維的獨創性。繪本教學,是師生共讀繪本,共同體驗故事情節的過程,處處充滿了真實的互動和豐富的生成。因此,教師應該善于抓住課堂中的動態生成資源,提出生成性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謂生成性問題,就是在非預設的課堂提問,是課堂中即興產生的問題,是教師在與學生的真實互動中生成的問題。生成性問題的提出,需要教師真正傾聽學生的想法(真情流露或奇思妙想),充分肯定或贊許學生的想象,及時、積極地給予學生真實反饋,進行有效追問,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表達自己真實而獨特的見解。例如,外研社(一年級起點)英語第三冊“ReadingforPleasure”中的“TheLittleRedRiddingHood”一課,講述了小紅帽獨自一人到外婆家看望外婆,路上一路隨心所欲,沒有注意到大灰狼躲在樹后,在外婆家遇到大灰狼假扮的外婆,差點被吃掉但最后獲救的故事。教師在與學生一起閱讀完故事前三部分之后,來到了繪本故事的最后一圖“AmanhelpsLittleRedRiddingHood”,教師便引導學生想象小紅帽獲救的細節,進行續編故事。(課堂生成性問題片段一)T:Whomaybetheman?S1:森林里的獵人。T:Maybe.Whydoyouthinkheisthehunter?S1:Becausehehasa斧頭.T:Yes.That'strue.AndhowdoesthehunterhelpLittleRedRidingHood?S1:Hekillsthewolf(用斧頭)andsavegrandmaandLittleRed.T:Wow.SowhatwillLittleRedsaytothehunter?S1:Thankyou!Hunter.Youaresohelpfulandbrave.(課堂生成性問題片段二)T:Whomaybetheman,too?S2:LittleRed'sDad.T:Wow.Goodidea.Butthereisanaxe.HowcanDadgettheaxe?S2:爸爸沒有斧頭,但是他報警,警察叔叔帶來了斧頭,拯救了小紅帽。T:Yes,goodguessing.Whatcanwedowhenweareindanger?S2:懂得求助別人,可以求助家人、路人,或者警察等。T:Wonderful.Sopleaseturntohelpfortheadultswhenindanger.小學生是天真爛漫而又思維敏捷的,他們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充滿著想象力。而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要素之一,創造性想象是創新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黃遠振2020:69)這樣的閱讀中,教師并沒有過多地預設學生的回答,而是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并把握住學生課堂上閃現的思維火花,在學生生成的資源中尋找生長點,積極反饋,繼續追問,一步步驅動學生發揮想象力,讓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求新求異,從而激發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三、以“探”導思,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批判性指的是思維活動中獨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在英語課堂中,其表現為學生能夠運用英語語言獨立而又全面地對事物進行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理性地表達自己的個人思考或建議。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文本的潛在意義,訓練判斷、推理、評價等高階認知技能”,從而引導學生理性做出判斷并用英語知識進行表達。探究性問題指的是,能夠激發和維持學生主動探索、學習,并積極進行發散思維的提問。這樣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進行探索、由淺入深地進行思考,透過現象分析規律,從而引導學生對事物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作出個性化判斷,并進行闡釋。例如,譯林版(三年級起點)英語第六冊Unit1中的StoryTime的“TheLionandTheMouse”一課,講述了森林里強壯的獅子和弱小的老鼠之間的故事。一天,獅子被老鼠吵醒了,老鼠請求獅子別吃自己,他們可以成為朋友,獅子對此不屑一顧,放走了老鼠。但在一次獅子被困網中之后,老鼠真的用自己鋒利的牙齒一點一點地咬破網,解救了獅子,最終他們成了森林里的好朋友。在繪本故事閱讀中,教師設置了一個探究性問題:“CantheLionandtheMousebefriends?Andwhy?”并引導學生在繪本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對該問題進行探究,讓學生通過對插圖的觀察、對文本的判斷、對對話的推測,得出自己的觀點并作出合理的評價,在運用英語語言進行表達的同時,找出自己的依據和理由。(見表1)以上探究性問題“Cantheybefriends?”可以說貫穿繪本閱讀的始終,讓學生在閱讀中探究,在探究中閱讀。隨著故事的推進,不同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得出了與之前不同的觀點和判斷,并不斷找尋線索來佐證、闡釋自己的觀點。顯然,這一探究性問題的數次出現,逐層揭開了故事的面紗,既能讓學生體味故事的一波三折,又能讓學生體悟繪本的深層內涵。這樣的探究性問題促進學生對故事前后聯系的理解,使其聯系個人經驗和情感體驗,建構隱性信息的意義。同時,探究性問題也能夠引領學生對繪本中的矛盾沖突點(獅子與老虎的較量)進行真實評價、大膽質疑、主動探究,進而對文本內涵進行詳細推理、做出正確價值判斷、給出合理詮釋。無疑,在探究性問題的啟發下,學生不斷做出判斷、推理和評價,其批判性思維也得到了發展。隨著英語繪本進入小學英語課堂備受青睞,繪本教學應該成為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途徑和渠道。而課堂提問是課堂上時時發生的教學活動之一,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英語繪本教材教學中積極探索、精心錘煉自己的提問。教師應該巧用開放性問題,拓寬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順設生成性問題,驅動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思維的獨創性;設置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的探索,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英語繪本教學中的有效優質提問,將讓思維的種子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結出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黃遠振,黃睿.英語深度教學讀思言模型構念與實踐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4):62-67.

[3]黃遠振.英語閱讀教學與思維發展[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20.

[4]匡錦.課堂語文教學的提問藝術[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3):2.

作者:陳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