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的運用
時間:2022-09-16 09:09:11
導語: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語單詞、詞組、語法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重點,尤其英語語法的難度較高,抽象性強,所以教師應當設立科學的學習情境,指導學生在不同學習情境中展開思考,能讓學生快速對詞組展開聯想記憶。因此,巧用情境教學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快速融入至體驗與學習當中,也能讓學生在溫習舊知識的同時吸收新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構造抽象的學習情境,指導學生結合特定的語境、環境進行分析理解,再分析各類英語語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方式,有利于讓學生結合具象的物體體會到不同知識點的潛在聯系。由此可見,教師應當充分凸顯個性化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自主加工學科信息理論的過程中獲取學習經驗,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考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是有利的。在語法學習中,學生需自行掌握語句構成順序、發生時間及關鍵詞句,以此來判斷故事的發生時間段。其中,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等語法中都涵蓋特定的時間節點,所以教師應當利用豐富的材料展示課內知識點的應用方式及應用要求,再指導學生在小組分享、小組研討、認知理解的過程中全面的認知知識點的理解思路。
二、現階段初中語法教學的困境
初中英語語法包括句法構成、時態、詞性等方面的內容,大部分內容理解較為抽象,故英語語法的語法理論難度較高。部分學生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不深入,不愿意在課后對抽象的語法形態進行加強記憶,就會造成“一看就會,一做就廢”的情況。例如人教版英語教材中一般將來時的難點在于區分willbe和begoingto之間的關系,再結合時間副詞分析出語句的發生背景及發生時間。若過程中學生無法理解基本學科理論內容,很容易會出現混淆的情況。
三、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措施
1.利用多媒體情境創造探究語境多媒體技術可營造出一個探究性的學習語境,在該氛圍學習體驗中,學生需要自行進行模擬對話,再結合軟件的提示進行口語交際,有利于讓學生逐漸發現英語學習中語法理論的應用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對語法內容進行擴充,要求學生在日常體驗中學習語法和生活交際的要求,有利于幫助學生自主形成英語學科框架邏輯,也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人教版《I’mwatchingTV》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說明現在進行時的基本定義和用法規則,同時說明在句子中發現“v+ing”的技巧,利用該方法進行造句。其次,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多媒體視頻中的動畫人物的所作所為,訴說他們現在正在做哪些動作,再結合動作表現掌握該語法用法。例如學生看到視頻中Cami正在打電話,則根據視頻說出“Whatisshedoingnow?”“Camiiscallingherfriendnow.”當學生們根據軟件的提示說出視頻中的人物的動作后,再對他們的狀態進行描述,有利于讓學生逐漸掌握現代分詞的使用方法。最后,教師應對課本知識進行匯總,說明現在進行時和一般現在時的區別,指導學生在對比記錄、描述統計、觀察發現的過程中逐步發現情境交流的樂趣。同時,教師還可說明現在進行時的基本用法及用法技巧,指導學生分析句子中是否含有now、atthemoment等詞匯,可讓學生進一步探討語法用法要求。2.利用活動情境展現語法使用規則打造活動情境氛圍,指導學生在活動課程中進行思考探究,幫助學生自主梳理各類語法的用法及應用要點,有利于讓學生在獨立、個性化的學習中形成英語語感。從綜合的角度來講,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能讓學生逐漸理清各類英語知識點、語法的應用技巧,也能幫助學生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通過激勵學習在活動體驗中進行交流,能加深學生對語法理論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說明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再設立研究性活動說明比較級可使用的氛圍。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加大對話訓練量,在課堂對話練習中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其次,教師可指定活動場景,引導學生就校園內兩個物體的關系進行分析,再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記錄所使用的形容詞。在活動探究中,學生們進行了討論:①Thedeskistallerthanthestool(比較課桌和凳子的高度).②Anappleismuchbiggerthanastrawberry(比較草莓和蘋果的大小).③Motherismucholderthanme(比較我和媽媽的年齡).通過指導學生在發現中進行對比,思考關于比較級語法的構成特點,在持續練習、學習、借鑒的過程中掌握該知識點。此時,教師還可提出關于“最高級”的含義,說明最高級是基于三個或以上數量的比較,再指導學生在練習中注意帶有范圍的字詞,提出“Mingistallestinourclass.”,其中“inourclass”就是表示范圍的詞組。總之,教師應要求學生在簡易的游戲活動中進行造句,尤其要在造句中逐漸理解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的用法,也能讓學生自主總結、構成語法框架體系,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有利的。3.營造角色扮演活動總結語法理論指導學生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動進行學習、體驗,在指定的情境中進行思考,感知不同角色的身份特點,也能讓學生在理解探究中逐步掌握英語語法的內涵。在活動課程開展前,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分組,指導學生以小組分享、研究的形式思考本課語法內容的用法規則,讓學生融入體驗學習中。例如在人教版《Willpeoplehaverobots?》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可說明一般將來時中表示將來的兩類關鍵用法,即begoingto和willbe兩種形式,然后說明本課中will一詞通常用于“陳述”某件事物,并提出關于將來形態的時間狀語,包括tomorrow、nextweekend、inthefuture等詞匯,并要求學生以游戲活動的形式自制一個小劇場。在體驗中,某個小組就超市購物設計了角色活動(探究角色:媽媽、爸爸和我)。①Mom:Thereisalmostnosaltathome.WhoareyouavailabletogoshoppingwithmenextMonday?②Dad:ImayhavetoworkovertimenextMonday.Askthechildtocomewithyou.③Kid:Iwanttobuysomething,too,Mom.I'llgowithyou.①Mom:Whatareyougoingtobuy?③Kid:Iwanttobuyapencilcase,abottleofcoke,anotepadandatablet.通過指導學生們從生活的角度對語法的表述特點進行分析,再給予必要的調整,幫助學生從事實及客觀依據的角度逐步區分并掌握時態理論。在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對will的三類用法進行總結,即表示主觀意愿、表示客觀現象以及表示臨時決定。學生在上述的探討中發現will是表示媽媽的主觀意愿,也表示了孩子的臨時決定,而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將來。總之,在語法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探究情境,指導學生在體驗中進行學習與分析,幫助學生理清一般將來時和時間狀語的關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在語法教學中凸顯出情境教學法的特點,指導學生在學習、認知、理解發展中對英語知識進行表述,有利于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步了解各類語法知識點的應用,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有利的。
作者:俞萍萍 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二中學
- 上一篇:建筑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 下一篇:微課手段輔助英語語法教學探討